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伍嬸,遊家雖然分了我口糧,但卻沒有肉蔬,隻能去鎮上或者誰家買些,伍嬸偶爾會送我一些,說是我娘當初也幫過她。”
遊滿對親娘于氏沒什麼記憶,隻是聽旁人說懷着他的時候于氏身體就不好,但是為了給遊老頭多生個孩子,給遊豐添個伴,痛了一天一夜才生下他,那之後就一直纏綿病榻,在他兩歲時撒手人寰。
遊老頭剛開始應該是傷心過的,但遊滿也不清楚是真是假,隻知道沒多久楊氏就進門了,那時他應該還沒到三歲,初時也過了一段不錯的日子,直到楊氏有孕,一切就變樣了。
遊滿略去了這段過往,他并不想在這個時候和饒絮提起過往的糟心事來,哪怕饒絮她也知道這些。
饒絮也沒深究,點了點頭,“那過幾天咱們做些年貨吃食,也送去給村長伍嬸他們。”
話落,她就将穿好紅繩的荷包遞了過去,示意遊滿換上。
遊滿喜滋滋的将荷包翻來覆去看了個遍,心裡仍舊有些舍不得,照他的想法,這麼好的東西就應該藏在家裡免得弄髒弄壞了,左右那個舊的還能再用一段時間。
但饒絮看着他的眼神明顯是不贊同的,他也不想惹得饒絮不開心,因此聽話的将荷包系在腰間。
饒絮頗為滿意,笑看向遊滿,“這樣才好,東西做來就是用的,你要是舍不得用,豈不是白做了?”
說罷,她又道:“廚房還剩下什麼東西嗎?”
遊滿想了想,“雞鴨魚都做了,我留了兩三碗,其餘的昨晚都送給了田嬸和陶嬸,倒在木桶裡的殘渣方才也送去給李發叔家喂豬了;豬肉還剩了五六斤沒做,雞蛋也還有十五個,青菜蘿蔔還有十來斤,新買的七十斤粗糧也都沒了。”
雖說隻請了十家客人,但每家都有幾個兒子兒媳或是孫子孫女,算上人頭也至少有六七十人了,因此準備的那些東西堪堪足夠。
“你明兒去鎮上再買些糯米和麥面,過兩日村長該叫春山哥他們去打糯米了,到時候好做浮元子,麥面用來揉包子饅頭。”
她邊說邊在心裡算賬,他們這邊多種稻米,麥子卻少,磨成麥面後價也高上稻米些許,再加上她還要遊滿扯一丈布回來,棉花倒是能省些,她和遊滿以前的棉衣不是小了就是太舊,定然是不能再穿,裡面的棉絮就能扯出來塞進新衣來,再塞些新棉混雜,也十分暖和。
想着饒絮就起了身往屋内走去,将昨晚他們數好的銅子取出來,遊滿亦步亦趨跟在後面。
“也不知道要多少錢,這些你都先拿着。”她推了兩吊錢過去,“要是不夠,我這裡還有七貫。”
“哪裡用得着這麼多?”遊滿将一吊錢推回去,眉眼裡浸着笑,“我明日先去集市瞧瞧,要是銀錢不夠使咱們過兩天再去一趟就是了。至于那七貫錢,那是聘銀和嶽父給你的嫁妝,你好好收着就是,不必動用那些。”
他還沒無恥落魄到這個地步,新婚第一天就花用妻子的私房錢,即便是剩下的這點銀子不夠,他也還能去賣力氣做工。
饒絮頓了頓,仰頭看着他眼裡的堅決神色,心裡笑笑,也不在這上面糾纏。
“好,那你在集市上看着再買些東西,要是看見豆腐了也買些回來,但不許再買什麼點心了。”饒絮掰着手指數了下,“至于做泡菜的白菜蘿蔔,到時候可以去村裡找相熟的人家買些,還有菜種,嬸子們應該都留有明年春天的種子,明兒我去問問有沒有多的。”
遊滿喜極她為了這個小家念叨盤算的模樣,因此也不出言打斷,凡是她的話也都記在了心裡。
“要不要再買些雞雛?養大了還能撿雞蛋,我看村裡他們都有養,之前我一個人過活,所以沒考慮過這些。”
饒絮失笑,“你也不瞧瞧現下是什麼時候,咱們都得穿棉衣烤火取暖,你買了雞雛回來打算養在哪裡?要是院子裡,隻怕過不得一夜就全沒了;要是屋子裡,你是想和一地的雞屎作伴嗎?”
遊滿見她笑也忍不住笑了。
“那等開春了再買,我到時候再和李三叔學着用竹子編兩個雞籠,也免得它們到處亂跑。”
饒絮順着他的話想了想,一時也恨不得冬日趕緊過去,好買上十來隻雞雛養在後院,養上幾個月的工夫,就有許多的雞蛋可以撿了。
說完了話,饒絮看了眼天色,她今早醒的晚,吃完早飯就到了午時,這會兒大約在未時正(下午兩點)左右。
他們昨日成婚,今兒也沒人會來打擾,她索性拉着遊滿在屋内躺了半晌,又絮叨了幾句就迷迷糊糊睡了過去,遊滿抱着人笑了笑,下巴在她頭頂輕輕磨蹭了兩下也跟着打盹。
等到了酉時起身,二人又去廚房将昨日剩下的幾碗肉菜熱了熱,用糙米悶了一鍋飯,一日也就慢慢消磨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