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要是在宮裡,就給康熙單獨點一份了,畢竟皇上如何能吃剩菜,但在宮外就不用講究這麼多了,吃不完也很浪費啊。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雅爾檀見康熙沒動筷子,她笑道:“這個時候正是用午餐的時候,店裡忙,上菜慢,皇上不如先嘗嘗,要是覺得還可以,就再另外上一份。”
康熙這才動了筷子,夾了一筷子魚肉,卻在沾哪個調料上犯了難。
雅爾檀這次沒有坑他,十分貼心地介紹道:“辣椒粉裡面加了花椒粉、花生碎調味,紅油是用油炸的粗辣椒粉,很香,醋比較爽口,皇上可以少沾一點。”
康熙輕輕沾了點,送入口中,麻辣口感裹挾着鮮香的魚肉沖擊了他的味蕾,帶來了與往常不一樣的刺激,這比早上那筷子辣椒好接受了很多。
雅爾檀見他吃得開心,将蘸料移到他手邊,自己也默默吃起了飯。
她喜歡在外面吃飯的原因不是這菜有多好吃,有多精緻,而是一種自由,一種可以選擇的自由,想吃的,不想吃的,全由自己做主。
如今,也就剩了這點了。
雅爾檀捧着茶杯,目光柔和望着窗外,人來人往的煙火氣既讓人産生旁觀的遊離,又讓人有種腳踏實地的舒适感。
鬓邊細細的青玉流蘇随風微微搖曳晃動,在陽光下流轉着迷人的光暈,膚白瑩潤,顧盼生輝,落在康熙眼中,心裡泛起一種長久的悸動,平和又歡喜。
春日晴好懶妝扮,偷得浮生半日閑。
“這就是我的生辰禮嗎?”康熙手肘靠着椅子扶手,撐着下巴,側過頭。
雅爾檀笑着道:“要是皇上這麼以為,那就到此為止了。”
“否則呢?”
“否則,我就帶着皇上去買禮物了。”雅爾檀道,她也就遲疑了那一下,還是決定按照原來的計劃給康熙過生辰。
她要去的地方叫做善寶閣,屬于高端珠寶交易場所,專門針對達官貴人的店鋪,一般來說,會讓人送上門,但他們今天既然出來了,去逛逛也是好的。
善寶閣在大耳胡同那邊,從這兒走過去得要上一會兒,他們的馬車停在另一邊,要過來的話,得要繞上一段路。
“要走過去嗎?權當消食?”
康熙點頭,算是同意了。
雅爾檀帶着康熙抄了近路,她道:“這兒還有些賣小玩意兒的,可以給保成帶點玩具回去,以前我父親出門的時候,每次都會給我帶點小禮物,會讓我很開心。”
她嘴裡的父親并不是遏必隆,而是穿越之前的父親,他是一個文化研究學者,會去别的地方參加會議,每到一處地方會買當地的特産帶回來給她。
兩邊的小攤販感覺到了商機,立馬熱情洋溢地招呼着,竹編、草編、木雕……應有盡有,有的精巧,有的粗糙。
康熙接過一人手裡的竹編小蹴鞠,比拳頭略大,細節處理幹淨,他抛了抛,遞給了梁九功,“收下吧。”
一看這樣有出路,呼啦啦地來了好幾個人,舉着手裡的東西,“看看這個吧,挺有趣的……”
康熙又挑了個草編的籠子,裡面放着三隻螞蚱,螞蚱紮得結實,紋理栩栩如生。
眼瞅着康熙還要再買,雅爾檀攔住了他,笑着道:“可不能再買了。”
“為何?”康熙掃了一眼小攤上的東西,這些都不歸,莫說多一個,就算全部買下來,都不成問題。
“你要是再買,保成怕是希望你天天都出宮了。”雅爾檀道,小孩如何懂得節制,隻懂得歡喜。
康熙想了想那樣的場景,笑着收手,對着衆人道:“就聽夫人的。”
小販們失望,坐回了原來的位置,等待下一個主顧。
雅爾檀哼哼兩聲,非得皮這麼一下嗎?
穿過這條街道,他們就到了大耳胡同,這裡的道路十分寬敞,地面鋪着大塊的青磚,可供兩輛馬車通過。
兩側的店鋪不多,但基本上都是傳承幾代的老店,别看往來的客人沒幾個,專做達官貴人的生意,一月不開張,開張吃半年。
雅爾檀帶着康熙進了善寶閣的門,店裡負責接待的人是個美麗的婦人,她上前招呼着,“兩位貴客請跟奴家去二樓的雅間。”
二樓的雅間是按照最普通的梅蘭竹菊排列,屋子裡的擺設也貼近主題。
就好比他們進來的這間名為“幽篁裡”的雅間,裡面的陳設多為竹編,牆上還挂着一副臨江山竹回春圖,處處充滿了竹子的元素。
婦人請兩人坐下來,又招呼人送了茶水,笑着道:“奴才名為李珍,請問二位是想要尋找什麼樣的寶物?”
“你把圖冊給我看看。”雅爾檀吩咐道,“玉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