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西瓜沒拿出去賣,雲初準備等培育出好瓜,再拿去賣。
把贊寶送去了明月堂大廳待着,早上來送朝食的小滿,會把贊寶的兩筐鮮筍和林檎帶過去。
午睡過後,便起來認字、練字帖,每日必寫滿幾大頁紙,才罷休。
當周家兄妹聽說雲初現在跟着燕馳認字練字,幾個人差點沒摔個趔趄。
合着你倆跑去明月堂,一個教書,一個認字、練字帖???
但是看着雲初早起認字、下午練字,學的格外認真,又有幾分可信度。燕馳公務繁忙的時候,雲初也不去煩他。
下午青木一般在家,雲初就拿着《幼學瓊林》、《千字文》,請教青木,酷暑當頭,汗珠子砸在紙上,渲染開一團團墨迹。
燕馳把自己收藏的王羲之小楷《黃庭經》拓本,貢獻了出來,厚着臉皮跑去官家那裡讨要王羲之其他字帖的摹本、拓本。
雲初捧着王羲之的這份小楷拓本,甚是歡喜,跟青木、竹瀝三人輪流對帖臨摹,一時間,周家鋪子裡充滿墨香,臨帖的紙墨費了不少。
最近的收入銳減,除了荔枝每日供應兩個酒樓一萬顆之外,茄子和瓠瓜已下市。
水蜜桃、楊梅、枇杷擺上了花果鋪的貨架,但是也賣不上價格,三十文一斤。
全靠甕栽蓮花、栀子、茉莉、素馨、鳳尾蘭支撐着鋪子,收入用于鋪子、家裡、商稅的各種支出。
兔子、烏雞、榛雞、觀賞鳥、馬、梅花鹿,都在繁育生長。
好在赤靈芝爆發了,孢子噴撒的到處都是,埋下的椴木上,長滿了密密麻麻的赤靈芝,傘蓋上的白邊退去後,噴撒完孢子,就可以采摘。
雲初數了一下,一千兩百多個赤靈芝。
眼看着有點斷貨的樣子,空間内還剩下三百四十畝地,預留二十畝種西瓜,剩下三百二十畝用于種人參、三七、甘草、赤靈芝,每種各增加種植八十畝。
撒上種子,種的也快,人參看年份,三七看頭數,頭數越小,價格越貴。人參和三七,可以随它們長。
甘草和赤靈芝,一旦成熟,就要采摘。而且藥材,也不會像水果鮮花那樣有季節的擔憂。
為了方便種地,雲初一連數日,大清早就拎着食盒,帶着筆墨紙硯、書籍、字帖,奔向了延和坊周宅。
進入周宅後,把筆墨紙硯書籍攤開,裝作認字練字的樣子,實際上,擺好工具就關上廂房的門,進入空間幹活。
三百二十畝地,光是撒草藥種子,都夠費時間的。
摘完五棵荔枝樹,采完一千二百二十隻赤靈芝,收割之前種下的甘草、三七、麥冬、白芷等三十五種草藥。
收割完這一批草藥,減少麥冬、白芷等三十種草藥的種植,實在是性價比低,從四畝地減少到隻保留一畝地。空出來的九十畝土地,全部用于種人參和三七。
幹完活之後,出了空間,雲初就開始在書案上畫草圖。
這個宅子北邊穿過柳林巷就是潘樓街,西邊是惠政坊,附近全都是市易務、審計院、弓弩院等朝廷機構,離大相國寺也很近。
與其把這麼好位置的宅子租出去,不如爆改一部分,建成鋪子。
根據人流量和主幹道,雲初選了西北角這個位置,把西邊和北邊的兩個大院子,改建成十個兩層樓的鋪子,每邊各五個,全都帶大後院。
等于把這個宅子的一小半變成了商業的,二十八間廂房,少了十二間和兩個大院子,多了十個兩層的鋪子。
像馬行街錢太醫藥鋪,這種京中名店,街面三層都是宏闊高樓,底層左邊是一大間零售藥鋪,右邊一大間是生藥大貨收賣,樓上的兩層和大後院,全都是倉庫。
店裡聘請藥鋪管賬和幾名夥計,招呼買主、或是曬藥碾藥制藥。
她也沒打算搞那麼大規模,中型藥鋪就夠了,兩層加一個後院。
西浮橋那邊的周記生藥鋪,實在是小了些,而且在外城,位置遠不如延和坊這個内城宅子。
最緊要的是,那兩個鋪子,一個是她租的,一個是燕馳免租的,遲早都得有自己的鋪子。
隻是建鋪子這筆開支不小,推倒兩個大院子重建,一磚一瓦、一木一漆都費錢,還有裝修,更費錢。
雲初之前想在庶人園蓋宅子時,就問過磚瓦價格,每塊磚瓦二十文,十八斤的城牆磚,每塊三貫,每根木椿柱子七貫,每個椽木五百文。
她盤了這三天酒樓收回來和兩個鋪子裡的錢,一共兩萬七千六百貫,主要還是靠着荔枝銷售得來的兩萬七,也夠她蓋鋪子了。
賣荔枝不是長久之計,畢竟是季節性水果,若是春秋冬賣荔枝鮮果,這得多全城矚目啊。
除了柑橘和橙柚價格稍微高一些,其他水果都很平價。
日影西斜,西浮橋的鋪子陸續開始關門。
雲初帶着她的草圖、字帖回到花果鋪,剛進門,就聽見身後一個聲音傳來:“東奔西跑,日理萬機,周娘子忙的腳不着地。”
雲初回頭一看,是燕馳和歡兒,讪讪笑道:“這幾日都在認字、練字,我寫了好多字呢,正好你等會幫我看看,怎麼改進。”
夕陽下,逆着光,燕馳看着她的臉頰,細小的絨毛看的一清二楚,心中放佛有一隻螞蟻爬過,那小小的觸角,弄的他心癢癢,他真想捧着她小毛桃一樣的臉頰嘬個夠。
“行啊,我隻有晚上有空,隻能晚上幫你看。”
雲初一陣無語,讓他看一下字帖,他就匡她去明月堂,“那我再練練,過幾天給你看。”
歡兒看着自己主子吃癟,愣是沒憋住,笑出了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