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便成了基特的誇誇時間,實際她隻誇了大哥喬,喬是個極為負責任的大哥,父母不在家的時候,他就是家長。
“喬比傑克大兩歲,比我大五歲。爸爸媽媽出門應酬的時候,總是讓喬照顧我們。當然,還有保姆。他帶我們玩遊戲,不許我們太晚睡覺,誰要不聽話,他就會揍誰的屁股!”
凱瑟琳負責點頭,“嗯嗯嗯”,“然後呢”,充分調動基特的傾訴欲,是個好聽衆,迅速拉近了兩個人之間的友誼。
對于天真善良、教養很好的女孩來說,不費什麼手段便能妥妥拿捏。
到她告别的時候,她已經跟基特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啦!
*
周日上午。
早上7點起床,洗漱過後,便跟女孩們一起前往教堂。
天主教不允許修女成為神父,因此教堂有一位男性神父,周日上午做布道,還有女生唱詩班吟唱經文歌。
凱瑟琳對布道不是很感冒,倒是對經文歌很感興趣。今天唱的是《聖母頌Ave Maria》,用的拉丁語,她聽不懂,但大為震撼,不明覺厲。
禮拜結束後,女孩們安靜順序走出教堂,不過出了教堂便開始撒歡,有些女孩往宿舍走,有些女孩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去小鎮。
“快點,”基特催促。她拉着凱瑟琳跑得飛快,“我忘了問你有沒有自行車,不過沒關系,我可以幫你借一輛自行車。你會騎自行車吧?”
“會的。”凱瑟琳緊跟她,同樣跑得飛快。
“太好了!”
兩個人一陣風似的跑回宿舍樓下,道邊樹下停着幾輛自行車,都沒有上鎖。
“這是我的自行車。你可以騎這輛。”基特指着一輛拴着粉紅色緞帶的自行車。
“誰的自行車?”
“不記得了,這不重要。”基特揮揮手。
“沒有車鎖嗎?”這個時代自行車還算是比較值錢的物件,最低也要30美元一輛。
“我想還是需要的。”基特在幾輛自行車上找了找,沒找到。“算了,到鎮上再買一把好了。”
瞧,這就是不差錢的大小姐的思路。
其他女孩也陸續跑回來。
“基特……你跑的太快了!”瑪姬氣喘籲籲的說。
*
女孩們穿着顔色、款式各異的漂亮衣服,騎在自行車上,一路向着松林鎮前進,是一道靓麗的風景。
聖心修道院在松林鎮近郊,騎自行車過去大概十幾分鐘。
叽叽喳喳的女孩們将自行車停在一家咖啡店門口,她們倒是沒忘帶車鎖,将自行車兩兩鎖好。
“要喝咖啡嗎?”基特拿了一隻精緻的手包,“我有零錢,我請你喝咖啡。你喜歡什麼口味?”
“拿鐵,謝謝。”
“瑪姬,你呢?”
“我也要一杯拿鐵。”
“海倫娜?”
“卡布奇諾。謝謝。你餓了嗎?我餓了,我早上隻吃了一隻可頌,我現在餓壞了!”
瑪姬興沖沖的說:“走吧,我們去那邊的面包店看看有什麼吃的。凱特,一起吧。”
基特忙說:“我要一盒馬卡龍,你知道的,就是我上次買過的那種盒裝的。”
“好的好的,知道啦!”
空氣中飄散着咖啡豆的香氣,以至于蓋過了烘烤面包的香氣。伴随着3月清澈的上午陽光,營造出舒緩、甜美的氣氛。
這可真是一個美好的上午。
*
面包店裡品種豐富,有裝在精緻紙盒裡的馬卡龍,也就是杏仁蛋白餅幹;有黃油可頌、水果撻、蛋撻、黑森林蛋糕等等,可見現在美國普通群衆的生活水平比3年前高了不少。話又說回來,想來就算再經濟大蕭條最艱難的時期,也依然有人消費得起這些甜品。
瑪姬拿出錢包,買了兩盒馬卡龍,一隻黑森林蛋糕。海倫娜買了6個水果撻。
凱瑟琳看着櫥櫃裡的面包甜點,拿不定主意要買什麼。
瑪姬拿出一隻馬卡龍塞進她口中,“嘗嘗,味道還不錯。這家的面點師說是在巴黎學藝回來的。”
嗯?倒也是……不太意外。
馬卡龍外層是酥脆的糖殼,輕輕一咬,糖殼崩裂,随即,卷入舌尖,體會糖殼在口中融化的甜蜜。
接着是松軟的餅身,香甜,帶着杏仁粉的香氣。
之後是兩層餅身之間夾着的奶油,綿軟,同樣香甜。
好吃極了!
除了稍甜之外,幾乎沒有缺點。
而稍甜的馬卡龍配上微苦的咖啡,那就是絕配啦!
女孩們非常享受這樣的閑暇時光,喝着咖啡、吃着馬卡龍或蛋糕,作為早餐的補充真是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