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不是鎮上人吧,鎮上來了位餘小老闆,年紀輕輕便種得了一手好菜,聽說這次不僅帶來了黃豆芽、綠豆芽,還有以前從未聽過的番薯藤,哎呀不跟你們說了,再晚些可就沒有了。”
幾人聽得恍恍惚惚,其中一位大叔問:“他口中的餘小老闆,是不是咱們村的南小子?”
“我記得南小子就姓餘。”另一位嬸子激動拍手,“哎呀!我就說張家的怎麼這麼積極發豆芽,多半早就知道了。”
這些人中有不相信餘南葉的,此時聽到這些話,看着被裡三層外三層圍起來的少年人,後悔不已。
早知道當時就該跟他們一起發豆芽了,說不定以後除了豆芽,餘南葉還會教别的給他們。
忙前忙後的餘南葉對此毫不知情,賣完最後一把番薯藤,便跟其他人說了過幾日有不少豆芽菜,同時提前表明那些豆芽,雖不是他親手拿來賣的,但也是參與了發豆芽。
“到時望大夥多多支持。”餘南葉朝衆人拱手。
“小老闆放心,咱們就是好這一口吃的,其他人賣的菜沒你家新鮮脆嫩,價格昂貴,像蕨菜這些都吃膩了。”
“對啊,小老闆。”
“小老闆,那些是你的同村人?”
他們都知道餘南葉是村裡人,餘南葉也從來沒有否認過。
“對,價格照舊,希望大家多多捧場,今天的豆芽和番薯藤賣完了,感謝大家。”
“小老闆,我們還要感謝你,如果不是你,我們哪兒能隔幾日就吃上菜。”
五年多前能吃到新鮮菜,可這幾年想吃新鮮菜很難,且價格不便宜,家裡囤了些菜,都省着吃,擔心壞了做成泡菜。
可總吃泡菜也不是個頭,不少吃多了泡菜的人,常去醫館說自己頭痛腦熱。
吃了藥也不見好,後來去了縣裡醫館,才治好。
因着不少人出現這一現象,起初以為是感染風寒,幾付藥下去依舊不見好轉,聽說好幾個縣都出現這一症狀,朝廷以為是時疫,派來太醫。
太醫院院首表示這是肝陽上亢,氣滞血瘀,可用天麻、鈎藤、石決明、栀子,輔以其他行氣清熱的草藥。
湯藥發放一月,各縣頭暈腦熱的才有所好轉。
後來朝廷分發糧種,村裡人種莊稼,偶爾也能賣些新鮮菜,價格卻貴得離譜。
如今有這麼便宜的時蔬,他們怎麼會不買?!
過幾天小老闆會來鎮上賣大量豆芽菜的消息在鎮上傳開,甚至連隔壁幾個鎮都知道了。
隔壁幾個鎮陸陸續續有人跑來南水鎮。
這幾天南水鎮客棧酒樓的掌櫃,笑得見牙不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