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黃豆都制出黃豆芽?”陸柘景抓住了關鍵字,南禹的黃豆不算少,一般人家一年到頭吃不到什麼黃豆。
黃豆大部分用來榨油和做豆腐。
因此這些年種黃豆的農戶越來越多,越國那邊的商人也大肆收黃豆,運來南禹國售賣。
因此南禹百姓不缺黃豆吃,黃豆價格便宜,在一位南禹商人琢磨下,竟琢磨出了黃豆油。
後來那位商人與江州的油商地位相當,江州油商是個大家族,從南禹開國他們家就掌握了榨油技術,又因為家裡出過一甲狀元,家裡的菜油生意也不怕被誰搶了去。
以前他們家的菜油銷往全國,越國商人也高價從他們家進菜油,再轉手賣去越國。
不過吃得起菜油的百姓隻占少數,大部分會用豬肉煉油。
但自從黃豆油出來後,菜油價格相對降低,平頭百姓一年到頭也買得起菜油了。
越國商人又把黃豆油帶去越國,這兩家賺得盆滿缽滿,他們繳納的戶稅逐年遞增。
近幾年,南禹國國庫充盈,也有這些商人的一臂之力,因此新帝廢除先帝在位時禁止商人子弟科考的律令。
允許商賈弟子也能科考。
剛登基那年的狀元就是商賈出身,陸柘景到現在都還有印象,那人姓江,他想到讀書人廢紙,但紙不便宜,于是他做出來了相對粗糙,卻也能用的黃麻紙。
有了更便宜的紙,農家子弟也能讀書習字。
陸柘景從不掩飾自己對這些有想法的大臣褒獎,獎賞豐厚。
隻是在農事和花草樹木上,耗費幾年也沒有半點突破。
直到遇見餘南葉,讓他再次看到希望。
“黃豆芽除了炒來吃,還能如何吃?”陸柘景問。
餘南葉想也不想的說:“煮來吃,煮肉丸時放,可以炒,煮面時也能用作配菜,我那裡還留了些,晚上我用來煮面。”
陸柘景點了點頭,“好,都聽南南的,這些都是從爹爹手劄上看到的麼?”
餘南葉從海碗裡抓了一大把黃豆芽,聽見阿景的問話,也沒留意哪兒不對。
“都是從我爹爹手劄上看到的。”
他還以為阿景會詢問手劄的事,心慌慌的,好在阿景什麼都沒有問。
餘南葉松了口氣,又聽阿景說:“南南想去鎮上賣黃豆芽,若是其他人問起,南南會如實告知麼?”
餘南葉撚着豆芽的手緊了下,一顆心漸漸加快,好一會兒才不敢看着阿景開口,“我能先不說麼?”
“可以,明天若是有人問起,我來答。”說着,陸柘景輕拿過少年手中豆芽,放入木盆清洗。
餘南葉聞言徹底松了口氣。
當晚,餘南葉煎了兩個雞蛋,用豆芽煮了一碗面條。
面條用白面粉擀的,勁道彈牙,阿景一口氣吃了兩大海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