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的清晨,雲霧尚未完全散去。青石闆路上殘留着昨夜微雨的痕迹,行人踩過時,留下深淺不一的足印。街邊茶肆裡,三兩老者正倚着窗台,捧着熱茶閑談,而遠遠的,‘墨瀚約’書肆已然映入眼簾。
這書肆自從搬遷後,門面比當初在崇仁坊時更加寬敞氣派,檐下高挂的木制匾額泛着溫潤的光澤,‘墨瀚約’三字蒼勁渾厚,仿佛隐隐透出墨香。兩側門柱上懸着一副牌匾,左曰:“墨韻流芳,卷藏今古乾坤事”,右曰:“書香四溢,文載春秋歲月情”,字迹遒勁,令人駐足便生敬意。店門外,幾個書架上陳列着時下熱門的書籍,不時有學子或文人停步翻閱,整個場景彌漫着濃郁的書卷氣息。
沈知微邁着輕盈的步伐走進書肆,一股淡淡的墨香和書卷氣撲面而來,讓她瞬間感到心曠神怡,人也不由自主地沉靜下來。店内的光線柔和而溫暖,書架整齊有序地排列着,從地面一直延伸到天花闆,其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籍,讓人目不暇接。從經史子集到詩詞歌賦,從天文地理到兵法謀略,幾乎各個科目都有所涉略。
書肆的掌櫃還是原先在崇仁坊時的那位,他正坐在櫃台後,手中拿着毛筆,專心緻志地寫着什麼。聽到腳步聲,他擡起頭,從《貞觀政要》堆後探出身,一眼便認出了沈知微,臉上立刻露出了和藹的笑容:“喲,這不是沈娘子嗎?稀客,稀客呀。”
沈知微微微欠身,唇角含笑:“掌櫃的,許久不見,别來無恙?”
掌櫃撚須一笑,連連點頭:“托娘子的福,一切都好。”說着,他放下手中毛筆,“娘子今日可是要買書?有想找的類别嗎?”
“正是。”沈知微環顧四周,似在思索。“今日倒想尋些特别的。”
掌櫃的從案台後繞出,熱情地詢問沈知微的需求,随後便滔滔不絕地介紹起店内的各類書籍。沈知微一邊聽着掌櫃的介紹,一邊在書架間穿梭,目光在一本本厚重的書籍上掃過,心中卻有些犯愁。那崔懷瑾身份高,學識深,自己實在不知道他平日喜歡讀些什麼書,這禮物選起來還真是有些棘手。
略一猶豫,沈知微問:“掌櫃的,實不相瞞,我想尋一本書送給崔侍郎,隻是不知他平日喜歡讀些什麼書,您能否給我些建議?”
話音落下,掌櫃的笑容微頓,面上依舊和藹,眼中卻閃過一絲警惕。他經商多年,達官顯貴的喜好輕易不可外傳,以免節外生枝。于是,他撚須沉吟了一下,含蓄地搖頭道:“娘子,恕小人孤陋寡聞,侍郎大人的喜好,小人可不敢妄言啊。”
沈知微雖有些失望,但她能理解掌櫃的難處,畢竟世道複雜,謹慎行事是人之常情。就在她準備轉身繼續尋找時,掌櫃想到當初崔懷瑾給沈知微‘送書’的事情,心想自己最好也不要太過生硬地拒絕這小娘子。
于是,他話風一轉,又委婉地說道:“隻是……小人記得,崔侍郎素來愛書,尤其對禮部事務相關的書目關注頗多。娘子不妨看看這一類?”
沈知微微聽罷,了然地點了點頭。略施一禮道:“多謝掌櫃指點。”
掌櫃忙擺手:“豈敢豈敢,小人不過随口一提,都是瞎猜,談何指點。”
沈知微沿着書架慢慢浏覽,書肆裡的書種類繁多,史書、經義、詩集、地理志、奇聞錄……應有盡有,一排排書架像是訴說着大唐的繁榮與學術昌盛,沈知微看得目不暇接。
她指尖在一卷卷書脊上輕輕掠過,劃過《西域風物考》,又拂過《大唐開元禮》。正當猶豫之際,突然間,目光被一本名為《山海奇服錄》的書吸引住了。這本書的封面設計精美,上面繪着各國貴族的服飾圖案,色彩鮮豔,栩栩如生。
沈知微輕輕拿起書,随意翻開一頁,立刻被其中插圖吸引。和之前崔懷瑾推薦給她的《大唐服志》不同,《大唐服志》以大唐各類人群服飾特點為主,番邦外國服飾特點為輔。而這本《山海奇服錄》則主要針對非大唐各國貴族服飾,其介紹詳細、生動,從服飾的材質、款式到顔色搭配,甚至是配飾的選擇,都有詳盡的描述。
‘竟然連高麗與波斯的服飾都有記載?’沈知微看得出神,心中一陣驚歎。這不僅是一本服飾指南,更像是一部文化交流的縮影。‘不錯,既與崔侍郎專業對口,又與我的專業相關,裡面有些細節我還可以憑借知識再甄補到位,說不定他能喜歡。” 她連忙将書拿到手中,快步走到掌櫃的案台前,将書輕輕放下,繼而又轉身去挑選其他書籍。
掌櫃遠遠看見她挑中這本書,心中暗自思忖:果然,這沈娘子與崔侍郎有點淵源,崔侍郎平日便對這類書籍興趣頗濃,沈娘子竟能一挑便中,看來知之甚深。
他掩下心中揣測,面上不露端倪,隻笑着說:“娘子果然眼光獨到,這書确是難得一見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