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百花齊放,蜜蜂采蜜忙。
雲初卻有些發愁,她空間内五十箱蜜蜂已經繁殖到了一百箱,原先三天割一次蜂蜜,現在變成了每天割三十箱。
空間内沒有冬季,一直繁花似錦,大半年,雲初攢下了上萬斤蜂蜜,直接用酒壇子裝。
蜂蜜的産量遠遠大于銷量,滞銷就産生了。好在蜂蜜存放得當,不會變質。
隔三差五,雲初吃過朝食,就看汴京邸報,上面有各種物價。蜜酒一鬥一百文,奇釀一鬥一貫,酒曲三百文一斤。
文人士大夫推崇養生酒,為養生酒寫詩的人不少。
汴京七十二家正店,各有各的主打名酒,比如遇仙樓的玉液,豐樂樓的眉壽、和旨,王樓玉醞,高陽店的流霞,清風樓的玉髓。
每次去這些正店用飯,雲初都要點一升酒嘗嘗,但是這些正店的名酒酒精含量都不高,基本上都不會二十度,對她來說,就是在喝飲料。
改進發酵技術之後,無論清酒還是濁酒,酒味都向勁辣邁進。以勁、辣、辛、烈等詞彙,表示酒度的提高和酒質的升華。
兩口子晚上在家玩骰子,輸的人喝酒,兩人對對方都有了全新的認識,燕馳骰子玩的六六六,雲初就是個小趴菜,可是雲初這個酒蒙子,千杯不醉。
“三郎,這酒不夠烈,我要自己釀,清風樓借我玩玩。”雲初绯紅的小臉貼着燕馳的胸膛,半眯着眼睛道。
燕馳蹭了蹭雲初的臉頰,低聲道:“都是你的,想怎麼玩都可以,我也是你的。”
雲初戰術性咳嗽,“·······那怎麼好意思。”說完便扒燕馳外衫······
有情人恨不得把對方揉進自己骨血裡,融為一體。
·······
雲初整理了一本酒方冊子,分為四大類,蜜酒、藥酒、果酒、白酒。
她上輩子醫藥世家,熟讀《本草綱目》這本食物養生和藥物大百科,糧食藥材水果釀造出來的酒,是酒也是藥,不分家。
先從最釀造方法最簡單的蜜酒開始,用糯米飯一升,面曲五兩,熟水五升,加入蜂蜜,一起裝入瓶内,密封七天後便成酒。
開封酒每鬥五百文,每升約五十文,羊羔酒每角八十一文,每升合二十文,銀瓶酒每角七十二文,每升合十八文。
雲初的蜜酒每角賣八十文,一款好的酒,可以帶動整個酒樓餐食的銷售,酒上薄利多銷,從下酒菜賺回來。而且蜜酒有限,并不賣給腳店。
七日後,清風樓推出了五款蜜酒,柑橘蜜酒、荔枝蜜酒、枇杷蜜酒、橙柚蜜酒、原味蜜酒。最受歡迎的是荔枝蜜酒,因此價格比其他的蜜酒貴二十文一角,依然賣的最好。
每年各大正店都會在寒食節前幾天推出新酒,因為寒食節官府放假七天,用公使錢放假吃喝,已經成了官員們的常态。
清風樓趕在寒食節前幾天,推出人參酒,用人參末同曲、米釀成酒,銀制酒杯盛裝浸酒飲用。三十年的人參用來釀酒,驚呆了其他正店,簡直太離譜。
随後推出重磅殺手锏靈芝酒,用一點空間泉水、赤靈芝、米,采用冷浸法配制而成的藥酒。
前陣子雲初兩口子到各家正店的吃喝,全變成了市場調研,方便雲初進行菜品調整和補充。
經過一個秋冬的休養,雲初空間的魚蝦蟹甲魚,大量出貨。洗手蟹、蟹釀橙、白蟹辣羹、枨釀蟹,紫蘇蝦、酒法青蝦······
茄子和瓠瓜,各種時令蔬菜鮮果,開始出現在清風樓餐桌上。連黃瓜都起個鮮嫩的名,叫雪淬黃瓜,因為清風樓的黃瓜極其鮮嫩爽口。
黃酒和甲魚的組合,大補。還有一道酒糟烏雞一直讓清風樓的老客戶念念。榛雞頓蘑菇,湯靓味鮮。
清風樓殺瘋了!
雲初三月份大多數時間,都在玩清風樓,釀酒,不斷試錯調整,掌握每一個關鍵步驟,寫酒方。
整理出一系列藥酒和果酒的秘方冊子交給青木,茯苓酒、菊花酒、黃精酒、桑葚酒、當歸酒、黃柑酒、古法荔枝燒、青梅酒、金杏酒、桃子酒、楊梅酒。
難度最高的是白酒蒸餾,拉着青木一起,在周宅北院中用古法蒸餾白酒,十二道工序,從精選原料開始,蒸煮、攤涼、拌曲、糖化、發酵、蒸餾、陳釀、罐裝。
用濃酒和糟一起放入甑中蒸,待蒸汽上升時,用器皿承取滴露。隻用糯米,或粳米,或黍米,或秫,或大麥蒸熟,加曲在甕中釀七天,再用甑蒸取。
幾次嘗試之後,才燒出正宗白酒,酒清如水,味道十分濃烈,醇厚辛辣。
酒的包裝也很重要,雲初在各大正店看過各種酒壇子以後,決定自己設計包裝,各種罐形不一的陶土壇子,麻繩編織成紅黃的麥穗。
至于獨家白酒,每角五百文,定窯白瓷罐、油紙紅布紅麥穗包裝。
七十二家正店,每年為了新酒上市,遊街、請瓦子說書,什麼營銷手段廣告都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