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漸起,龐三娘與沈知微商議完壽王妃的生辰禮服,又興緻勃勃地買斷一展台仙女玩偶後,收獲滿滿告辭離去。
推開錦童齋木門,迎面而來一陣清涼的秋風,長安城已經開始顯露出秋高氣爽的氣息。
沈知微目送龐三娘上馬車,回到店裡,并未急于投入壽王妃生辰禮服的設計,而是迎來了預約好的第二波客人——西市的幾位工匠手藝人。這些人是她早前聯系好的木工團隊,目的是為錦童齋的櫥窗進行一次徹底的改造。
錦童齋的店内陳設雖還算别緻,但沈知微卻始終覺得它少了幾分吸引路人駐足的亮點。店鋪櫥窗本是展示商品的關鍵,既要讓過路行人一眼便被吸引,也要更好地體現店中主打的創意與巧思。開張時由于資金緊張,改造未能實現,如今店鋪生意逐漸穩定,正是時候付諸實踐。
幾位工匠準時到來,其中領頭的是一位年近五十的老匠人,周師傅。他身着樸素的棉布衣,手裡提着工具箱,神色間帶着幾分不苟言笑的專注。
“沈東家,您這次要改櫥窗,設計圖紙某已經看過,思路确實新穎。”周師傅一邊說,一邊環視着店内外的布局。
沈知微吩咐阿錦端來若幹盞熱茶,一一遞給工匠師傅們:“周師傅過獎了。圖紙是我粗略畫的,隻有願景,缺乏實踐,很多細節還得您幫忙斟酌。”
幾人一同站到櫥窗前,周師傅仔細查看了現有的木格窗結構,時而用手敲敲框架,時而蹲下身測量尺寸。片刻後,他點頭道:“東家想要的上下擡起式構造并不複雜,但需要更換整個框架。白天窗格擡起,光線透入,櫥窗内部更顯明亮。晚上關店時再落鎖,既美觀也安全。”
沈知微點點頭:“對,就是這個意思。另外,我還想在臨窗最顯眼處放置一個展示台,展示當季新品和主推的玩偶系列,展示台的設計也想請您幫忙。”
師傅沉吟片刻,提出了幾個具體建議:框架材質可以選擇樟木以防蟲蛀,窗格邊緣可以雕刻簡單的花紋來增加裝飾性。沈知微一一記錄下來,很快便确定了具體方案。
最後,周師傅承諾:“這項工作不算複雜,但需要一些時間細細打磨。我們每天打烊前過來做,幹一個時辰,五天内便能完工。”
沈知微微笑緻謝,講細節确認再三後,親自将工匠們送出門,心中對改造後的櫥窗充滿期待。
站在鋪門前,看着工匠們漸行漸遠的背影,沈知微回到案台,開始思考接下來的工作。櫥窗的改造已經進入實施階段,接下來便是店鋪門頭的改造。現有的牆面漫畫已無法滿足品牌推廣的需求,她計劃做一些對唐代群衆更具震撼力的設計。
她要選出最具代表性的形象,通過不懼風吹雨打的木質雕刻,将真人大小的玩偶擺放在店外空花圃上。每隔一段時間,便可以更換最受歡迎的形象
但是從哪個最熱門形象入手呢?國子監祭酒大人?禮部侍郎玩偶?仙女肯定必須來一個,但仙女代表人物是誰呢?冬天就要來了,得盡快設計一波以冬日為主題的冰雪版精靈玩偶是不是很有必要?還有那新推出的‘蘇知州系列’最近大受讀書人歡迎,為此她特地開辟了新展櫃,有‘蘇知州密州行獵’、‘蘇知州把酒問青天’、‘蘇知州竹杖芒鞋圖’等知州系列,不過不敢再直接引用上蘇東坡的詩詞了,對版權要有尊重,不能瞎來。
“沈姐姐,想什麼呢?”一個輕快的聲音打破了沈知微的沉思,“你發呆半天了。”
沈知微循聲望去,一抹清麗的身影站在案台不遠處,正是昨日才行過插簪禮的鄭文秀,她身着一件月白色繡梅花儒裙,外披月白褙子,簡潔大方。手中抱着一個小卷軸,眉目間含着笑意。
“文秀妹妹,”沈知微忙起身招呼,揶揄對她說:“昨日插簪禮上才見,今日又有幸得妹妹光臨,這是多想念姐姐我,真是蓬荜生輝啊。”
鄭文秀神秘一笑,将手中卷軸往沈知微手上一遞,佯裝歎息:“我隻是奉命跑腿辦差而已,恐怕惦記姐姐的另有其人呢。”
沈知微疑惑地接過卷軸,緩緩展開,目光頓時聚焦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