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還想繼續聽皇弟講故事,此處不是長留之地,正想擺駕回宮。
一旁的太監默默上來提醒:“陛下,您原本是來看完公主的。”
哦哦哦對,皇帝差點忘了這事,看向甯妃問:“公主情況如何啊?”
又轉頭呵斥溫曉鏡一句:“你們太醫是怎麼當差的!真不知你們太醫院有什麼用。”
每日一罵(1/1)。
“……回陛下,裘太醫正在給公主用藥,情況算是穩定住了。”
“那就好,等公主痊愈後朕再來看她。”轉身皇帝走回轎辇,“皇弟很久沒有和朕秉燭夜談了,一起叙個舊吧。”
皇帝轟轟烈烈地來,轟轟烈烈地走,還帶走一個景王。
延福宮外終于重歸甯靜。
延福宮内,甯妃回來看向端坐的梅嫔。
她清楚剛剛景王在門口胡謅的那些話,梅嫔應該聽得一清二楚。
不知她會不會心軟,然後和景王重歸于好。
接收到甯妃猶疑的眼神,梅嫔反而釋然的一笑:“姐姐真是小看我了。”
傾國之姿,垂眸一笑也是百媚生。
梅嫔繼續說:“我說過的過去的就是過去了,他沒過去是他的事。”
甯妃松一口氣:“你想開就好。”
“倒是姐姐,”梅嫔話鋒一轉,“怎麼能瞞着我肚子裡孩子的事情呢。”
聽了溫曉鏡的心聲,梅嫔最驚訝的是這件事情。
“我這不是怕你放不下他嗎。”
“與他何幹,孩子是我的孩子,我卻都不知道孩子多大了。”
随即梅嫔開始焦慮:“先前還沒做的小衣服得抓緊了,姐姐可得幫我。”
甯妃應是。
%
貢獻出自己不存在的雙胞胎哥哥的清白後,溫曉鏡終于脫身下班。
隔日,溫曉鏡來到冷宮做義工。
引路的宮女和溫曉鏡也算相熟,之前去皇後宮裡她就負責引路。
但見到他今天這副打扮,屬實是沒有認出來——
眼見此人身上罩着一層蓑衣(?),太醫的官帽也被蓋在裡面,外衣仔細看内裡似乎還墊了一層革皮,手上應該也是同材質的革料做的手套。
整張臉下半部分被紗布裹着,隻露出一雙眼睛,若不是溫曉鏡笑眯眯跟她打招呼,她是怎麼也不敢跟這人應的。
“溫大人,您這是?”
溫曉鏡義正嚴辭:“做好自我防護,保障公共安全!”
昨天沒讓敢為人先的慕兄一起來做義工,除了因為慕兄沒被邀請之外,還因為這套“古代防護服”他隻做了一件。
先前跟皇後娘娘把脈的時候察覺了宮裡很多的隐患,這“冷宮時疫”就是蟄伏期最長爆發期最迅猛的一件。
在原作中女主正是靠在時疫危機中為皇帝侍疾,最後打動了皇帝不值錢的真心,又憑借展現出的出色危機管理能力。一舉赢得封後的聲望。
而那場時疫的源頭正是冷宮。
按照原文的說法,這場時疫之所以來勢洶洶,是因為疫病的病毒早就在冷宮橫行,是經過一代一代養蠱式變異所進化的究極形态。
也就是說,雖然現在離最後的爆發還有很久,但可能禍根現在已經在悄悄發芽。
這種實在沒有實際證據的問題,溫曉鏡沒法給皇後提醒,以旁敲側擊地解決,隻暗自準備尋個由頭來冷宮一趟先。
沒想到太醫院就讓他來了。
“哦對了,你等會兒送我到冷宮門口就好,千萬千萬不要靠近。”溫曉鏡的聲音隔着層層布料透出。
“……好的溫大人。”
溫大人這形态,簡直比冷宮那些廢妃都吓人。
一時間,小宮女似乎明白了溫曉鏡的意圖,可能溫大人是想用奇裝異服震懾住喜歡裝神弄鬼的冷宮妃子吧。
是了,往常太醫來冷宮,少有不被吓得胡子眉毛掉一大把的,溫大人這是以吓攻吓,站在了尋常太醫更高的高度。
難怪隻會菠蘿菠蘿蜜的溫太醫能被皇後器重,原來是深藏不露!
心裡為溫曉鏡戴好高帽後,小宮女如言送溫曉鏡到門口就離去。
溫曉鏡再一次檢查自己的防護服确認無誤後,一腳踏進冷宮的大門。
冷宮雖名叫冷宮,裡面卻熱鬧得很。
上至當今皇帝奶奶輩的太太妃,下至本朝有錯被罰進來的妃子,林林總總有幾十号人。
衆人都聽說今天有個新太醫來,特意出來看熱鬧,卻隻見到一個“蓑笠翁”。
說好的是小白臉帥哥,怎麼變成蓑笠翁怪人!
但不管是誰,初來冷宮總要給人以下馬威,這是宮鬥劇的優良傳統。
一個妃子強硬上前,面色不善,正要開口說些什麼。
溫曉鏡見來人搶先說:“既然大家都出來,那就排隊候診,注意人和人之間間距三尺。嗳,就排在這位娘娘後面吧。”
溫曉鏡指着準備找茬的妃子說。
找茬妃子:?
其他妃子:??
溫曉鏡:“時間緊,任務重,快點排好!”
“今天我要把你們全部核酸檢測,啊不,把脈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