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消息就傳出來了,說是康熙腸胃不适。
與此同時,雅而檀打聽到一個傳菜的小太監沒了,聽說是在屋子裡自缢而亡,加上太皇太後的出現,她敏銳察覺出事情的真相并非如此。
但她隻能打聽到這些外圍的消息,更進一步的東西封閉在乾清宮之中。
“主子,要不要動用我們的人手?”彤雲低聲問道。
在入關後,鈕钴祿氏就開始在宮中安插眼線,就是為了能提前一步知道些消息。
當然,若是有天,鈕钴祿氏有女兒在後宮,又或者有鈕钴祿氏血緣的皇子誕生,這些棋子就有了其他的用處。
這樣做的并非他們鈕钴祿氏一族,赫舍裡氏、佟佳氏、董鄂氏都有自己的人手。
在雅爾檀進宮前,她拿到了幾個人的名單,都是些低等職位上的人,打探個消息還是可以用的。
雅而檀猜測家族手上還有另一份名單,那才是核心機密。
“不了,這事兒不急,等兩天自然出結果。”雅而檀道,說不定康熙就會告訴她。
“這麼好的機會,為何不用?”彤雲嘟囔道,這幾個人在宮中多年,有些人脈,打探消息可比她們這些明面上的人要好使得多。
她覺得自家主子心裡壓根沒有宮鬥,随心随意,宛如參佛。
雅爾檀解釋道:“這些人在宮中多年,是否為我們所用尚不可知,萬一早已有了異心,此時我們找他們打探消息,無異于羊入虎口。”
乾清宮裡,太皇太後坐在椅子上,問道:“人都拘住了,你打算如何處置?”
康熙靠坐在床上,比起昨日,他身體好受了些,心裡卻是更難受了,他皺着眉,“确定是她嗎?”
“你若是心裡存疑,可以自己親自去問,她原本是想對昭妃動手,陰差陽錯之下那碗粥送到了你的手上。”太皇太後道。
她仔細詢問過保成,連他身邊人都詢問過一遍,确定這事兒跟雅而檀無關。
如今,她都不知道是不是該慶幸,慶幸這個意外,若是這碗粟米粥被雅而檀食用,出了事,她的家族定然不會善罷甘休。
兩族相争,定然有一傷。
“她是伺候額娘的人,為何會如此行事?于她有何好處?”康熙始終不願意相信這件事與榮嬷嬷有關。
榮嬷嬷是伺候孝康章皇後的老人,皇後去世後,她無處可去,留在宮中榮養。
出事前,她與給納蘭珠送餐的小太監孔齊相識。
是的,是給納蘭珠送餐的太監,不是給雅爾檀送餐的太監。
梁九功先調查給雅爾檀送餐的太監。
那個小太監清清白白,他戰戰兢兢回憶起自己送餐的時候,另一個太監從後面沖撞過來,兩人都摔了一跤,也隻有那個時候食盒離過手。
那個太監就是孔齊。
孔齊被送到了慎刑司,嚴刑之下,他咬緊牙關不認,趁着歇息的片刻,缢死在牢房。
梁九功隻能從孔齊日常的人際關系入手,查到他與孝康章皇後身邊的榮嬷嬷相識,他被宮中太妃折磨,寒冬臘月跪在雪地裡,是榮嬷嬷求了人,才免了罪罰。
宮裡欺壓之事屢禁不止,順手拉一把都是攢下來的人情債。
有人也看到在出事前,榮嬷嬷曾與孔齊見過面。
順着這條線,梁九功調查了榮嬷嬷,查到了對方最近活動頻繁,極為不尋常。
他派人私下打探榮嬷嬷,從她的住處找到了被埋在屋外土裡的雀林草,太醫确認與粟米粥裡是同一種東西。
關鍵是,榮嬷嬷自己也沒有否認。
康熙反問道:“為了什麼?”、
他自認對榮嬷嬷不錯,沒讓她殉葬,也沒讓她去守皇陵,甚至給了一份不錯的養老待遇,她還有什麼不滿的?竟然在後宮裡興風作浪?
“不如你自己去詢問吧。”太皇太後道,孩子大了,她不好處處插手,她本身就不喜如意的行事風格,為此先前還鬧了不愉快,現在更不願意摻和進來了。
康熙自然不會親自去問,他讓梁九功跑了一趟。
“你是宮中老人,皇上又顧念恩情,若無意外,以後隻會是享福的日子,為何行此昏招?”梁九功問道。
這位貼身伺候過孝康章皇後,他給了幾分薄面,不然送到慎刑司,一頓刑罰下來,也能一清二楚。
“享福?”榮嬷嬷嗤笑一聲,“這宮裡人走茶涼的事情還少嗎?”
且不看旁人,這兩年她也是一日不如一日,用不了多久,怕是她這個人爛了,也沒有人記起她。
沒有主子的奴才在這宮裡猶如無根的浮萍,随波逐流,倘若能出宮,憑着手裡點錢,還能過個幾天普通人的安生日子。
梁九功換了個問題,“那你可知自己是受何人指使?”
榮嬷嬷擡起頭,神色平靜,毫無心虛或者羞愧之色,“來的人沒有明說,但是我猜是佟佳小姐。”
“你可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