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清水溝村偏僻,但人多。
同劉家一樣大的宅地基要三兩銀子,而且都在村子周邊,村子裡邊根本沒有空餘的宅基地。
誰願意從市中心搬到市郊啊。
王氏眼睛骨碌碌轉,勸蘇氏道:“弟妹,村頭你們地旁有一塊宅基地空着,才一兩銀子,剩下的二兩銀子足夠起兩間屋子,要不你們搬過去,以後種地也方便!”她打算把劉有山他們住的屋子改成書房給寶柱,兒子抱怨了好多次,裡間光線暗,看書費眼睛。
劉青青沒去過,但不傻,笑嘻嘻還嘴:“這麼好,不如你們去!”
王氏不樂意了:“這丫頭,大人商量事情呢,你一個小丫頭插什麼嘴,一邊去!”
劉有山拉過青青,指了指旁邊的郭守雲:“青青以後招婿,她說的話能代表我們二房!”
他沉吟了一會:“我們出去也可以,不過,銀子不夠,至少得五兩。買地基一兩,起房子二兩,家裡都是婦人小孩,我腿又瘸着,必須要起院牆,需要二兩。若你們大房出了這二兩銀,我便搬出去,不然,我們還是擠在一起,村子裡熱鬧,出門唠嗑方便。”
王氏不樂意,一間耳房換二兩銀,他怎麼不去搶。
最多五百錢。
劉青青呵呵一笑:“那算了,我們不蓋房。大家夥擠在一起也行。還省了阿爺阿奶的三兩銀。阿爹傷了腿,以後日日在家,我和姐擠在一起睡不方便,我們姐妹搬到東裡間去,和巧兒姐作伴!”
劉巧兒事不關己看熱鬧,一不小心火燒到自己身上,她才不要她們搬過來,原本有段日子劉慧蘭和她一起住,偏偏劉慧蘭起得早,睡得晚,拖累得她也睡不好。而且她悄悄做荷包攢私房的事就會被發現。
她惡狠狠瞪一眼劉青青,扭頭對王氏:“娘!”
劉巧兒長得好,還會繡荷包賺錢,她指着這個女兒嫁到城裡,帶着她享福。王氏嗯了一聲,肉疼的加錢:“我們隻有一兩銀!”
劉有山不願意:“那算了!”
悶聲不坑的劉有田最後做主:“行,我去孩他外婆家,再借一兩銀來!”
王氏不願意,陰沉着臉扭他。
劉有田拉着她的手,擠擠眼:“強子娘,強子大了,不好再跟我們一個屋!把他搬到裡間去。”王氏轉念一想,明白了他的意思,上次兩口子夜裡膩歪,孩子突然翻起來撒尿,丈夫當時就吓得趴下!
為了将來的幸福,她勉強點頭,算是同意。
行吧,最大的兩項分完,剩下的簡單,家裡的家具,因是各自成親時做的,各屋歸各房。後院豬圈裡一頭老母豬歸大房,兩隻小豬歸二房,一隻公雞六隻母雞歸二老。糧食還剩一袋,按照人頭,平均分,大家夥都沒意見。
分完家産,剩下現銀。
全家人緊緊盯着宋老太抱出來的木頭盒子,上面一把铮亮的銅鎖,随着宋老太啪拉打開鎖,所有人呼吸都急促了幾分。
宋老太冷笑一聲,劃拉倒個底朝天。
裡頭的東西全都落在桌子上,隻有七兩碎銀,一堆銅錢,約摸有八九百錢。
王氏:“娘,不能吧,這些年風調雨順,收回來那麼多糧食,每年都要賣一些,換的銀子呢?”
劉有山:“打獵賣的錢呢?”
宋老太木着臉一筆一筆背誦:“每年人頭稅,女一百錢,男兩百錢,你們算算我們全家一年要多少?”
“私塾讀書,鎮上束脩每年一兩銀,村子裡一年二百錢”
“寶柱買筆墨,每年一兩銀”
“寶柱住鎮上私塾,住宿夥食費,每年二兩銀”
“每年人情來往,一兩銀”
“過節添置被褥布料等,每年一兩銀”
“每年糖煙酒水茶,一兩銀”
……
劉青青譏諷的看着王氏:“原來,堂哥花的錢最多啊!”
念書花這麼多錢?王氏突然有點後悔,但強撐着:“他花錢多,以後對家裡回報也大!”
“不用以後,現在我爹腿受傷,治病還有十兩外債,商量商量怎麼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