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棉花也是按需分配的,這兩年棉花歉收,做布的棉花都不夠了,更别說發給大家做棉被的散棉了。
顧家的棉被都是顧骁的父親在世時花錢找人置換的。
棉被蓋了十來年,顔色已經變黃了不說,棉絮還闆結成了一團一團的,一點都不暖和了。
每年的夏天周順弟都會把家裡的三床棉被拿去曬,但是效果一般的。
今年夏天周順弟花了幾天時間把棉被全部拆開了。
那些老棉花被周順弟一點點扯蓬松後重新絮了一點新棉花,如此一來雖然不如新棉被暖和,但也能松軟一些。
村裡家家戶戶都這樣,新棉被難得,很多人家裡就算娶新媳婦,也是新老棉花各摻一半給新人做棉被。
在現代,女孩子結婚要是娘家隻陪嫁幾床棉被,那肯定是要被群嘲的。
但是在七十年代,誰家要是能給女兒陪嫁兩床新棉被,那簡直是再疼女兒不過的了。
葉衛明就不喜歡市面上的羽絨被和蠶絲被,他嫌這種被子輕飄飄的蓋着不舒服,所以葉家用的就是純棉被。
這段時間葉甯回老家收拾,就在鎮裡訂了兩床新棉被。
當然從出租屋裡搬回來的舊棉被也不會扔掉,用來做褥子最合适不過。
顧骁幫了自己這麼多忙,不過是要些棉花罷了,葉甯自然不會吝啬:“我有認識的彈匠,我多花點錢,直接幫你買做好的棉被吧。”
顧骁聽了,心裡盤算了一下,覺得做棉被确實費眼睛,便點頭道:“行,就按你說的辦,不過該多少錢是多少錢,我可不能白要。”
葉甯笑了笑,語氣輕松:“棉被又不值幾個錢,隻要你幫我把這些手表賣出去,我掙得錢可不止買一床被子。”
顧骁點了點頭,一臉鄭重地點頭道:“我會好好幹的,要是鎮上的黑市不要,我就去市裡。”
顧骁想得明白,手表這樣金貴的東西,整個樂陽鎮舍得買的人都不多。
隻能靠尤利民,不過對方上次才買了那麼多的布料,也不知道賣出去沒有,要是沒有,這次恐怕拿不出這麼多現錢出來買手表。
顧骁全程考慮的都是尤利民手裡有沒有錢買,根本就沒想過對方會不想買。
這可是手表,尤利民就是做黑市生意的,想來也最了解這些手表的價值,顧骁實在想不出對方能有什麼理由拒絕。
聽顧骁這麼說,葉甯也打從心裡松了口氣。
她笑着拍了拍顧骁的肩膀:“拜托你了,等事情辦成了,我請你吃好吃的。”
葉甯這次回去就要搬家了,馬玉書的廚藝很好,到時候自家開火了,除了現在這些點心和水果外,她還可以給顧骁和顧靈兩人帶一些自家做好的飯菜。
顧骁有些不好意思地指了指地上的幾個袋子道:“不用了,你已經給了我很多東西。”
葉甯并沒有把顧骁的話放在心裡,對方替他賺了這麼多錢,給點吃的本來就不算什麼。
顧骁是個老實人,葉甯對他很滿意,以後她還想長久地和對方合作下去,這會兒可不得先給足了甜頭。
不知道葉甯心裡是這麼盤算的,聊完正事後,顧骁和顧靈兩兄妹背着滿背簍的食物,懷着滿心的感激下了山。
手表如此金貴,放在上山顧骁可不放心,索性也放在背簍裡帶回了家。
第二天還沒亮,顧骁把手表小心翼翼地用布皮裝好,趕在周順弟起床之前背着包袱蹑手蹑腳地出門了。
出門後顧骁一路避着人上了山。
走山路去縣城比走大路要多繞一段路,但是為了安全,顧骁還是選擇走山路。
短時内這已經是顧骁來縣城的第二次了,到了縣城後顧骁沒有直接去找尤利民,而是先繞路去了供銷社,買了兩盒家裡缺的火柴和一塊肥皂。
肥皂可是個好東西,洗頭、洗澡、洗衣服都能用,顧骁在縣裡晃了一圈,小心翼翼地确認沒人注意他後,才調轉腳步朝黑市走去。
這段時間尤利民靠着從顧骁那裡買來的那些布料,可是結結實實地賺了不少錢,他是個大方的,自己賺了錢,也沒虧待手下的。
谷三這種跟着尤利民去市裡賣衣裳的心腹自然不用說,不但每一趟都有錢拿,家裡人還靠着做衣服得了一筆工錢。
嘗到了一次甜頭後,尤利民平常可沒少和底下的人說,平常在外面放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一旦見到顧骁,立刻帶人去見他。
是以這次顧骁剛走到城隍廟外面,還沒進去,就看到一個面熟的人站在城隍廟外的斷牆旁向他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