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天同慶的元宵節,成了陳國之君的祭日。
陳侯去世的消息很快在都城宛丘傳開,而這一天又是元宵節,大家忍不住地又去想厲公,十幾年前,厲公是在新年前去世的,如今莊公是在新年後的元宵節去世的。想着兩位君王離奇的去世,衆人又開始想蔔測師的話,二公主的“桃花劫”,難道真的會禍國殃民嗎?
當陳王去世的消息在宮中傳開後,緊跟着的是太醫院首席張太醫在自家書房裡上吊自殺。
宛丘城内一片嘩然,所有人都在猜測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而衆人皆知的是大王對眉夫人的寵愛,大王的離世一定是思念眉夫人成疾而亡,可張太醫突然自尋短見,這又是何故呢?
所有人還在猜測的時候,王後宮裡又傳來噩耗,王後飲鸩而亡,她居然留下兩個未成年的女兒,而且是一直捧在手心裡的兩個女兒,就這樣随大王而去了。
王後宮裡哭聲一片,大公主妫婉卻沒哭,隻有十二歲的她,靜靜地站着,三公主妫随一邊哭一邊問:“大姐,你為什麼不哭?母後竟然不要我們了,她随父王去了。”
妫婉面無表情,聲音冰冷地說:“父王随那個女人走了,那是父王的命;母後又随父王走了,那是母後的命。身為女子,生,就是為了自己心愛的男人。深愛的男人走了,如果因仇而走,那須要為他報仇;如果不是這樣,那就應該随他而去。母後做得很對,沒有什麼好哭的。”
王後宮裡的宮人們聽着大公主的話,個個驚得張大了嘴,然後一個個慢慢停止了哭聲。
四公子妫杵臼忙起來了,他要處理大王的喪事,還要處理王後的喪事。還好,妫杵臼做事向來不拖泥帶水,他不喜感情用事,也不會讓自己過分沉浸在悲痛之中,他有很快把自己從悲傷中解放出來的本事。
所以,當大家還在悲傷之中時,四公子已經帶領文武百官把大王和王後的所有後事全都辦妥。百官們一緻懇請妫杵臼繼位,做陳國的王。
妫杵臼哀歎一聲:“按說是應接周王的旨意啊!可如今,各個諸侯國已沒有這樣的章程,所以,我們陳國也就随着他國吧!我妫杵臼即位,做陳國的王。”
公元前693年,妫杵臼繼任陳國之王,史稱陳宣公。
在繼位大典上,妫杵臼非常明确的交待了一點:“雖然寡人今年繼位,但今年仍是莊公之年,本王之年自明年始。”
衆臣稱“是”。
宣公夫人和幾位侍妾在接受完冊封大禮後,去了先王宮,她們深知,如今的新王也是極愛二公主。
琉璃和妫夢迎接着新王後和諸位妃嫔,妫夢流着淚跪下,給新王後請安:“夢兒見過王後娘娘!”
王後急忙上前把孩子扶起來,眼圈泛紅,聲音裡帶着愛憐:“好孩子,别再跪了,本宮看着心疼。眉夫人走了,先王也走了,從此,本宮就收養着你。夢兒,如何啊?”
琉璃急忙跪下:“多謝王後,奴婢知道大王和王後仁慈,可奴婢想好了,奴婢想帶着二公主和我的侄女小露去桃花庵。”
“什麼?去桃花庵?這怎麼可以?這是萬萬不可的。”王後急呼。
“王後,婉兒覺得這樣很好。”衆人回頭一看,竟然是大公主帶着幾個侍女過來了。
妫婉走到王後跟前施禮:“婉兒見過王後娘娘,見過諸位娘娘。”
王後笑着說:“婉公主不必多禮。本宮不明,為什麼你會覺得那樣好?”
妫婉聲音平淡:“王後,如果您想讓大王長久的做陳國的王,那就讓妫夢離開。您忘了蔔測師當年的預言嗎?她出生後,我二伯接着就走了,不到七年,她的母親走了,如今,我的父王也走了。難道這還不夠嗎?我可不想讓四叔再出狀況,我隻想讓他長久地做陳國的王,因為我四叔還年輕。”
“這……”王後一時語塞。
旁邊的一位世婦急忙說:“王後,大公主所言極是,可不能再有半點馬虎,否則,真夠可怕的。”
妫夢咬着嘴唇,強忍着眼裡的淚,看着王後,道:“王後娘娘,您放心,夢兒是不會再待在王宮裡的,夢兒現在就跟琉璃姑姑和露兒離開,決不會讓四叔為難,也不會讓嬸娘為難。”
王後走過去輕輕攥住妫夢的手,心疼的說:“夢兒,嬸娘知道,你如你母親般聰慧善良,可是……”
琉璃吸了吸鼻子,忙道:“王後,您真的不必為難,奴婢早就想好了,隻是覺得大王和王後一直在忙,所以沒敢向大王和王後禀告,今日王後娘娘來了,奴婢就向王後說明,今天我們收拾一下,明早就離開。”
王後輕歎一聲,道:“也罷,如此也好,免得讓夢兒總擔負這樣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