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完操,木斯年已是滿身汗。
喘着粗氣,一口氣爬上五樓。
剛回到座位,上課鈴就敲響了,與此同時,語文老師也從門外走進。
這堂課是寫作課。
語文老師将她設的題在電腦上打開,給了同學們五分鐘互相讨論時間。
木斯年看了眼題,給的是一段材料。
大緻思想的是“人面對不可得之物,該怎麼辦”。
“這很顯然,主題是不懈追求,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張胡宇說道。
“我覺得應該是權衡和适度放棄——材料中,主人公想要的事物對他來說得到就是天方夜譚,人要量力而行,不可盲目追求。”
孫朗提出自己的觀點。
“我覺得可以側重寫他的品格,也可以延伸到自己——他一直在追求,面臨過許多困難,卻從未放棄,就算,他現在産生了迷茫——而且,我認為迷茫是一種好事,說明他也在思考和反省——像他這樣的人格,不是我們新時代青年需要擁有的嗎?不論他最後做出怎樣的選擇,都是經過思考後的決定,這一點值得學習和贊揚。”
陳西西說。
“那你這樣寫還是議論文嗎?”
孫朗不贊同。
“它也沒說限文體啊,怎麼就不能這樣寫了?”
陳西西不服氣地反駁。
語文老師定的鬧鐘響了。
五分鐘到了。
“陳西西,你來講講你的看法。”
陳西西一邊整理衣服,一邊從座位上站起,笑容甜美,大緻将她剛剛說的重複了一遍。
然後,便期待地看着語文老師。
語文老師點點頭。
“角度很特别,以你的文筆,可以寫寫看。”
“那同桌呢?”
“呃?”
木斯年驚了一下。
在陳西西幸災樂禍的目光中,意識到語文老師是在點她名。
木斯年站起身,看着題目。
沉默了一會兒。
開口。
“我們與材料中人有很大的一個區别。”
“我們很清楚地知道,他所追求的是不可能得到的東西——但是,從他的視角來看,他并不知道。”
“他努力地挖掘、追求,是因為他認為他可以得到。”
木斯年說完這些,又開始沉默。
語文老師看了一眼木斯年。
“你的想法很有意思,請繼續說。”
“很抱歉,我……不知道我會怎麼寫這道題。”
木斯年低下頭。
語文老師沒有為難木斯年,讓她坐下了。
下課後,語文老師把木斯年喊到辦公室。
李華也在。
“哎喲,我們班長怎麼了,難得被請到辦公室講學習啊。”
李華調侃。
語文老師笑了笑。
“班長學習好得很,我就是想跟她聊聊。”
然後,對木斯年說。
“孩子,坐這兒——我們聊個五分鐘,有時間嗎?”
木斯年點點頭。
“有時間的,老師。”
語文老師拿了一盒酸奶給木斯年。
到了知天命之年的她笑得溫柔可親。
給人可靠又安心的感覺。
“你說得很好,在生活中,沒有人可以跳出自己的視角,正因如此,君王要廣納谏、開聖聽,也正是這樣,才有那句俗語——‘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人們會交流會溝通,遇到事情,很多時候,為了跳出自己的思維定式,我們也要試着向他人尋求幫助,去嘗試……傾訴。”
木斯年摳着酸奶,沉默着。
“我記得我第一節課的時候,就和你們說過吧。”
“比起作為一位老師,我更願意成為你們的朋友。”
“我與你們的閱曆不同,也許,和我聊聊,你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呢。”
李華簡直是豎起耳朵在聽。
嘿嘿,感覺有什麼大瓜呢。
木斯年瞟了一眼李華。
語文老師笑道。
“今天晚自習的時候,要和我一起逛逛校園嗎?開得早的桂花也要冒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