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宮鬥文裡太醫心聲洩漏了! > 第3章 加如班

第3章 加如班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慕太醫,他屠龍?

雖然這個詞并不算直白,但淑貴妃還是領略到了背後的意思。

驟然發白的臉色引得皇帝注意,他殷切地摸上貴妃另外一隻手,問道:“愛妃臉色怎麼愈發難看?”

這一聲也引得慕太醫的注意,對方關懷地神态不期然落入淑貴妃的眼角餘光。

她反手安撫着皇帝,腦海裡不自覺地回憶起慕太醫這個人。

老相識裡也有很多關系,但像他們這般高不成低不就,硬要說的話,隻是同鄉的關系吧。

現在陡然聽到說她的同鄉要“屠龍”,淑貴妃簡直難以置信。

她立刻推翻了先前對溫太醫心聲可信度的信任,他所謂的“劇本”“判定”都是騙人的罷了。

想到這個可能性淑貴妃大大寬心。

這樣什麼她女兒要去和親也是假的了,陛下果然不會如此狠心。

至于慕太醫,他隻是一個小小太醫,都混不到皇帝跟前,根本沒有條件做出這種事情。

然而溫太醫心聲繼續響起:【為了接近皇帝,慕兄努力刷實績,接二連三地在時疫、圍獵等重大項目擔任核心成員,做出好幾項建設性貢獻。】

【不僅如此,慕兄還瘋狂嘗百草翻古方寫醫書,共計發表了《卧床甲乙經》《藥本經》《黃術論》《地靈綱目》《四明要方》等五部著作。】

【天啊,慕兄竟然還用鈔能力給自己買水軍營銷好評,宮内宮外交口稱贊,真這樣pk掉了幾位老資曆的人物,卷成了太醫院最年輕的院判。】

這一部分,淑貴妃完全相信自己同鄉是有能力做到這些的。

但還是保持質疑,陛下雖然不算天妒英才但不傻到家,就算是身邊太醫也不會盡信,怎麼會輕易被謀害呢?

【成為首席太醫之後,慕兄也沒有冒然動手,而是默默培植自己的勢力。上至後妃天師,下至宮女太監,皇帝身邊的人被他一一或滲透或籠絡或安插。】

【甚至在皇帝意外遇刺時及時挺身而出擋箭,在皇帝身中奇毒時甘作藥引試藥試錯,就為了皇帝能夠死在他自己的手上前還活着。】

【豁,才發現前面慕兄出的五本書,藏頭連起來竟然是,我要皇帝死……】

【不是哥們,你比奪嫡還奪嫡啊,比純恨還純恨啊。】

淑貴妃忽然感覺很陌生,明明是一同長大的人。

幼時和他一起爬樹捉魚偷菜,每次淑貴妃不是把他當墊背就是把他推出去頂罪,慕太醫隻會哭哭啼啼不知所謂。

所以後來她感覺對方似乎喜歡她的時候,第一反應覺得他是不是太喜歡被欺負了。

而現在,告訴她這麼一個軟弱愛哭的人日後會屠龍,雖然說得合情合理,但他又有什麼理由去做呢?難道他真要謀權篡位不是?

【經年累月之下,慕兄最後讓皇帝死于最不堪的馬上風,在史書上留下一個不可回避的污點。】

【成功屠龍後的第二天,慕兄就去到城郊他為淑貴妃立的衣冠冢處,說自己給你報仇了,然後——不是哥們,然後就自盡在墓前?!】

【果然人永遠不要得罪一個戀愛腦。】

淑貴妃:?

究竟發生了什麼?怎麼原來她早死了嗎?慕太醫是為了給她報仇才弑君?

陛下難道害死了她嗎?

也是因為她的死亡,她的女兒也得到厭棄,才會被送去和親嗎?

慕太醫撫着皇帝的手下意識松開,一雙美目深深凝視皇帝,似要從中看出些什麼。

%

溫曉鏡也有點好奇,淑貴妃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怎麼讓慕兄這樣一通操作複仇。

可惜還沒打開這相關的劇情,把脈時間就到了。

不得已溫曉鏡隻能起身向兩位反饋,彙報的都是系統判定的結果。

聽到淑貴妃并無大礙,隻是産後體虛多加休息即可,皇帝立刻把他們太醫趕了出去。

對溫曉鏡來說是好事,算是皇帝金口玉言地讓他提前下班了。

但慕太醫仍記挂着淑貴妃,決心多待一會兒。

想到這位可是能為着淑貴妃内卷屠龍的主,隻是自願加班對他來說就是灑灑水,溫曉鏡不跟他客氣地告辭離去。

天光熹微,走在長長的宮道上,呼吸着值完夜班後的空氣,溫曉鏡覺得神清氣爽。

如果沒有撞見慌慌張張的小太監就好了。

小太監慌慌忙忙地跑過,瞅見溫曉鏡一身的打扮立刻定住,“大人可是宮中太醫,太好了快随奴才去吧!”

溫曉鏡:?媽媽說不要跟陌生人回家。

可沒等溫曉鏡做出反應,已經被急哄哄的太監拉着走了,一路給他拉到了南三所,皇子的住所。

當今皇帝宮裡女人雖多,孩子卻不多,兒子就更少了,皇後所生的大皇子、三皇子先後夭折,現在隻有兩個健全的皇子存活。

是以這南三所空得很,就被兩位皇子瓜分着,進門左轉肯定是去二皇子住處,進門右轉肯定是四皇子住處。

溫曉鏡被拉着左轉,他就知道是二皇子出了什麼事。

可是皇子出事、尤其是皇子這麼稀少的情況下,怎麼會在路上随便拉一個太醫過來問診的?

等到了門口,溫曉鏡才被告知了理由:“你等會兒進去給二皇子殿下把脈,就說二皇子感染了風寒今天需要休息,不能去讀書了,記住了嗎?”

小太監從袖裡掏出了一個銀錠子塞到溫曉鏡手上,“成事之後還有一個銀錠子,望大人您不要不知好歹。”

懂的!不就是小孩裝病不想去上學找醫生開假醫囑嗎。

過來人的溫曉鏡很識相,“風寒可輕可重,有三天的風寒,也有七天的風寒。”

“殿下,病得很重。”太監狀似思考道。

懂了,要七天假。

“微臣定當盡力醫治!”反正也不是正經太醫,醫德神馬并不存在,溫曉鏡理直氣也壯。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