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南葉受了劉張氏影響,盯着竹籃裡的黃豆芽,心思不知飛到何處,也就沒注意阿景眼裡的震驚。
陸柘景也就詫異了下,很快收斂情緒,他沒有問餘南葉怎麼知道黃豆泡發,能長出嫩芽,而是道:“明早我陪你去,這叫什麼?”
餘南葉愣了下,才後知後覺反應過來,自己做這些的時候并沒有避開阿景。
但想到阿景與自己同住同吃,又失去些許記憶,而且阿景人真的很好,他可以不告訴其他人,卻獨獨不能隐瞞阿景。
“這叫黃豆芽,我在爹爹的手劄裡看到的。”
餘南葉沒有騙阿景,他爹爹的确有一本手劄,裡面記錄了種植心得,和一些“大膽”想法。
例如:想要莊稼長得好,除了靠老天爺,還需講究土地,一些土地适合種什麼,一些不适合種什麼,土壤不同,适合的作物也不同。
如林家村溫度适宜,雨水充足,土壤濕潤,可以種稻和玉米。
林家村确實家家戶戶種玉米,不過林家村很少有人種稻,大家按照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方法種麥子。
長勢卻不喜人。
而他爹爹屏棄陳舊不可取的種田法,爹爹說那叫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家中稻麥長勢極好,村裡人羨慕不已。
他家還是村裡唯一種了稻的人家。
爹爹更是将半畝田地,開墾、灌溉,将濕田變為水田,打田埂,插秧。
爹爹在手劄裡記下,若水田附近有井,或水渠,稻子會長得更好。
除此外像種玉米一類的農作物,可以施肥。
諸如雞糞、牛糞皆可促進作物生長。
一些種子經過泡曬,也能發育地更好。
手劄上記錄了很多,餘南葉以前經常看,家裡就他看得懂字,爹爹留下的手劄,陳氏讓他看之後再去地裡侍弄
地裡莊稼一直比其他人家好,餘父每次出門臉上神情得意。
正是翻看了無數遍手劄,餘南葉才知道黃豆還能長出黃豆芽,黃豆芽這個名字,是爹爹在手劄裡記下的,他便沿用了這個名字。
爹爹還寫到不同種類樹木,或農作物可進行一種名為嫁接的方式,培育出新的品種。
至于什麼樣的作物可以這麼做,爹爹的手劄上沒寫,應該是爹爹那時候病了,沒辦法再記錄。
他不覺得爹爹的想法荒誕離奇,他堅信爹爹一定能行。
爹爹沒離開前,他們家很富裕,家裡有很多紙,他也能跟着爹爹認字,隻是他隻學了幾年,還有很多字不認識。
後來爹爹離開,他不被允許讀書識字,曾經認識的字遺忘了大半,隻有爹爹的手劄還記得清楚。
爹爹的手劄上畫了圖,以前爹爹教過他怎麼認圖。
他看着那些圖,幼小的他記下一頁頁圖,後來爹爹擔心父親發現,怕自己離開後,餘父再娶,後娘苛刻年幼的餘南葉,将那些圖都燒了。
好在餘南葉牢牢記着。
如今來到南禹國,這裡的文字和大陳朝的文字有些不同,這裡的文字更為複雜,但仔細看,還是能認出幾個。
此時聽阿景提起,餘南葉再度想起爹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