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陽光灑下,分外溫暖,到了和子搬家到北園管家的日子。一大早,車和子就在攬鏡梳妝。
“姑娘的箱子小心一點擡。”元嬷嬷指揮着粗使婆子把和子的箱子擡到北院。正忙碌時,王押班卷簾進屋,對着車和子囑托道:“車姑娘是從夫人院中出來的人,去北院管家,是代表夫人的面子。”
“我定不負夫人所托。”車和子答的鎮定自若。
王押班道:“夫人知道姑娘管家辛苦,特地贈姑娘的二十兩銀子。”
車和子謝着提前收下了辛苦費。
不多時,王押班陪車和子坐青油布車去往北院,王押班道:“将軍把三個院落打通了,圍了牆,防止外人是輕易進來,當下新宅已修建過半,老宅就不做修整,湊合着再住一年。
沈家正宅六十畝面積的,是中等規模貴族宅邸,但是對于立下大軍功的沈家來說,早就不夠住了。六年前,沈凱之北伐勝利後,皇家賞賜了一間宅邸,就在正院隔壁,沈凱之特地命人裝修了一番,命名為西院,裡面内住着劉夫人、蔡夫人等人。
南征歸來後,沈家人口大增。因此沈家又買下了東北角的院落,改成北院。這院落與沈家正院之間隔着一小片林子。正值秋季,樹枝上挂滿了果子,傳統的大周貴族府邸建築極少,但家中必有林。若是極富貴人家,還會把林子掘池造山,修建亭閣。
剛到北院,早有仆役在門口候着,齊聲道:“車大姑娘安。”
王押班指着剛翻新過的院落道:“整個院落都歸車大姑娘居住。”
“整個院落都我居住。”車和子一面打着嘀咕,一面打量着的院落。它位于北院正中,方便管家,不大不小的規制,一正房兩廂房,典型北方宅院。
王押班道:“這院落還沒有名字,如果是車姑娘居住,姑娘定下一個名字。”
車和子回想一路的景色,笑道:“稻麥舍”
院落得了名字,車和子就進屋。正房有三間屋子,中間是明間,雖見其帷帳換上了蟬翼紗,但是擡頭見其屋頂,用的不過是最普通黑瓦,柱子不過是木柱,加上屋子也是舊屋子,陳設雖好,可是建築非常簡陋。夏姐冷言道:“姑娘你在夫人院中的屋子雖小,但也是精緻風雅,可這在這裡,真是與坐牢差不多。”
車和子玩笑道:“夏姐姐,是否真做過牢。”
正打趣着,蔡夫人派來協助和子管家的黃婆子也到了,她領着和子來到左梢間,即車和子新卧室一看,裡頭已按姑娘家的閨房的樣子陳設好了,和子隻見一張頗大楠木床榻,可比舊屋的床大多了,下首有一個小竹塌是供陪床侍女睡的。黃銅梳妝台上已擺着全套梳妝用具、右側是一組雕花木櫃,和子的箱子也早送到屋内。
黃婆子笑着又領和子到右梢間,裡面設下一個美人塌,是專門讓和子坐着管家用的,黃婆子道:“這廳雖不大,讓車大姑娘每日管家用,足夠了。”
直到此時,北院的三位管事嬷嬷還沒有出現。
王押班問道:“三位管事嬷嬷什麼時候來見車姑娘。”
黃婆子道:“三位嬷嬷,我早已通傳了,可她三都表示早上事情多,繼續做事,忙的不過來,來方可來傳話。”
車和子眼珠子一轉,多用多想,便這三位嬷嬷是要給她下馬威啊。
“什麼啊?”元嬷嬷一愣道:“管家主子叫她們,她們竟然不來。”
“我在沈家十多年,還未見過如此,不懂規矩的奴仆。”夏姐抱怨個不停,王押班和黃婆子隻看着不說話。
車和子當然明白這個管家不好做,要她罪受的。車和子道:“王押班,将軍給我新添的兩人,可否在北院挑選,”
王押班回道:“姑娘挑什麼,自然是由姑娘做主,隻不過怎麼樣的人,最好等姑娘挑選好了,要給老奴把把關了,才行。”
和子笑道:“我有一人選,現就給王押班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