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被規格不等,夏涼被兩斤,春秋被三至六斤,冬被六至十斤,墊床的褥子,兩斤至六斤不等。
至于棉布的紡織,兩位紡織娘子之前也是有經驗的,畢竟李家錦帛鋪在汴京也是赫赫有名的鋪子,雖然比不上馬行街的王家錦帛鋪那麼豪華,但是底子豐厚,紡織娘子也是有兩把刷子的,有紡織棉布的經驗。
現場交給青木之後,雲初回到北院廂房,進入空間,播撒六十畝棉花種子,甚至給十畝地澆上河水,加快生長,
這個秋冬,有棉花、魚蝦蟹甲魚、鮮果、菊花,鹿、兔子、烏雞、榛雞,還有香飲子鋪子、生藥鋪。
鋪子升級,種植升級為加工,雲初基本上還算滿意。
雲初掰着指頭數了數日子,還有三天,燕馳就要回來了。
加快了采摘雪梨、河陰石榴的手速,現在天氣涼快了,鮮果也能存放個三五天,甚至一周,她要趕在燕馳回來之前,把花果鋪倉庫全部塞滿。
滿地跑的兔子,抓兔子,塞進一百個籠子裡,每隻籠子裝四隻六斤重的兔子。
還有那些烏雞,之前一直沒怎麼撿雞蛋,都讓烏雞孵化出了小烏雞,十畝地養滿了烏雞,少說也有三千隻成年烏雞。
隻是公雞有攻擊性,雲初每次試圖去抓,都被琢過,後來她請教了張五郎——買酒糟喂烏雞。
酒糟其實就是糧食造酒後剩下的腳料,通常拿來做飼料,每斤酒糟一文五分,量大管飽,還省下了很多大米、小米。
酒糟平常可以搭配草料等作為飼料喂養,純酒糟喂雞,一次量大,可以讓雞醉倒,同樣可以用來抓鳥、抓梅花鹿。
看着滿地躺的烏雞,雲初嘴角上揚,抓了五百隻醉倒的公雞,扔進籠子裡,供給清風樓,上一道十全大補酒糟雞。
鳜魚、鲈魚各撈五百條,撈十桶蝦,這些估計夠清風樓兩三天消耗。
······
三天後,錦帛鋪試營業,和别的錦帛鋪不同的是,專門設置了一個“吉貝”展示專櫃。
白淨溫暖的棉花就擺在櫃台上展示,如白雲般一團團。各種重量的棉被,依次按照夏、春秋、冬排開。紡織染色好的棉布,結實耐用,紋樣多。
做好的棉花夾衣一字排開挂着,若塞進素錦緞襖,保暖又美觀。
時下市場上的絹一匹兩貫,汴京綿每兩八十文,萊州綿每兩一百二十文。
棉布按照染色和花樣不同,一匹三貫至六貫不等,棉被、褥按照重量定價,每斤四貫,棉夾衣一件充棉半斤,三貫一件。
明年春天,汴京郊區大量種棉花,秋天時棉布的價格會下降,趁着現在市場上稀少,抓緊時間差種植。
兩個夥計很會引導,銷售說辭一套一套的。青木看紡織娘子的速度跟不上銷售速度,跟黃掌櫃要了八個娘子,加快紡織進度。
雲初把新做好的春秋棉被、薄褥子,第一時間先給弟弟妹妹們安排上,偷偷塞給蘇葉六十個棉花夾層的月事帶。
裝了滿滿三大馬車被子、褥子,送去殿帥府,交給大嫂種雨凝,人手一套,惹的種雨凝不住的誇贊,秋涼了,就送來新制的十套棉被褥,實在是太貼心了。
雲初還讓裁縫制作了四副素錦緞面膝蓋護膝,送給殿帥。塞上不同厚度棉花,兩副春秋天,兩副冬季,比皮料制作的護膝柔軟。
雲初之前答應燕馳要做兩件裡衣給他,靈機一動,讓裁縫做了兩套綢面裡衣,兩套冬季薄款夾衣,算做補償,等繡娘到了,她再學一些針線活。
這幾天,清風樓的黃掌櫃跟青木商量,酒槽雞很受歡迎,希望魚蝦蟹都再送一些,五百條魚,不夠清風樓一天的魚耗,一千條魚勉勉強強。
雲初抓緊時間,撈了鳜魚、鲈魚各五百條,螃蟹一千隻,蝦十桶,抓了烏雞五百隻,兔子五百隻。
忙完這些,才回過神來忙自己的事情,最近半個月穿過的衣衫、鞋襪,洗幹淨後,讓晴心和元琪用連蕊衣香熏之。
把自己從頭到腳,熱水香皂搓洗兩遍,玉龍膏面脂抹上,再塗上茉莉香膏,換上之前沒穿過的褙子襦裙,免得搬運河蚌沾染上的腥味,被鼻子靈驗的燕馳嗅到。
秋日午後,坐在府中院子裡,贊寶一筐鮮筍、水蜜桃、胡蘿蔔、甘蔗,雲初一根甘蔗,一人一熊各啃各的。
相公不在家,自由自在。新鋪子開業了,棉織品大賣特賣,嘩啦啦的銀子進賬,女使伺候着,躺在院子中,這日子過的很是舒心,雲初滿意地微笑。
奇怪的是,在這樣慵懶閑散的時光,她想起燕馳眉目如畫的臉,想起燕馳寬闊擁抱她的胸膛,想起燕馳總是禁锢她的臂膀。
她掰着指頭一數,好像超過半個月了。
燕馳怎麼還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