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姜蕪得閑時曾說過她的幼年事迹,的确是個會騎射的姑娘。
隻是沒想到,他們會把姜蕪的過往調查得這麼詳盡。
思慮再三,楚常歡看向梁譽,用手語向他傳達自己的想法,梁譽看罷神色微變,低聲斥道:“胡鬧!”
趙弘等人被這邊的動靜吸引,當即投來了目光,隻見王妃不停地比劃手語,而梁王的臉色卻愈來愈沉。
趙弘問道:“王妃怎麼了?”
梁譽拱手道:“承蒙陛下垂憐,荊妻無礙。”
這時,趙弘身後的一名内侍官開口道:“啟禀陛下,王妃好像在說她會騎射,願在内場一試。”
梁譽擡眸,看了那内侍一眼。
趙弘道:“你懂手語?”
内侍官垂首道:“臣略懂一二。”
趙弘道:“既如此,便讓王妃試一試罷,也教朕開開眼。”
梁譽扣住楚常歡的手,低語道:“莫要胡來。”
楚常歡不敢出聲,隻能以手語道:王爺放心,我自有分寸。
少頃,殿前司侍衛牽來一匹駿馬,鞍上配有長弓與箭矢。趙弘道:“王妃,請——”
楚常歡踩着腳蹬上了馬,杏色衣袂迎風翻飛,更顯身形瘦薄。
他掀起白绡鈎挂在帷帽兩側,露出了半張被面簾遮擋的臉。因相距甚遠,衆人隻能依稀看見點在他眉心的那朵朱紅花钿,星眼凝視着箭靶,可窺些許銳氣。
“慢!”楚常歡正欲揚鞭,忽聞梁譽出聲。他側首望去,便見梁譽拱手對趙弘道,“陛下,方才那内侍說他對手語略懂一二,不如由他來記測箭令,倘若王妃有個什麼要求,他也能及時轉述。”
那名懂手語的内侍官目瞪口呆,臉色煞白,下意識看向了杜懷仁。
趙弘道:“就依梁王所言。”
杜懷仁笑意不減,對内侍官道:“還不快去。”
内侍官雙腿發軟,戰戰兢兢地朝箭場走去,在離箭靶三丈開外的木台上站定。
幾息後,楚常歡揚鞭笞打馬臀,烈馬受驚,嘶鳴幾聲後猛揚前蹄,在場内疾速奔騰起來。
梁譽驟然擰眉,正欲邁步,卻見楚常歡勒緊缰繩穩住了身形,旋即迫使馬兒停在當下。
彼此适應了片刻,再揚鞭時,那匹馬明顯溫馴了許多。
少頃,楚常歡反手從箭囊裡取出一支箭羽,一面挽弓拉弦,一面用雙腿夾緊馬腹,身體因烈馬奔騰而微微起伏,但卻穩健。
這樣的楚常歡,一改往日的沉寂,倒真有幾分意氣風發的模樣。
猶如脫籠的囚鳥,振翅遠飛。
梁譽神情複雜,雙拳在袖中暗暗收緊。
“嗖——”
箭羽離弦,筆直地插在箭靶之上。
雖未中靶心,卻也相差無幾。
梁譽怔了一瞬,在他的記憶裡,楚常歡可是個連刀都不會握的嬌貴公子,何時有了這等箭術?
駿馬馱着楚常歡在場内奔走,須臾,他掉轉馬頭,又取來一支箭羽,将弓拉滿,從容不迫地放了箭。
他許久沒碰過長弓了,難免手生,這一箭比方才那支還要偏頗了幾分。
如此又拉了六七支,盡管都未能正中靶心,不過足以讓獨坐高台的慶元帝信服了。
箭囊裡還剩下最後一支箭,楚常歡的胳膊趨漸酸軟,他看了看箭靶一側的内侍官,對他做了個手語:别動。
那内侍官不明白這句話是何意,直到楚常歡将搭了箭羽的長弓對準他時,内侍官方才反應過來,目瞪口呆地頓在原地,後背遽然發涼。
杜懷仁見狀,忙對趙弘道:“陛下,許是風太大讓王妃迷了眼,錯将安珂認作箭靶,您快些阻止,莫要弄出了人命!”
梁譽笑道:“天子跟前,王妃怎敢害人性命?杜大人這是在質疑王妃的箭術?”
杜懷仁嘴角微僵,讪讪道:“下官不敢。”
那位名叫安珂的内侍官早已吓破了膽,褐色的褲腿忽現一片深色水痕,竟是尿了。
楚常歡終究沒有放出這支箭,他緩緩勒馬,将弓和箭仍在地上。梁譽立刻走近,扶着他下了馬,一并拉下帏帽的白绡。
趙弘微笑道:“王妃箭術卓然,令朕大開眼界。”
這場試探到此為止,未幾,一衆擅騎射的臣工及武将千金紛紛持弓湧進圍獵場,梁譽和楚常歡也各自上了馬,不疾不徐地行入林中。
待四周無人時,梁譽方開口問道:“累不累?”
楚常歡揉了揉酸痛的胳膊,無聲點頭。
梁譽又道:“你的箭術是從何處學來的?”
楚常歡微微一愣,卻是不答。
梁譽勒馬,朝他靠近,“這裡無人,你可以開口說話了。”
靜默半晌,楚常歡道:“是明鶴教的。他在蘭州駐軍時,每日都要帶我去附近的草原,教我騎禦箭術。那時我懶怠,他便哄——”
“駕!”
話音未落,梁譽用力揚鞭,沉着臉策馬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