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泊起身朝宋茶栽鞠了一躬,“那就麻煩大姑中午和晚上幫我給金熙送下飯和藥。”
“你......”宋茶栽這下是真的驚訝了。
宋泊擡腿要走,忽然想着自己兩袖空空,他有些不好意思又掉頭回來,語氣中沾了些扭捏,“大姑,你能借我些錢嗎?幾錢就行。”在現代都沒借過錢的宋泊倒是在這兒貢獻了第一次。
“拿去吧。”宋茶栽将楊繪給的看病錢全都給了宋泊,因着楊繪隻是生了個小病,所以給的銀錢并不多,不過三十錢,但足以一個成年男性在鎮裡度過幾日了。
“謝謝大姑,我會還錢的。”宋泊落下這話,出了宋茶栽家。
宋茶栽拿着細麻繩将宋泊包好的草藥包綁起來,借給宋泊的錢她本就沒想着要回來,就當是最後一次,她想再扶宋泊一次。
出了宋茶栽家,宋泊憑着原主的記憶,一路徒步到了傳福鎮,邊上路過有坐驢車、牛車的,不過宋泊還是選了徒步,一方面省了錢,一方面也是熟悉路線。
傳福鎮算是一個大鎮,來來往往百姓衆多,宋泊跟着人流穿過石磚砌成的鎮門,記憶中的場景生動地展現在了他的面前,此刻,宋泊才有一種真正到了古代的感覺。
攤販們吆喝着自己的商品以及價格,宋泊便偷摸着熟悉恒國的物價,一鬥米二十文,一顆蘋果三文,一匹差的布便要四百文……
家中布料太差,眼看快要過冬,那些床具根本禦不了寒,想到身上隻有三十文,宋泊歎了口氣,趁着這幾日他得趕緊賺錢,至少要給江金熙買床棉被。
街邊傳來食物的香氣,宋泊用3文錢買了兩個肉包填飽肚子,這才問身邊路過的百姓,哪兒有招工告示。
聽着百姓的回答,宋泊摸到了碼頭,傳福鎮是個濱海鎮子,水路商運發達,現下又是秋收之時,要送去北面的貨物得趁現在運上去,入了冬就不方便了。
碼頭邊多的是光着膀子運東西的壯年男子,宋泊在碼頭邊看着一告示牌,上面貼着密密麻麻的紙,走得近了,才發現全是招臨時工人的帖子。
這帖子貼的多,工錢便多少不等,宋泊記着帖子的船名,一路問過去,最終在問着第五家的時候,才有了宛轉的餘地。
船老闆是個大腹便便的男子,他坐在一把小馬紮上,打量着宋泊,“你這小身闆,能搬貨?”
船老闆這麼說也實屬正常,跟其他工人比起來,宋泊這身子确實有幾分單薄,這都是因為原主愛喝酒不鍛煉。
“我能搬的。”宋泊說,他才剛來到這個世界,要賺急錢隻能出售體力。
船老闆一努嘴,“喏,那兒就有一箱貨物,你能扛到肩上,我就允許你在這兒做工。”
宋泊順着看去,貨物用麻袋裝着,麻袋鼓鼓的,看着就不輕,他兩步走過去,找着兩個比較好着力的點,攥起麻袋。
果然如宋泊所料,這麻袋确實不輕,約有50斤重,雙手抱起來都有些吃力。
船老闆一看宋泊的動作,就知道他沒有搬過重物,他搬貨一點技巧也沒有,想要抱起這50斤的貨物哪兒有那麼容易,“搬不起來就趁早放棄,去找些輕松點的活兒吧。”
宋泊的字典裡就沒有放棄兩個字,他一咬牙,膝蓋往上一頂,借着慣性将貨物丢上肩膀,霎時間他被壓得腰都彎了幾分。
船老闆也是說到做到,他道:“算你厲害,直接搬上船吧。”
等宋泊将一袋貨物搬上船又折返以後,船老闆才與他說起薪資,“一日工資十文,運上一袋貨物多加一文,每日一結,直至貨物運完為止。”船老闆轉了下小馬紮,繼續躲在陰影之中,“你下午才來,今日就隻能從五文往上加。”
“做到何時?”宋泊問,家中還有個病人要照顧,他不想太晚回去。
“日落之時。”船老闆答。
古代的照明條件不好,入了夜以後路變得難走,更何況上船前還得走過一條由幾根竹竿捆在一起的竹子路,若是有人掉了下去,那就得不償失,所以碼頭的運貨都隻在白日進行。
宋泊在心底算着時間,秋季太陽落山得早,再加上路上用去的時間,他能在戌時趕回家。
“上工幾時?”
船老闆哈哈笑了兩聲,“你先撐過這個下午,再說上工的事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