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芷若也不敢說張紅一定能中舉,畢竟誰不知她們這些出身普通的學女根本就沒有入仕的機會。
張文歎了口氣,搖頭道:“文道已死,我隻求她這三日在裡面莫要把身體折騰壞。”
另一邊張紅終于答完了這道策論,握着筆往後一倒,想要大笑卻怕破壞考場秩序隻能死死捂住自己的嘴。
她現在頭發淩亂,臉頰上還沾上了些許墨痕,心中卻是說不出的暢快!
穩了穩心緒,張紅從行囊裡取出檢查時早就被掰得細碎的饅頭,狠狠咬上一口。
*
三日後,考生們陸續從考院中走出,頗為反常的,大部分人雖然看上去有些憔悴淩亂,但眼中卻閃着光,激動地和親友分享着考題。
沈冉在房間裡悠閑飲茶。
她并不知道自己出的考題已經在考院外掀起一陣風波,隻是等着幾位從考官将試卷收上來後統一批閱。
身為主考官,直到有人來喚她,她才前往批閱地看卷。
其他三人早已将前面的常規題批閱完畢,策論的批閱很大程度取決于考官的主觀意願,自然不能單以一個人的喜好來閱卷,所以将四位考官聚到一起方便讨論。
喬怡已經看過了不少考生們寫下的策論,發現大家似乎都對這題目大有話說。
不禁贊歎道:“五殿下出的這題真不錯,看來考生們對這道題都深有感觸。這出題的方式也新奇,兩句話給考生們引出方向,又給出題目讓考生們結合現實思考,頗能起到考察的作用。“
葉聽南也贊同道:“就是啊,這下倒是讓那些提前找了搶手的考生們傻眼了。”
沈冉心想,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她畢竟也是經曆過高考厮殺出來的985高材生,高中的時候可被這種材料作文折磨得不輕,如今讓她也要讓這些找槍手的考生們感受一下被材料作文支配的恐懼。
一直和沈冉不對付的王季清此時卻沒有說話,沈冉看向她:“王侍中沒什麼話說嗎?”
王季清冷哼一聲,态度卻不似原先那般強硬:“題是好題,出題人可未必就是好人了。”
沈冉知道想從王季清口中聽到好話可不是易事,不過能讓她态度軟化幾分也是不錯的進步了。
接下來的幾日就是批閱考卷。
從考官會将覺得不錯能打高分的卷子送到主考官手中批閱,王季清那邊沒什麼動靜,倒是喬怡和葉聽南兩人不斷将卷子送入沈冉手中。
沈冉看過之後不禁皺眉:“就這水平也能打上高分?”
葉聽南有些無奈:“殿下,您看看答卷人呢?”
沈冉看過考生姓名沒發現什麼稀奇:
“答卷人怎麼了?”
葉聽南解釋道:“這些都是出身世家的考生,雖說文才思想一般,但還是得給世家們一個面子上榜幾個,不然怕是麻煩不斷。”
沈冉将手狠狠拍在桌上,帶着怒氣道:“你們以為我出題是為了什麼?不就是為這些出身平凡的學女們謀一個公平!若是連科舉選仕都不公平,天下哪裡還有公平的事!”
“不要再把這種水平的卷子送到我面前來,武試都是各憑本事,文試憑什麼就要向這些世家低頭!”
“你們大膽閱卷就是了,便是一個世家的都沒有也不要緊,出什麼事我沈冉一個人來擔!”
葉聽南和喬怡慌亂地把卷子收走,一直默不作聲的王季清倒是多看了沈冉幾眼。
她原先還覺得陛下讓沈冉來主持文試是不重視文試,如今看來,再沒有比沈冉更合适的人選了。
雖說二殿下常有善用人才不論出身的賢名,可那僅僅是針對武試,面對文試二殿下分明知道世家之流的作風,卻始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不過也是覺得文試取仕不重要,左右文官入朝也得不到重用。
她王季清從不這麼想,文以載道,如何治理天下沒有人會比飽讀聖賢書的文人更清楚。
可邶朝從開國以來就是以武治國,沒有人重視文人群體,更不會有人在意文試是否對出身平凡學女們不公。
沈冉的出現,竟讓她看到了幾分文道複興的希望。
看着手中考生的卷子,王季清忍不住再次擡眼看向沈冉,發現沈冉竟然趴在桌上睡着了。
王季清緩緩呼出一口濁氣,自嘲笑笑,也許是她想多了。
就沈冉這副爛泥扶不上牆的樣子,怎麼可能能擔此大任呢。
王季清改着改着,一份特别的考卷引入眼簾,考生洋洋灑灑寫了大幾千字,卷紙不夠寫還多加了一張,其文章通達,立意高深,提出的平衡文武治國的方法也讓王季清眼前一亮。
王季清摩挲一番卷紙邊緣,最終将這份答卷放到了正在睡覺的沈冉手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