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淩将苗绮帶回秦府,安置在一間幹淨的廂房,同時吩咐侍從立刻去請城中最好的郎中。
為苗家翻案并非易事,這背後或許隐藏着錯綜複雜的勢力和不可告人的秘密。
待苗绮喝了些熱粥,身體稍有恢複,她便向秦淩緩緩提起苗家遭遇——
原來,苗家一瞬間竟被戴上受賄的帽子,全家革職流放。
她似乎是回憶起了往事,任憑淚從臉頰滑下,痛苦的繼續說,“那大理寺少卿,在苗家出事之前便已來到霖景,正好巧到苗家之事敗露,大理寺少卿當機立斷将父親捉拿歸案。父親多年擔任霖景縣令,為人清正,當是好官。那日官府之人來緝拿時,父親卻一言不發……可我仍不相信他會與‘受賄’二字扯上關聯!父親也隻說苗府中了局,讓我快逃。貪墨受賄的那可是軍糧!我父親怎會涉嫌此案……”
秦淩輕步上前,在她身旁緩緩蹲下,聲音輕柔得如同春日微風:“苗姑娘,你莫要太過傷心,事情尚未到絕境。”
苗绮緩緩擡起頭,目光中滿是悲戚與無助,哽咽着說:“秦公子,我爹爹清正廉潔,卻遭此大難,如今深陷囹圄,生死未蔔,叫我如何能不難過……”
秦淩看着她這副模樣,心中一陣揪痛,溫聲安慰道:“苗姑娘,你放心,我已得知了些線索。說不定很快就能揭開真相,還苗縣令清白。”
秦淩站起身,又深深看了苗绮一眼,仿佛要将這份鼓勵與承諾刻進她心裡,随後轉身,大步朝府門走去。
他的背影挺拔而堅毅,帶着破局的決心,踏入那未知的、布滿荊棘的探尋之路,隻為給蒙冤的苗縣令尋得一線生機 。
軍饷數量龐大,以苗榆林一人之力如何做到的?
秦淩近幾日手頭其他事務暫且擱置,全身心投入到苗家案的調查中。
同時,他頂住各方壓力,對當初參與此案的官員一一審訊。
他又親自走訪苗家舊鄰,收集證據,不放過任何一絲可疑線索。
沒有任何頭緒和方向。
轉機就在這日——
北鎮撫司一行人到達霖景。
“霖景依靠獨特的地理位置,海邊貿易繁榮昌盛,海運事業更是發達無比。更掌控着關鍵的運輸樞紐,從此地源源不斷地将各地的物資運往四面八方。近期各地軍饷供應出現嚴重短缺,士兵們挨餓受凍,戰鬥力銳減。經調查,竟是苗榆林收受了軍糧供應商孫福的巨額賄賂,在采購軍糧時以次充好、虛報價格,導緻大量軍饷被貪墨,緻使前線戰事吃緊。聖上聽聞義憤填膺,要求嚴懲苗榆林,以正國法。同時派北鎮撫司趕來霖景,保證軍饷的正常運送。”
陽光灑落在霖景縣衙的大堂之上,氣氛莊嚴肅穆。
左正道身着飛魚服,身姿挺拔,手中展開一卷文書,聲音洪亮而清晰,逐字逐句地繼續念着:“今北疆戰事吃緊,軍需調配關乎成敗。特命此地全力配合,确保軍需物資及時、足額送達前線,不得有誤……”
随着左正道的聲音在大堂内回蕩,衆人的神情愈發凝重。
秦淩站在前列,目光緊緊盯着左正道,心中思緒萬千。他深知霖景在此次軍需調配中的責任重大,這不僅關乎着前線戰事的勝負,更關系到無數士兵的生死存亡以及長安城的安危。
等左正道念完這一行文書,大堂内短暫地安靜了片刻。
随後,秦淩向前邁出一步,神色堅定,高聲說道:“霖景縣令秦淩定全力助左指揮使!”他的聲音堅定有力,帶着一種不容置疑的決心。
其他官員們也紛紛附和,聲音整齊而響亮:“全力相助!”
左正道看着衆人,眼中閃過一絲欣慰。
“有各位的支持,前線戰事便多了幾分勝算。但此事刻不容緩,還望大家即刻行動起來。”左正道說道,目光在衆人身上一一掃過。
秦淩點頭稱是,轉身對身旁的官員們迅速部署起來:“王大人,你即刻着手統計霖景現有可用的運輸船隻與人力;李大人,負責與各軍需供應商對接,确保物資的質量與數量;張大人,安排人手維持運輸秩序,務必保證物資安全送達……”
在秦淩有條不紊的安排下,衆人迅速領命而去,縣令大堂内頓時忙碌起來。
此時,人群中傳來一陣嘈雜聲。幾個百姓模樣的人,面露焦急與憤怒,試圖沖過衙役的阻攔,為苗縣令求情。
“你們不能帶走苗大人,他是好官啊!”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聲音顫抖地喊道。
“對,一定是有人陷害苗大人,你們不能冤枉好人!”一個年輕後生揮舞着拳頭,滿臉通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