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風是應邀觀戰武林大會,一入城就有丐幫弟子接應,殷長歌和秦陌與他在城門下辭别,沿官道進了渝州城。
比起益州要隘,渝州船運發達,水利便通,可謂錦繡之地。城内遍植芙蓉,牆頭屋角的芙蓉花濃豔绮麗,加上當地人閑散安逸,玩樂的門道極多,外地人至此極易陶然沉醉,流連忘返。恰逢盛事将至,來自各地的江湖人馬絡繹不絕,如百川入海,盡向城中彙聚。
城内大大小小的客棧茶樓賓客盈門,秦陌随機選了一間不大的茶肆歇腳,吩咐小二上來一壺清茶,四樣小點,與殷長歌在近門的僻靜處落了座。
肆中北面架有講古場,幹瘦的說書先生将驚堂木當先一擺,正說到興處。
“天下英雄會九州,八方試論賭豪強。這是中原武林由來已久的慣例,每四年就有一方世家承攬武林最熱鬧的盛會,以重寶為彩頭,廣發名帖,遍邀天下豪傑一展身手。各方英雄都希望在試台上嶄露頭角,就算奪不到頭彩,搏一個名揚天下也是美事一樁。”
武林大會曆經百年,但凡有些名号的英傑無不以登上試台為榮,一來顯揚門派聲名,二來結交四海英雄,說書人講得意興飛湍,台下茶客聽得也是心馳神往。
“回想上一屆洛陽盛會,距今已隔了三五春秋,受齊霍戰亂餘波,武林南北分立,連續三屆未能如期舉辦,今次由渝州豪族馮府發帖,日子定在四月上旬,适逢南北互市,江淮兩岸商旅互通,消息一出,武林各大派聞風傾動,齊聚渝州。”
底下茶客聽得叫好,“不錯,我聽說當年的洛陽大會鼎盛至極,今次馮府傾全力舉辦,正是意在重現輝煌。”
“洛陽盛會以南刀北劍之争流傳最廣,西南朝月聖教以玉面修羅為首,天山明教的雪海幽冥兇名久震江湖,二人同台比試,可謂激烈至極,難分高下,有幸目睹此戰的觀者,對兩大絕世高手的武學造詣無不感慨歎服,二人的名字至今高居武林榜首。”
提及往事,說書人不無神往,啧啧歎道,“明教教王鳳釋,天生有百毒不侵的金剛不壞之軀,配上一柄上古神兵幽冥锏,一出世便縱橫天下無敵手,江湖各路英雄豪傑紛紛聞之色變,直至十六年前在洛陽大會上遇見朝月聖教的大祭司姬滄。傳言聖教大祭司身懷異能,能夠不老不死,不病不滅,一把修羅刀在手,連當日風頭正盛的雪海幽冥也要退避三舍。雙方在老君山上激戰了三天三夜,始終不分勝負,最後不得不由王廷出面幹涉,破例允二人并列榜首。”
殷長歌對師父的事迹十分了解,聞言歎道:“可惜洛陽大會之後,師父受了重傷,聖教的輝煌亦不複從前。”
秦陌依次試過茶具小食,确認無礙後收了銀針,“公子難道忘了,大祭司可是不病不滅之軀。”
想起傳言,殷長歌有些疑惑,但附近人多口雜,話到嘴邊他又咽了回去。
突然台上的說書人胡須一翹,話語忽轉,“不過今日所說一事,卻是一樁新聞,馮府為本屆武林大會準備的重寶彩頭,乃是神匠重九打造的第四件神兵。”
台下一茶客悚然而動,脫口而出,“第四件?重九的神兵不是隻有三件,何以又出現一件?”
鄰座的中年武夫一擊掌,異常激動,“是了,當年重九偶然得了一塊玄鐵隕石,本意打造四件神兵,最後隻有三件問世。”說着那人歎息一聲,露出無限神往,“神兵剛一問世,瞬間轟動江湖,可惜後來四散流落,隔年日久竟被人們淡忘了。”
先前的茶客呼吸急促起來,“不是說已知的三件落在北齊四大家臣手中?魔教和玄門對神兵虎視眈眈,若真有第四件神兵,怎會讓輕易流落出來?”說話者的面色随之變得陰晴不定。
被武林舊事所動,場中的江湖人都不禁唏噓起來,一年長的茶客歎道:“天機閣的神兵誰不垂涎?如今問世,隻怕江湖轟動不小。”
殷長歌聽了一陣,忽然開口,“他們說的重九,可是天機閣閣主,号稱三絕手的鐵手神匠?”
“不錯,”秦陌微微颔首,知無不言,“天機閣以珍藏冷械奇兵著稱,曆代閣主不懂武功,卻精于鑄造兵器,至神匠重九時,閣中積聚的冷兵不下百件,重九更是以其鍛造的四大神兵聞名江湖。可惜後來天機閣慘遭明教滅門,閣中所藏奇兵盡遭擄掠。”
武林人視兵器如命,秦陌說得心潮湧動,殷長歌也忍不住扼腕歎息。
茶客的議論愈發激烈,說書先生得意地撫須,“江湖上流傳最廣的,乃是春秋名匠歐冶子所鑄的上古四大神兵,餘下還能勉強稱得起‘神兵’二字的,唯有當世神匠重九打造的玄鐵精兵,天機閣關閉之後重九避世多年,無怪各位不知端倪。”
“蝕陽劍,修羅刀,幽冥锏,引魄鞭。”台下已有人喃喃地念出名字,每一件都曾轟動江湖,引發腥風血雨,令無數人為之瘋狂。
茶客們興緻大盛,紛紛叫嚷着要細說,一時間錢币叮當如雨飛落案上,說書先生吊足了胃口,才從頭說起。
“當年天機閣珍藏的上古四大神兵流失後,重九悲憤之下閉了閣門,不惜花費廿載春秋,潛心重造了四件神兵,已經問世的三件分别是九紋戟,追魂杖和三弋吳鈎,如今落在九戟司馬蕭铎、追魂将軍陸繹和鐵畫銀鈎白子墨手中,而這傳說中的最後一件,至今無人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