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長公主班師回朝以後 > 第31章 舉口之勞莫辭啊~

第31章 舉口之勞莫辭啊~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隻不過隻要不影響任務完成,這其中的對錯是非,一般上司都懶得管,更别提她——說到底,不過是一些能力相近,無法斷崖式越過去又心存不平的人使些小絆子。

不同的人遇到這樣的事有各自反應,其實啟蟄馭下時也不喜歡這種沒能力隻能下點小絆子的人,可問題就在于,這種事無法避免。

林逸白的反應明顯是對這種事處理無能,雖然把事情挑破,可他既沒有以一代多的能力,又不能根源性地解決這類事,隻會讓上司和同僚難做。

——這種話她也不會對林逸白說,他的性子太直,聽了這些也不會服氣,反而會對她有異議。

這樣的人升上去,哪天被人活吞了都不知道,啟蟄很可能連這麼個還算會選官的令史都沒有了。

啟蟄當然也可以護住他,問題是林逸白的能力不值得她如此做——林逸白的性子要想護起來,太累!而他所能提供給她的,不過爾爾。

正如他所言,他所做的是朝廷選好了人分好了批次之後,給那人選個地方,除此以外,看不出其他才能,啟蟄絕對犯不上為了他為難自己——他若有其他才能,就等展露出來以後評判完再說,隻不過看他寫的文書,這事估計比褚辭玉成了當世文豪還難!

自然了,小組合作卻勞力一人這事歸根結底,錯不在其人,是這種模式的問題。

啟蟄點撥過張樂世,她手下的郎中就都是分工合作的,不會有全堆給一個人的情況。

但這就要求主事者不僅有識人馭下之能,還要沒有私心,畢竟許多上司實行這種模式,除了懶之外,還可能是為了讓人蹭功或其他原因。

想要全範圍地更改辦公模式不是不行,但這樣話就又說回來了,啟蟄為什麼要廢這麼大個勁,冒着得罪不少人的風險,去提升那微乎其微的工作效率——受益者還不是她!

收益和投資遠遠不成正比的事,她才不幹!

隻是目光落回寫了林逸白名字的文書上,啟蟄還是微不可察地歎了口氣,本來以為這人能用,可以提一提的。

然……她從小就知道,一個好的上位者,是不需要太多自己的思想的。

古往今來的著作裡,不論是韓非子姜太公還是其他人,都建議大夫統民,宰相統大夫,天子統宰相。天子如心竅,運百官以為軀幹,要有識人之能而非策民之能。

可沒人說過,到底怎樣,才算是統宰相而非統民衆,又要怎樣才能統好他們,多少上位者乃至皇帝前赴後繼地搭在這個上面,卻不知關鍵。

但啟蟄從小看她娘為政,時日久了自己領悟到——所謂心竅,是沒有自主意識的。

做為君主,當然是要有自己的目标——是想當賢君,還是想明君,是想将天下握在手裡,還是想取天下享樂而不至崩敗——但在小的方向上,卻最好不要有主意。

心裡一旦有了想法,處事上就有了偏見,不管别人怎麼說,下意識都會希望朝自己所想的方向發展。

以君主地位之高,其他人絕對無法阻擋其心意,一旦有人認識到這一點,就是不肖進而賢者退的局面了。

君主主觀已定,且堅持自己想法,或成或敗。

成,不過與取臣意同等結果,計分隻能算中;但敗,卻無可挽回,要評為下。

且一個人的想法,可能正确一時,但絕不可能一直正确。

一個君主如果目标和方向都出了問題,那潰敗就隻是早晚的問題了。

一個上位者最好是沒有主意卻有主見的。

所謂兼聽則明,重在一個“兼”字上。不僅“兼”,還要“兼”得正确,所以說當上位者,其實考驗的是天賦。

一個被人推崇的君主,是用臣子,去把握朝廷乃至掌控天下。

這樣君以明得名,臣以才留名,然後天下得利。

啟蟄阿娘盛姿就是隻做到了後面,所以雖然掌控朝廷,卻被臣子诟病。

大聖顯治慈孝神皇帝的統治分為明顯的前後時期,前期屢屢提出怪誕不經匪夷所思的叛道設想,甚至一度動搖容朝根基,被宗親所抗議抵制,而後期則手段較為溫和。

雖然其統治風格前後差異極大,且宗親不喜,但因為盛姿知人善用,賞必至罰無赦,天下文武之士依舊争先效忠。

啟蟄根據盛姿一些随筆曾暗自猜想,她阿娘先時可能是覺得一個王朝不可能所有君主都一直有天賦,所以前期行事異常悖逆。

雖然不明白她為何會做此想,但啟蟄一直覺得,天賦本就不可能常有,且不一定非要至極,隻要能維持啟氏統治,就已經夠了。

啟蟄出去的時候,還是告訴劉侍郎,處理一下令史們文冊的問題。

林逸白雖然太過倔強,不知道怎麼去調和與自己不認同的人的關系,但也算清正耿直,她并不想讓這樣的人過于怨氣橫生,乃至無法做事——反正舉口之勞而已!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