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一早,蘇葉蒸了些清明的麥糕,五碗三脆羹,一籠筍肉夾兒,醋鲞、瓜姜、鲊脯三樣下飯菜,朝食越來越精細可口。
飯後照例是交賬環節,一百二十五棵含笑花,每棵一貫五百文,得錢一百八十七貫五百文,扣掉四輛牛車和逛夜市吃飯的錢,剩下一百八十七貫。
空間内的五百棵栀子花,目前整棵植株不高,小小一株,但是品相挺好,花苞多,是時候州橋夜市擺攤安排。
雲初告知兄妹四人,這兩天收拾東西,三天後搬家,搬到西浮橋西側的宅院中,周記花果鋪進入籌備階段,一周後開業,衆人驚的下巴沒合攏。
“阿姐,你是說咱們馬上有花果鋪子了?雖然是租的。”
“還有宅子,前面是鋪子,後面是宅子?”
“那今晚還繼續去州橋擺攤嗎?”
“那咱們這個宅子怎們辦?鎖門嗎?”
雲初點頭,“對,咱們不僅有鋪子了,還有宅子,租的,今天這一百多貫就拿去付租金。晚上繼續去州橋夜市擺攤,賣五百棵栀子花,六百文一棵。至于這個宅子,畢竟是爹娘留下的,咱們先把門鎖起來。阿姐主要是考慮到,咱們這裡離州橋太遠了,每次來回跑,不方便,開鋪子和州橋夜市擺攤不矛盾,阿姐初八還要去大相國寺山門口擺攤呢。”
五兄妹正說着話,方木匠帶着三個徒弟,拉了四輛牛車,送來了三十個蜜蜂箱子,五個鐵網門。
雲初仔細翻看了蜂箱,内裡隔層一應俱全,木頭結實,連木頭味都去除幹淨了,很滿意,利索的付完三貫多尾款,留了方木匠家的地址,以後要是有需要打的器具還去找他。
等所有人都走後,雲初留一個箱子在院子中,并把家裡剩下的一兩蜂蜜全塗抹在箱子上。
進入空間後,把五個鐵網門一錘一錘釘入河道中,并在兩側岸邊各釘入木樁,用麻繩拴好鐵網門。幸好河水不深,水流平緩,不然雲初一起被沖走。
河道被隔離成四個池子,每個池子寬四米,長二十米。魚蝦蟹鼈,一個品種占一個池子。
做完這些,又去地裡澆水。圍着五畝地,走了幾圈。
雲初帶着帷帽進城,找到崔七,付完宅子租金一百一十貫,牙費三貫六百文。又去李旌船艙購買龍泉哥窯上品黑瓷,碗、角、盞、杯、罐、花瓶,每樣五百件,一共三千件,七十五貫。
拓展土地三畝,剩下三貫四百文。
之前在銀李園買下的十二株牡丹已經結籽,雲初便把三畝地,規劃成十二個小地塊,每個品種占一小塊,再過七天,便可以進行雜交實驗,培養新品種。
雲初站在鋪子門口看着汴河來來往往的船隻,正巧碰到賣幹果的小哥,想起上次竹瀝提起獅子糖,便拿出三十文錢,買了十塊獅子糖、四十顆黨梅。
一個年僅十五歲左右的粗壯後生,跟賣幹果的小哥貌似認識,馬上挑着一副挑子走了過來,外衣褪到後腰上,露出裡面一件破汗衫,甩着兩條腿,走得很快。
賣幹果的小哥跟他打招呼,沿街賣乳酪、乳餅的谷小乙,他的貨都是從東城外乳酪鄒家賒取,鄒家因學到了胡人制法,乳酪比城裡各家都鮮濃些。
雲初知道蘇葉和百薇都愛吃他家的乳酪,于是買了十個乳酪、十個乳餅,七十文錢。
買了六條一斤重的鲈魚,六隻螃蟹幼苗,四隻一斤重的鼈,十隻半大的蝦,花費兩貫。
至此,雲初隻剩下一貫三百文。
··············
三天後,栀子花陸續賣完,得錢三百貫。兄妹五人吃過朝食,開始打包最後一點東西,小叔嬸子,堂哥堂嫂,四人拎着一角羊羔酒,包着兩斤白切肉、一隻冒油的鴨肉。
四人穿着皆是簇新的緞子衣料,尤其堂嫂頭上簪了四隻雲月簪,兩隻手上各帶一隻金鉗镯,身着嫩綠緞褙子,月牙白羅襦。
“叔,嬸子,堂哥堂嫂,今天怎麼有空來我家?”竹瀝先開口。
雲初面無表情,照着規矩福了一福,算是行了禮,她倒要看這一家子要鬧什麼幺蛾子。
“也沒啥,我們在附近踏青,正好路過,就來瞧一瞧你們。”嬸子說話間,就拿眼睛不住的往雲初、蘇葉、百薇身上掃。
堂嫂鄒娘子開口道:“這位便是禁中出來的周内人吧,妹子長的真俊啊,在禁中養的皮膚跟牛乳似的。妹妹,也到了該婚嫁的年紀了吧。不知,可有中意的人家啊。”
雲初笑着點頭道,“官家恩德,放我等宮中女子回家與家人團聚。我的确有了中意的人家了,兩家商量好了,隻等過完端午,男方家來提親。”
鄒娘子一愣,“妹妹這親事竟這樣快,要我說,嫁人是一輩子的事,還是要讓家人再相看幾次才好定下。蘇葉,你說呢?”
周家兄妹四人都在震驚中,從來沒聽阿姐提過,怎麼會呢。
還是竹瀝反應最快,“阿姐上次說了,男方家人口簡單,父母勤快,男方自己還是個讀書人,已經過了會試了,是個好人家呢。”
一頓寒暄後,送走四人,周家兄妹繼續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