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裡的習俗,新屋來得人越多,人氣越旺,以後家宅平安富貴。一般隻是親友前來幫忙鬧房,說句吉利話。聽到有糖,小孩子們都鬧着要跑去湊趣,大人們聽了,隻好帶着孩子拐道去看一看,順口一句吉利話,換顆糖給娃。
和村子裡的房子一樣,蓋了一個小前院,三間正房兩間耳房。
隻是去看了後,都暗暗咋舌。
竹籬笆的院子裡,他家竟然鋪了石頭,下雨再也不會弄一身的泥!
房頂也是大大小小如魚鱗一般鋪就的石片,不怕風吹雪落!
屋裡地闆是整齊的石磚,土牆上抹了一層白泥,擺着老木頭床,老家具,竟然還清清爽爽,幾明窗亮!
後面地邊栽了一排荊棘,直到河邊,整整四畝地的大後院。
碎石鋪的小路直達菜圃!
好喜歡!
胖嬸眯眼瞧着屋頂上的石片,閃過一絲羨慕,但撇撇嘴:“石頭屋頂,雨水是不怕了,夏天的時候,在屋裡不得像蒸籠!”
今日正好是個豔陽天,劉青青笑眯眯道:“胖嬸,外面曬,屋裡準備了甜水,進屋歇一會呗!”
胖嬸滿身的汗,想着裡頭肯定熱得很,懶得進屋,又嘴饞糖水,咬咬牙跟了進去,一屁股把小竹凳坐得咯吱響。
咦,這屋裡清涼得很哪,一點都不熱。
她擡頭瞧見屋頂是黃色的橫梁,嶄新的竹席,四周幹淨的牆壁,腳下平整的地闆,咬咬牙,決定也這麼整,家裡兒子說親在即,人家女方來看了房子也歡喜不是。
等劉青青端來糖水,她拉着她的手套話:“青丫頭,你家蓋的房頂和地闆花了不少銀子吧?”
劉青青扒拉着手指頭,一,二,三,四,五……阿爹說了,買地一兩,蓋房二兩,房頂和鋪地二兩,籬笆一兩,花費了,六兩!
胖嬸屏聲靜氣,不敢置信,緊緊抓住劉青青:“二兩?你說二兩,不是二十兩?”和青瓦一樣的功效,但隻要青瓦十分之一的花費!
是她聽錯了麼?
她緊張的拉着劉青青:“快帶我找你爹去,我要問他,他哪買來的石片?”
劉青青:“河邊挖來的石頭,用刀就切成石片了呀!”
胖嬸:“……”
小孩子懂個球,你以為是切南瓜麼!
她風風火火跟着劉青青來到後院,看着眼前的一幕,驚呆了,竟然真的是切石頭如切南瓜!
兩個壯漢共同擡着一把大刀,把大石頭一片一片切下來!
她大老遠就喊:“山子兄弟,你們切石頭的刀,借我使使呗!”這麼大一把刀,起碼用了五六十斤鐵,她知道珍貴,補充道:“租也成!”
劉有山摸出腰裡的小本本,看了一會道:“胖姐,不好意思,已經排到明年六月了,要不,你明年再來!”
兒子等着說親,媒人約好下個月就來家裡相看,她特别喜歡那個閨女,又勤快又幹淨。可是家裡灰撲撲的,人家看得上麼!咬咬牙:“那,你們的切好的石片怎麼賣?”
“二十文一片!”
“這麼貴!石頭又不要錢!”
劉有山坐在凳上,用手挪了挪發酸的腿,耐心解釋:“胖姐,這一塊石片幾乎和十片青瓦一樣大,你想想,一片青瓦二十文,十片青瓦是不是二百文,我們這才二十文啊!”
石頭是不要錢,可是兄弟們搬石頭,切石頭要力氣啊,這把大鏟刀也是錢哪。
“那我家要,要多少片來着?”
劉有山微微一笑:“胖姐,買我們的石片,加一點工錢,我們幫忙翻新屋頂地面哦。”
他指了指在一邊場上的十多個敲打石頭,搬運石片的揮汗如雨的壯漢:“諾,這麼多兄弟,兩天就給你整得好好的,免得你還要耽擱地裡的活計!
按屋頂面積用多少石片,我們收多少的錢,翻新過程中摔壞的我們包換,不多花你一文錢!”
胖嬸:“行,幫我翻新!”
劉有山在小冊子上用黑木炭勾勾畫畫:“胖姐爽快,你家排在這個月底三十号,我們先收錢,再翻新,你看是不是今日把錢交了,兄弟們月底就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