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微又去端詳幾款這幾日銷售不佳的玩偶,心中思索它們受歡迎程度差的原因,是否要拿新品代替它們。忽而又想起那日崔懷瑾問的問題,如何證明一時銷量不好的産品就會一直銷量不好?如何證明新品必然比想要淘汰的舊品更受歡迎?她對自己說不要心急,畢竟,錦童齋生意才剛剛起步,很多事情要用時間來驗證。
正當她斂目凝神時,門口傳來了敲門聲。
沈知微擡頭,一個清瘦的身影站在門口,正是阿錦。少女穿着藕荷色齊胸襦裙,臂彎挎着竹編針線籃,晨光為她單薄的身影鍍上金邊。
她臉上帶着腼腆笑意,恭敬地将手中文書雙手遞上:“沈娘子,這是已經按了手印的工契,阿錦今日就可以開始工作了。”
沈知微接過文書,翻了翻,瞥見印泥是難得的朱磦色,心知這姑娘定是特意去西市買了上等印泥。
确認一切無誤,沈知微将文書放在一旁,“你阿兄今日沒陪你來?”
阿錦點頭:“阿兄今日要上值,是以未随兒來。不過沈娘子處很安全,且阿錦也不是孩童,與阿兄商議清楚,後續的事便由我自己做主。”
沈知微點點頭:“如此,就辛苦你了。”
阿錦注意到桌旁的幾個半成品玩偶以及散亂的圖紙,便開口問道:“娘子,兒便從這些未完工的玩偶開始,娘子以為可否?”沈知微見她眼裡有活兒,欣慰點頭。
阿錦立刻從随身攜帶的木箱裡取出已經準備好的工具、配件,坐到案台旁迅速投入到工作中。隻見她将孔雀藍絲線劈作若幹股,穿針時竟不需對着光,手指翻飛間已在玩偶衣襟上繡出連綿的唐草紋。她動作幹淨利索,針線娴熟,絲毫沒有拖泥帶水,沈知微不禁感歎,是個做事細緻的人。
看着阿錦的手指在布料上飛舞,沈知微又陷入思索。如何建設‘錦童齋’這個品牌,如何讓這些玩偶不單單是孩子們的玩具,更是承載情感與故事的載體,是她亟待解決的問題。她要激發出人們一種想要擁有,且隻要擁有‘錦童齋’玩偶的欲望。
“沈娘子,”沈知微的思索被阿錦打斷,又見她擡頭示意。原來有個牽着五六歲小女童的青年婦人正在問她問題,而她卻在出神未曾聽見。
那婦人頭戴金雀銜珠步搖,顯然是官家女眷。小女童穿着石榴紅半臂,正踮腳去夠展台上的玩偶。
婦人見她回神,笑道:“小娘子琢磨事情太認真了。我是想問問,貴店是否有那種像仙女兒一樣的玩偶,不是嫦娥,但可以換衣服的?”
沈知微連忙從案台前起身:“抱歉,我剛才走神了。我們家有嫦娥、七仙女、小龍女等五款小娘子玩偶,都可以換衣服。”她一邊說,一邊帶着那婦人和她的女兒走向相關的展示台。“請問,這位小娘子想要的是哪一款呢?”
話音未落,小女童“呀!”一聲,猛地松開了母親的手,飛撲向擺放着小龍女玩偶的台子。她瞬間抱起一隻,轉身朝母親喊道:“就是這個,阿娘,我要!”
那青年婦人寵溺地摸着女兒的腦袋,一邊答應着,一邊請沈知微将那玩偶連同幾件換裝小裙一起包起來,又笑着說:“這孩子見她阿姐玩這個,也想要一個。我們找了好幾個坊,總算在你這裡找到了。再若找不着,我隻好自己上手給她照着做一個啦。”說着指了指玩偶裙角的忍冬紋,"這般細密的針腳,怕是學也學不來。"
言罷,大家都笑了起來。
沈知微目送母女二人離去,看着她們的背影,心想:‘錦童齋’的品牌要加緊宣傳了,不然恐怕很快就真真假假玩偶滿街。
正當她思索之際,聽見身後傳來阿錦聲音:“娘子,您覺得,如果我們能在玩偶上加一些獨特的标識,是否能讓大家看到這些玩偶就立刻想到咱們‘錦童齋’?”
沈知微回頭看着眼前的阿錦。她沒想到這位年輕姑娘,才剛剛開始工作不到一天,就能有如此見解。
阿錦見沈知微眼神炯炯地看向自己,微微有些不好意思,但還是鼓起勇氣說:“兒觀娘子在嘗試畫‘錦’字樣式,要是您定好了最特别的樣子,或許可以在每個玩偶的細節之處,繡上您寫的‘錦’字标識,這樣無論是誰看到,都能立刻想到‘錦童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