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草地挂斷電話,于凡哂笑了下。
燙手山芋啊。
于凡又瞥了眼屏幕上更疊的熱議,清一色的嘲諷以及點蠟,少數人理性地分析此事的可行性。
經過幾天發酵,事件愈演愈烈,網上見于凡以及工作室沒及時出面回應當即就覺得此事八成是真的。
于是,關于此事的熱搜詞條又是熱又是爆的,好不熱鬧。
#于凡作配兒熱
#于凡向資本妥協被迫接手爛攤子爆
#一線天劇組工作人員在線爆料 新
……
東醫研究所,二樓休息室幾人圍坐在一塊,白色工作服半敞着,随意閑聊搭話。
“網上傳的風言風語的,這能是真的嗎?”
“不好說,那個圈子那麼亂,出點啥事都不稀奇,到時候看于凡工作室怎麼說呗。”
伸展着脖頸走進來的張淼傑聽了一嘴,看向他們:“你們還挺八卦,一個個的不都自诩以科研為生命,兩耳不聞窗外事嗎?”
陳皓不以為然,攤手道:“又不是每個人都是江引。”
此話一出,所有人都笑了。
東醫研究所是東揚眼科醫院與醫科研究院為了整合資源而合作設立的,專門針對眼科疾病開展研究,醫院提供豐富的臨床病例資源、臨床樣本和臨床數據,研究院具備先進的科研設備、深厚的理論研究基礎,兩方資源整合共同獲益。
江引正是東揚眼科醫院李宣仁院長的嫡親系學生,在校就讀時被李宣仁看上,之後更是親自向國外高校與科研機構推薦他前往交流,再後來江引畢業李宣仁親手将人從國外接回來,本來想将江引從科研拽回臨床,但不知怎麼回事最後不了了之。
回國後就常駐東醫研究所,不僅快速融入他們正在進行的課題項目,還分出時間精力參與李宣仁的課題項目,這就是江引的能力所在了,一般人很難将其兼顧,但他除了忙點之外顯得還挺得心應手。
研究所上上下下誰不知道這号人,新一代拼命三郎。
張淼傑正拿着瓶裝水喝呢,差點沒嗆死,擰緊瓶蓋将瓶子扔他懷裡:“江引要是聽見肯定得收拾你。”
“晚了,我已經聽見了。”人還沒來,聲音率先擠進休息室,陳皓一聽趕緊站起來:“你忙完啦?”
江引在實驗室泡了兩天,眼裡有些許紅血絲,下巴上也有一些不顯眼的青茬,整個人還算精神,将手裡的報告給他們傳了一份,随口問了句:“在聊什麼?”
姜敏接了話茬,“聊八卦呗,難得休息不聊點輕松的話題這日子可怎麼過啊!”
江引看報告的手一頓,笑着反問:“是實驗不夠多嗎?”
“不不不,夠了,非常夠了,我愛實驗,實驗愛我。”姜敏才求爺爺告奶奶一樣拜了好久實驗器材,結果屁都沒弄出來,現在看見實驗室就覺得打心眼裡犯惡心。
看着她那誠惶誠恐的樣,江引松快地笑了下:“沒有催你的意思。”
江引就是來送個報告,沒打算混入其中和他們一塊聊,轉身扔下句你們聊就打算離開。
沒走兩步就聽見他們口中閑談的對象正是他的新鄰居于凡,腳步就這樣停住了,又朝他們問去:“你們剛才是在說……于凡?”
得到确切肯定的江引沒走,掏出手機登上好久沒留意過的微博,在熱搜榜上滑了一圈,冷靜地看着所有字眼,攥着手機的指腹卻因力道擠壓而泛出青白。
他跳轉到微信,從一十二棟三單元的業主群裡找到1501,指尖在屏幕上滞空兩秒就按了下去。
時間流速以0.5倍速慢放,發出去的申請并未得到回應,但熱搜卻沒停止發酵,江引不再觀望那遙遙無期的回應,将身上的工作服褪下,連帶着報告一起交給張淼傑:“報告放在我工位上,衣服幫我挂好,實驗數據記得盯一下,出來後發我一份。”
張淼傑抱着工作服和報告,看到他匆忙離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這麼着急?
于凡也在持續關注這件事,按理說她作為此事的主人公不應當在家裡安安穩穩地看熱鬧,但奈何她有個十足好的經紀人。
徐楓三令五申不許她去公司,所有的事她會解決,實在解決不了再讓于凡出面交涉。
微博賬号在出事的一瞬間就被公司收回了,于凡看他們那個架勢,覺得此事很難兩全,注定得一方受些委屈。
這樣想着,眸光冷了些,畢竟在圈裡混了這麼多年,她也不是泥塑的。
她躲不掉,也不能讓他們好受到哪裡去。
此事熱度不小,于凡下午收到了好多圈内人的關心問候,甚至她繼母和爸爸也打了電話來,于凡好一通說才讓他們放心。
才斷了電話,房門便被敲響。
好幾天不曾撞見的江引又魔幻般出現,并敲響了她的房門。
“于凡,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