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叛逆少年面對父母可以明火執仗的叛逆,但這是古代,胤誐沒有選擇的餘地,人就是這樣,他怪不了皇父,還遷怒不了妻子嗎?
就像五阿哥胤祺因為福晉在一種皇阿哥裡出身低微,五福晉遭到了他的遷怒不喜,那十福晉同樣也因出身蒙古不得寵愛。
雖然對兩位福晉很不公,這種欺軟怕硬的行為也上不得台面,但世情如此,不光福晉們沒得選擇,阿哥們也沒得選擇。】
十阿哥怎麼想胤祺不知道,但五阿哥胤祺尴尬到恨不得原地消失。自己難堪的心思被天幕揭露,也太難為情了。但你要說有多抱歉,那是沒有的。在這個妾室合理合法的時代,也沒人規定一定要喜歡嫡妻。
【因着不受寵,額樂森其其格将軍作為嫡福晉的時光其實是非常壓抑的。據她的孫女曌聖女皇的回憶錄所言,她的皇瑪嬷曾言:“若不是那場有預謀的假死,她也該早早不在了。”
這是可以想象的,從自由的蒙古部落小公主,然後遠離親朋舊友,隻身一人被困後宅,再加上夫妻不合,心情能好起來才怪!
據學者推測,額樂森其其格将軍很大可能存在産後抑郁症的,這也是促使昭武帝選擇假死脫身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他知道,不這樣做,被困在後宅的額捏絕對會抑郁至死。】
以上所有話語,都不如‘曌聖女皇’所帶來的影響大。
每當大家以為天幕已經足夠震撼人心了,下一刻,天幕又會告訴你,這不算什麼,還有更令人難以接受的事情發生。跟女皇相比,胤誐那些小心思也好,十福晉未來會成為女将軍也好,都算不上什麼了。
女皇?
牝雞司晨,惟家之索。
這昭武帝到底怎麼想的?
難不成昭武帝沒有兒子嗎?
否則他又怎麼會作出這樣昏了頭的事情?
真要沒孩子,完全可以從宗室過繼一個,古往今來就沒有皇女繼位的情況!
真震得滿朝文武,目瞪口呆。
歸化城的恪靖公主難掩震驚,作為一位頗具野心的公主,沒有誰比她更知道女子執政黨困難。未來竟然有女帝出現,想起如今蒙古的局勢,哪怕達不到女帝的高度,恪靖公主覺得她也該做的更好。
恪靖公主尚且如此,何況其他皇女皇孫呢?
作為太子的嫡長女,烏林珠不是第一次聽到周圍的人感歎那句:“可惜太子妃隻生了個姑娘——”
在今日之前,烏林珠也不是不曾惋惜自己是個女子,也不是不羨慕弘皙比她這個嫡女更得阿瑪、瑪法喜愛,但也僅僅是這樣了。畢竟,她隻是個女兒,比不得弘皙哥哥是個男子。但在今日之後,在知道堂弟的女兒繼承了皇位,她的心開始跳的厲害。明明她受到的教育告訴她,女子就該溫婉賢淑,就該安分守己,她的心裡卻不自覺的滋生了一絲不甘心。
不甘心什麼,烏林珠也不清楚,但她就是不甘心。
就像泰山腳下的一所籬笆院落裡,招娣好奇的問她阿娘:“昭武帝都可以讓女兒繼位,阿爹和阿娘又為什麼非要執着于過繼大伯父的孩子呢?”
林大嫂眼神複雜,但最終她還是這樣說:“你不懂,壯哥兒将來會護着你的。”
女孩撇撇嘴:“現在他就搶我的東西,将來會護着我?”
想起壯哥兒那霸道的性子,林大嫂眼神飄忽,不曾說些什麼。
這是萬千女性的縮影之一,這點兒觸動,不足以改變被壓迫了數千年已然麻木的女子們,但總有人會心生不甘。
物不平則嗚,人不公則怨。
許許多多的不鳴與不公終将彙聚成一股足以和這男權社會相反抗的力量。
【這才有了後來的額樂森其其格将軍。
甚至,昭武帝堅守一夫一妻原則不動搖,也跟父母婚姻的不幸息息相關。
越得不到什麼,越缺什麼——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這兩樣昭武帝算是都占了。于是,因着母親自始至終對他的愛,為了母親,他義無反顧的選擇假死脫身,走上了一條全新的道路;而也因為父母婚姻多不幸,昭武帝選擇了用自己的一生去彌補曾經的童年缺憾,明明是帝王之身卻做到了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一生一世一雙人。】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雖然很繞口,但很多人還是明白了天幕的意思。
比起反思自己,人更喜歡遷怒别人。康熙帝狠狠瞪一眼胤誐,原來就是這家夥導緻他大孫子選擇了女帝繼位嗎?
昭武帝不好說,看看未來的榮親王,一看就是教育有問題。康熙帝瞬間作下決定,關于老十的子嗣,胤誐這個當阿瑪的是指望不上了,看來還得他這個皇瑪法上點心。
說到教育子女,誰能比得上他?
在場的一衆阿哥都是他的教育成果,對自己教育子嗣信心滿滿的康熙帝完全沒反思過在他關懷備至的教育下,太子胤礽為什麼還是會一步步長歪。
康熙帝的教育,懂得都懂。
皇子阿哥的文武學識是沒什麼問題,但心理創傷嘛,若幹年後關于一衆阿哥的心理剖析都還是熱門話題。
能參與奪嫡的皇子們,多少都有點兒大病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