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商榷之後便搬入山中生活。嬷嬷知曉京城之中有人要迫害小公子。臨行之前,相爺更是有所暗示。嬷嬷心領神會便留在雲霧山。
兩人取樹枝枯葉茅草搭成兩間房子。老當益壯張老頭開墾荒地,出外打獵。而嬷嬷隔三差五下山采買一些布匹家用。兩人便裡裡外外相互配合,養育小公子長大。山中野獸居多,老管家更是略懂一些武功。便暫能守護家人。但還是屢屢擔憂。嬷嬷年歲枯去,已不是當年。故而小公子所養之精便是靠兩隻羊而生。而山中風高艱難。小公子便身子孱弱,常年病纏不休。
時隔八年,嬷嬷已經是白發雙鬓。張老頭雖說是老骥伏枥。但已經是垂暮之年,不比當年。
張老頭看着籬笆院子之中小公子深深歎息說道:“已然有八年,那道人雲遊未歸。這如何是好。”
話音剛落,籬笆院子外面有一位邋遢老頭朝着院子裡面小公子和煦一笑。鶴發童顔,朝着小公子伸手。
此時,張老頭愁緒滿滿,轉身歎息。
小公子邁開步子向外走去。
邋遢道人向前走着。
兩人一前一後到了雲霧缭繞深谷之中。有山頂之水潺潺流水而下。山中是鳥聲不落。霧氣滿布。邋遢道人坐在溪邊石頭上輕輕問道:“你可願意拜我為師。”
小公子憨憨問道:“為何要拜你為師?”
“唉!你這憨童,若你拜我為師。貧道我教你兵法布陣 ,詩書六藝經傳,傳授你武功絕技,那你便能下山救苦救難。擁護天下安定。”
小公子雲天程搖頭說道:“那是什麼?”
邋遢道人樂笑一聲說道:“哈哈!你這小兒見老前輩不跪地叩頭可是違背天意,如此便會禍及你雙親。”
小公子一聽跪地說道:“吾跪,莫要禍于雙親了。”
小公子雲天程跪地叩首。
邋遢道人“哈哈”一笑說道:“今日起,你便是貧道弟子。但你莫要跟他人說此事。即便是雙親亦然不可。否則你那雙親便會死去。”
小公子雲天程立即再次磕頭說道:“求你莫要讓雙親出事。”
雲霧騰來,張老頭向外一瞧,籬笆院子之中不見小公子雲天程,便焦急起來。立即向正在縫補衣裳嬷嬷說道:“天程出去了,這山中廣闊,若霧不散,那便會出事。”
嬷嬷起身說道:“快去尋。若是不能回來,便在山中走,會走入密林,碰到野獸便糟了。”
兩人急忙向外趕去。
剛出門,見憨憨的雲天程從雲霧之中走來。而神态低沉,病怏怏的樣子令人揪心。
嬷嬷立即上前攬入懷中說道:“兒啊!你這是去了何處?”
小公子雲天程說道:“方才在門口玩了片刻便回來了。”
張老頭看着日漸消瘦,病入膏肓小公子思量:“唉!公子本來是富貴之人,為何會如此體弱多病。若是再不見那道人歸來。那公子豈不是活不過今年。吾多次前往九澗洞中尋唐道人。為何至今未歸。”
嬷嬷将小公子雲天程帶到屋子之中炕上,思量:“公子之疾,已然是藥石無效,此時該讓京城相爺知曉。若真命喪于此,如何向丞相大人交代。”
小公子雲天程拿着地上枯枝在地上寫寫畫畫。張老頭一看,欣慰一笑。拉着嬷嬷走出門。
嬷嬷驚奇問道:“為何要拉我出來。”
張老頭朝着屋子裡面一看說道:“看來小公子是天生才華。方才在地上所畫乃是排兵布陣之法。雖說吾懂皮毛,但看公子定然是天賦異禀。”
嬷嬷一聽說道:“如此甚好,那明日起,汝要抽空多教教小公子。再教小公子一些強身健體之術。如此小公子能練一些武功。興許身子骨也強一些。”
張老頭微微點頭說道:“如此甚好。”
就此之後,明裡暗裡對小公子雲天程教養正式開始。
時光荏苒,歲月流逝。一晃好幾年過去。張老頭在狩獵時候跌入懸崖負傷再無行動之力。癱瘓在家中不能出外。嬷嬷也垂垂老矣,每日坐在院子之中長籲短歎。
小公子雲天程也長成翩翩少年。整日出外在耕耘之外便是去溪流處學藝。而人生流轉,在一日回家時,見雙親不見其身影。留有書信放在炕上。
雲天程不止一次聽雙親說過,當自己長大之後,雙親便會離開此地 。有一個秘密也會随之揭開。
雲天程打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