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餘南葉跟阿景交代了豆芽怎麼發。
又現場演示。
餘南葉将泡漲的黃豆放入鋪了層紙簸箕裡。
前幾次餘南葉用的舊布,雖然也能長出豆芽,但根莖偏細偏短,後來家裡買了宣紙,想到爹爹手劄裡記錄的,向阿景要了張紙。
這張還能用,餘南葉往裡噴了些水,拿兩大塊黑布罩蓋,之後每天噴點水,等上幾天就能長出豆芽。
上次發出來的豆芽,比第一次發出來的根莖更長。
陸柘景看着另一個簸箕裡發出來的嫩芽,曾經面對千軍萬馬也沒有心跳驟快,如今對着小小的嫩芽,心髒竟不自覺加快。
連餘南葉說話都沒聽清。
看阿景難得露出茫然,餘南葉莫名覺得可愛。
他重複了遍,“阿景會編簸箕麼?”
陸柘景從未編過這些,一個小小簸箕難得到自己?!
“我沒做過,應該不難,你想要幾個?”想他能輕松以一敵百,文韬武略,編簸箕而已。
“我想要背簍那種四四方方樣式的,不用太高,這樣發出來的豆芽能長得更好。”說到感興趣的,餘南葉雙眼亮晶。
如果可以他想多做幾個,這樣一次性可以發更多黃豆芽。
對了,下次去鎮上還可以買點黃豆回來。
還要找個時候上山,不能讓那些野菜和藥材糟蹋在山裡了。
從他在山裡發現荠菜,就知道山裡依舊存活着不少野菜和藥草,若放任它們繼續生長,恐怕不是越長越旺盛,而是走向毀滅。
餘南葉不願看到這個結果,雖然野菜會進肚子,但如果能種出更多野菜,自己和阿景就不會餓肚子,吳嬸他們也能想吃菜就吃菜。
樹木花草能蓬勃生長,他們也不用買越國的樹木。
餘南葉沒有太高遠志向,一是喜歡,二是想吃到更多野菜,三是不想阿景跟自己一樣餓肚子。
賺錢是首要任務,隻是他的手工活馬馬虎虎,女紅也是半點不通,聽說自己和爹爹一樣,怎麼都學不會女紅。
在爹爹從小教導下,哪怕爹爹隻教了他幾年,他也深受爹爹的影響喜歡種田,喜歡身處樹林的安甯平和。
聽着聽着耳邊的風聲,聞着百花淡雅的花香,鳥鳴嘤嘤,是那樣恬靜美好。
此處後山安靜地聽不見鳥鳴,不見一棵茁壯成長的大樹。
但他覺得後山這麼大,連綿好幾個村,翻越一座山還有座山。
這座山上沒有野菜和藥草,說不定另一座山上就有。
深山中可能有野豬、大蟲等兇獸出現,光他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哥兒摸進深山,遇上一頭野豬,也不是野豬的對手。
更不要說阿景也要跟着進山,他不能置阿景的安慰于不顧,貿貿然領阿景進深山。
隔天還要去鎮上,兩人吃了晚飯早早躺上床,木匠鋪裡的夥計送來木床。
新做的木床不大,放卧房還有很大的空位。
阿景和夥計合力将木床放舊木床旁,舊木床也不大,兩張并排放,看着才寬些。
餘南葉給夥計端來一碗水,夥計道了謝,走了一路,他也累了,喝了水便趕着驢車回去。
村裡突然來了輛驢車,車闆放着蒙了紅布的家什,村裡人看着那夥計把驢車趕去餘家,議論紛紛。
趙氏先前在餘南葉那頭落了面子,這會兒數落道:“昨兒個蓋房,今兒個買家什,有銅闆也不能這麼使,這還是家裡沒個長輩。”
說着,還怪模怪樣歎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