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價雖然比大陳朝便宜,但也要十文一斤,一些村裡人一年到頭也舍不得吃幾頓肉。
但比大陳二三十文一斤的肉便宜太多。
餘南葉有過疑惑。
吳嬸告訴他,山上草木很難存活,這些年更是禁止進山伐木。
為免冬日百姓們不會凍傷凍死,朝廷每年都會補給黑炭。
百姓燒炭供暖,平日裡煮飯也是燒地黑炭。
可山裡草木停止生長,黑炭又是從哪來的?
家裡飼養的雞鴨鵝等家禽,又該吃什麼?
按理來說吃的糧食少了,肉價會更貴才是。
他問過吳嬸,嬸子告訴他是新帝仁/政愛民,統一圈養了豬等家畜家禽。
聽說還想出劁豬法子,隻要割了那處,三四個月就有兩百斤。
吳嬸說:“除了養豬,朝廷還有成立了什麼畜什麼司的,聽說那裡面就是專門養雞鴨鵝的,不過雞鴨鵝都不能整隻購買,隻能稱斤賣。”
“依舊照以前的肉價,二十文一斤,咱們這些村裡人一年到頭能吃點肉。”
“如今也不知是福還是禍,菜價比以前貴了不少,也就蕨菜便宜,以前滿山都是蕨菜,想吃了進摘便是,現在從越國帶回了一些新種子,像番薯就是從那邊帶回的。”
餘南葉聽懂了,目前能維持家家有糧吃得益于朝廷出了不少力,否則糧少菜少的境況下,肉價隻會更高,餓死凍死的百姓會更多。
餘南葉在心裡歎了口氣,想到院裡的萱草和玉米,希望能種出來。
餘南葉吃了幾個角子就不吃了,陸柘景也不嫌棄,将剩下的一并解決。
時候不早了,兩人吃飽喝足趕回村。
趙大叔的牛車等在城門口,瞧見兩人打了聲招呼,“這就回去了?”
餘南葉點頭,此時日頭西斜,趙大叔的牛車上坐了不少人,餘南葉跟他們不熟,淺笑着算是打過招呼。
有幾個嘴閑的村婦在,趙大叔沒有多言,看着他們的身影走遠。
身後的牛車上傳來啧啧聲,“這南小子和他撿回的小子,這幾日天天來鎮上,也不知道他們過來做什麼。”
“我看那籃子挺大的,還拿布蓋着,也不知道裡面裝了什麼?”
趙大叔聽她們你一言我一語,心裡歎了口氣,等了會兒沒村裡人出來,拉着十來人回村。
路上見到了南小子和景小子,沒想到兩人腳程這麼快,這都快到村口。
餘南葉雖是哥兒但自爹爹離開後,就擔負起幹農活,身子雖瘦弱,腳程卻比成年漢子還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