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熟悉的畫面,熟悉的人物,沒錯,我們的老朋友《戲說昭武》又出現了——
雖然,大家并沒見過這種包了布料的奇怪椅子,也不知道畫面中兩人都身份,但‘皇兄’二字,左側男子的身份呼之欲出,這大概率是昭武帝。而另一個翹着二郎腿的男子,雖然他頂着一頭雞毛撣子的發型,穿着奇裝異服,托前面已經看過的《戲說昭武》的福,再加上這個男子和之前守在敦郡王病榻前的男子長了一張臉,結合前面的講解,雞毛撣子頭無疑是敦郡王的另一個兒子榮親王。
這非主流的發型,放在現代社會都是炸裂的存在,更何況看這天幕的是一群三百年前的老古董,簡直是驚破眼球的存在。對比下來,他旁邊昭武帝的三七側分短發看起來也不算驚世駭俗。
哪怕天幕講解人就是一頭利落的短發,哪怕從天幕之前放出的百姓自發建造的廟宇中的神像中已經窺見了這一幕,真人的演繹,又豈是區區往威嚴莊重方面塑造的又失真的畫像雕塑所能比拟得了的?
你别說,看久了就算是那頭雞毛撣子頭也比金錢鼠尾來得順眼。嘴上說得再好聽這是遵循滿洲風俗,也改變不了那一縷銅錢大小發量編就到尾巴鞭子屬實拖累顔值。
不過,這小子在皇帝面前是不是太放松了點兒?
這畫面屬實有趣,榮親王雖說長得不醜,但他眼角眉梢的顧盼神飛,将這足以氣死老爹的醜角形象演繹的活靈活現。
聽着耳邊此起彼伏的‘撲哧’聲,胤誐整個人都紅溫了,這一瞬間,從汗阿瑪到兄弟,再到現場的臣子們,所有人的眼神在胤誐看來都是對他的嘲笑。
這兩個逆子——
之前還因着羨慕胤誐命好的諸位阿哥的心态終于放平,胤禟拍了拍胤誐胳膊,更是說出了諸阿哥的心聲:“哎,老十你也是不容易。”
在全天下面前成為笑柄,這太上皇不作也罷。
胤誐咬牙:“回去我就收拾他們——”
胤誐完全是氣糊塗了,畢竟他福晉給他生的最小的兒子還沒起名,榮親王就更不知道啥時候出生了,外加這年頭嬰幼兒夭折率太高,甚至到底昭武帝是不是府裡今年剛出生的這個小阿哥都不好說,他竟然還誇下海口收拾兩人。
不過,也沒有人挑明就是了。
這個時候,一衆皇阿哥是半點兒不羨慕胤誐了,隻能說有這麼兩個兒子,也是老十的福氣。
就像一直不滿弘時不夠機靈的四貝勒看弘時都順眼了不少,幸福是靠對比的,比起流裡流氣的榮親王,已經讓康熙帝屢屢失望的胤礽看起來竟然還是個乖兒子。
畢竟,再怎麼着,胤礽也不敢如榮親王般沒大沒小。
應該說,與沒大沒小的榮親王相比,無論康熙帝哪一個兒子,都是好兒子。
有人純粹的笑話胤誐,也有滿人因發型衣着訓斥兩人不尊祖宗規矩,自然也有人在這些之餘依舊将視線牢牢釘在近親結婚上。
隻可惜天幕并不願成人之美,隻是淺淺帶過:
【昭武帝是好意,很可惜,中洲本土的清皇室信不過他。近親結婚的危害性也好,早婚父母身體發育不全對子嗣的影響也好,本土皇室那是通通不信,也是沒誰了。
我們回歸正題,繼續讨論胤誐的身份。
大家隻要知道,論尊貴,康熙諸子也就皇太子胤礽可以憑借嫡子的身份壓他一頭,至于其他人,那還是算了。】
盡管汗阿瑪對胤誐不算看重,甚至某些方面對他極其放縱,導緻他在朝堂上不說和皇長子相比,連四阿哥和八阿哥都比不上,但這句話諸位皇子哪怕不想承認,這确實是句實實在在的大實話。
要不是他早早娶了蒙古福晉,對胤礽來說,他甚至比一直跟他作對的胤禔威脅都大。這大概也是康熙帝早早将胤?踢出奪嫡序列的原因。
早些年,康熙帝對胤礽确實是掏心掏肺。
隻可惜,終究物是人非——
【有這樣的出身,卻因一場滿蒙聯姻,斷絕了胤誐所有的可能。胤誐本人可能并不想奪嫡,但作為諸皇子中唯一娶了蒙古貴女的那個阿哥,他就真的願意被這樣區别對待嗎?
從小到大的放縱,刻意的指婚,十阿哥真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兒嗎?
于胤誐言,我不想奪嫡是一回事兒,但就這樣被強行踢出奪嫡序列又是另一回事兒了。很難說,明明已經跳出奪嫡的胤誐後來會支持八阿哥奪嫡有沒有這方面的原因。
這種逆反心理,就像現代社會的那些叛逆青年一樣,我未必喜歡做那些事情,但你越不想讓我幹什麼,我越要幹些什麼,主打一個反骨就是了。】
這天幕真的說出了胤誐的心聲:
都說十阿哥是個草包,難不成是他願意這樣的?
不,那隻是因為汗阿瑪願意看見他是這樣的。
都是上書房教育出來的,真要可以,他也願意去建功立業,隻是,他這個身份,哪怕太子上位,他也不過是作為吉祥物的存在。
越是上進,越遭忌憚——
那他除了擺爛,又有什麼辦法?
胤禩詫異又不詫異,畢竟他和九弟十弟關系都算不錯,但因為想和汗阿瑪對着幹選擇幫他奪嫡,也是無語了。
胤禩:沒想到你是這樣的十弟——
怪不得你會有兩個逆子,原來你本人也是這樣叛逆。
這是父子傳承嗎?
得虧胤誐不知道胤禩的想法,否則胤誐第一個不同意,窦娥都沒有這麼冤的。他隻是有些氣不過,那兩個逆子主打一個氣死人不償命。這能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