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冰蟾化作的白兔剛想卷起舌頭舔舐宣虞手指,就被宣虞一下用力收緊了的手勒得化回了原型,而宣虞還在面無表情地使力,直将它的妖丹都掐得漸漸鼓出了眉心。
眼見這隻冰蟾就要暴斃,施鈎玄終于回神,出聲阻止:“哎!”
宣虞擡眼看他,接着一把把那隻隻剩了一口氣的冰蟾抛了過來,施鈎玄連忙接住,然而對上宣虞眸中那毫不掩飾的嫌棄神色,施鈎玄又不覺有些恍惚:“無虞,你現在這是什麼情況?”
“嗯?”宣虞收回看向那冰蟾的嫌惡眼神,又皺着眉打量向自己那隻掐過它的手——這手較從前明顯要纖細了一整圈,也變得溫軟了許多,玉一樣質地的冷白間重新煥發上了血色,而比之更加明顯的,則是宣虞的容貌——他全身的骨骼都較先時小了一圈,一向毫無血色的臉頰、嘴唇也豐盈紅潤了起來,使眉目一改先時那奪人的淩厲,愈發顯得秀緻,這樣的容貌……連同此時更生動的神态,分明都重現了他十六七歲時的樣子!
面對施鈎玄的震驚,宣虞放下手,吐出口氣:“這就是使用一次‘蟬蛻’的代價——我的功法境界,連同身體,在醒來後,都一下退回到了當初修煉‘冰心’第三層,‘不語冰’時的狀态。”
***
在蘭因踏進溶洞口的那一刻,他腳下便亮起了一個法陣,随即,身後所有的光亮便都消失了,四周變得黑暗而幽寂。
蘭因趕忙摸索着打開背囊,這裡面都是早裝備好的所需——花鏡,辟谷丹,還有丹哥給的危機時刻用來發訊号求救的聯絡法器……找到了!蘭因摸出塊燧石,向其中注入靈力,石塊随即便仿佛燃燒似的亮起了團青綠色的光暈。
蘭因借着光看向手中的龜甲,發現果然如聞人語所說,原本空無一物的甲面上此時已出現了幾行古體字:
《易》雲:艮為山,坎為水,又稱:天以一生水,故氣微于北方而為物之先也。《玄中記》則曰:天下之多者水也,浮天載地,高下無所不至,萬物無所不潤。及其氣流屆石,精薄膚寸,不崇朝而澤合靈宇者,神莫與并矣。是以達者不能測其淵沖而盡其鴻深也……
蘭因默讀了一遍……又一遍,忍不住費解地蹙起眉:“什麼意思?怎麼…讀不懂呀?”
但鐘纨和宋文期比蘭因先進入秘境一個時辰有餘,現在早不知道走到哪去了,想像平常一樣請教他們顯然不再可能,蘭因隻好又硬着頭皮往下看,所幸後面的題目蘭因終于能讀懂了大概:
一)請考生脈枝流之吐納,診沿路之所踵,找到通往“碧落浮黎”的正确道路
“通往‘碧落浮黎’的正确道路……”蘭因若有所思地喃喃重複了遍,舉起燧石,向四周打量,發覺這裡與寒冰洞天的構造有微妙地相似,隧道幽深開闊,到處林立、垂落着形狀各異的鐘乳石,蘭因仔細地探查着周遭,甚至艱難地爬上了一株快舉到洞頂的石柱,而在将燧石舉過頭頂時,竟發現在石洞的頂壁上,正有泠泠的水的倒影似的淡淡靈性光暈在流爍變幻!
蘭因一怔,将燧石左右移動,發現這靈性光暈竟也像潺潺的流水一樣,在壁頂沿着隧洞流淌,但因為太微弱了,以至于他站在洞底時根本難以用肉眼覺察。
蘭因心念一轉,便爬下了石鐘乳,甚至收起了燧石,他閉目凝神,随着吐納,心神漸漸入定平靜,靈視漸漸又由混沌變得清晰,他再一次“看”見了周遭,頭頂的水靈性在他的感知中變得鮮明,蘭因能感受到它細細流漾的脈絡,他操縱着神識循那種流漾而走,在蜿蜒的隧洞裡穿行,他的靈感也随之往更遠更深處延伸,蘭因能感到水靈性在變得越來越充沛,甚至漸漸濃郁得讓他感覺已宛如真地浸入到了深水中,而他正在裡面浮遊……然後……
他便看見了一泓平靜的湖面。
湖面上倒映着一輪極亮的滿月,湖水平靜無波,像一面真正的明鏡,但那輪圓月卻在顫顫地翕動着,甚至從中間斷開似的打開——
——“啊!”蘭因忍不住痛呼出聲,靈視被那自斷開水月的中間,乍然亮起的無比刺眼的白光照徹,眼睛無比地酸疼,像被紮過,一下湧出了淚來。
蘭因揉了揉朦胧的淚眼,所有靈感也早在方才一瞬重新湧回了他的身體,緩了一會兒神,等眼睛的不适漸漸消失,再對照一遍龜甲上的題目:“題目幾乎都是在講水,而且這句‘脈枝流之吐納,診沿路之所踵’……應該就是在暗示要沿着這水靈性的流向前進吧?”
雖則不能太确定,但也想不出别的思路,隻能先這樣試試了——于是蘭因借舉燧石照明,回憶着靈視裡所見到的路徑,在水溶洞間穿行起來。
他對黑暗雖有天然的抵觸,但卻仿佛對在黑暗裡行走有無師自通的天賦,隻是看過一遍,便對路途有了清晰的記憶和近乎奇異的直覺。
這裡應該比寒冰洞天更大,洞腔也繁複如蟻穴,層層疊疊,而岔路尤多,以至于蘭因足足走了一個時辰,都沒在其中再碰見任何一名考生。
但頭頂那倒影似的水靈性光暈卻越來越盛了,蘭因明顯感覺到周遭變得濕潤起來,沿途也越來越多見種透明的蘑菰,蘭因不認識,遠遠觀察——這種靈植沒有顯著的氣味,而植株表面亦散發着淡淡的水靈性光暈,還總是無風而輕輕曳漾着,他不敢随意觸碰,便每每繞着它們行走。
而在這些蘑菰和頭頂光暈的照耀下,溶洞内越來越明亮了,蘭因幾乎都無需再使用隧石照明,而雖一直沒有見到任何流水,一種水流聲卻越來越清晰了——并非滴答的水滴聲,亦非是潺湲的溪水聲,而是“嘩啦啦,嘩啦啦”……反複,平靜,舒緩,而富有韻律,像是……海岸邊的潮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