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
這已經是沈冉來到大邶的第四年,三年守孝期過林清帶着學生回到雲樞社,張紅成了邶帝親封的侍筆,陶文君和李芷若二人放棄科舉一心守着雲樞社。
時過境遷,當初說着未立業不成家的幾人也陸續成親。
雲樞社蒸蒸日上,文試改革擴招越來越多寒門學女得以通過文試進入朝堂,雖然如今文官數量還和武官有些差距,但長此以往,走文試進入官場的學女會越來越多。
沈冉閑得沒事,見春光明媚和蕭靈均騎馬踏青郊外,偶遇一片桃花林。
沈冉輕拉缰繩,停了下來。
蕭靈均馭馬停在她身邊,看着眼前桃花盛開,花瓣片片飄落好似一場粉雨,不由道:“這裡真漂亮。”
“确實漂亮。”
沈冉有些眼饞,“這麼多桃樹,等夏天是不是也會結很多桃子。”
蕭靈均聞言輕笑幾聲,身後傳來一陣馬蹄聲,兩人不約而同回首看去,是玄蚼。
幾年下來玄蚼已經成長為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性格越發沉穩寡言。她掃了一眼蕭靈均,看着沈冉欲言又止。
沈冉道:“什麼事?”
玄蚼附耳低語,沈冉臉色一變,低聲道知道了,見消息已傳到,玄蚼微微颔首,揚鞭離去。
沈冉再次看向搖曳的桃花林,感慨道:“多美的桃花,可惜得回去了。”
“下次我們再一起來看吧。”
何思去世的消息快速傳遍各地。
經略使的交接雖然是在母女之間,但也需要朝廷文書才算正式上任,因此一道奏折快馬加鞭從江南東道送到邶帝手中。
邶帝看過後,淡淡看向一旁的張紅。
“何思病逝,愛卿可有什麼看法?”
這一問正中張紅下懷,先前殿下就已經和她們商讨過,何思已上年紀,撒手人寰也不過是這幾年的事情,何氏經略使交接是一個掰倒世家的機會。
張紅一掀衣袍跪下,拱手道:“回陛下,母死女承是綱常禮法,臣沒有什麼看法。”
邶帝幽幽歎息一聲:“朕當然知道這是綱常禮法,隻是經略使……難道就讓她們一直這樣下去嗎?”
“朕心難安啊。”
張紅不卑不亢道:“陛下,破局之法已經在謎面上了。”
張紅這話一出立刻勾起了邶帝的興趣,她盯着張紅的臉追問道:“此話怎講?”
張紅:“人有生死,如今各地經略使最年輕的也早已年過半百,她們死後隻有嫡女有資格繼承經略使一職,對庶女而言是一種不公。”
“以劍西道經略使吳氏一家為例,其唯一的嫡女吳朦荒淫不堪,而庶女吳乾在當年與南明的溢州之戰中率軍誅敵百餘人,勇冠三軍。孰賢孰拙,高下立見。吳乾卻因庶出身份一直為吳氏排擠,最終隻能自請永戍邊疆。”
“嫡長賢,宗法傳承無出其外,朝廷選官科舉向來是能者任之,經略使一職的傳承卻隻論嫡不論賢,已經是本末倒置。”
邶帝沉吟片刻,為什麼立嫡而非賢,無非是賢的定義太泛,嫡卻顯而易見。
邶帝道:“愛卿所言立賢怕是一樁難事,如何看出繼承人是否賢德?如何确保繼承人一直賢德?若是多個女兒都有賢德之名選誰當繼承人?此題又該何解呢?”
張紅微微笑道:“陛下何必擔心,經略使一職并非皇位,難道隻能傳給一個人嗎?賢又如何,不賢又如何,論治理能力難道她們真的能比過真才實學考科舉出來的官員嗎?”
邶帝聞言腦中突然靈光一現,領悟到張紅的意思,拍掌大笑:“好一個破局之法在謎面上啊。”
“來,愛卿替朕研墨。”
任命文書從京城發出,很快就送到江南東道。可文書内容卻讓所有人驚掉下巴,新任江南東道經略使并不是所有人都以為的何紀,而是何思所有的女兒,包括庶女。
軍權平均分到每個何氏女兒手中,整個江南東道也被拆成多地,分歸不同何氏女治理。
邶帝此舉在整個大邶掀起軒然大波。
何紀連上十七道書求邶帝收回成命,與之相反的則是何氏庶女們接連上書,歌頌皇恩浩蕩。
早朝,金銮殿。
何苗帶頭舉起朝闆道:“陛下,經略使的繼承向來是在嫡女之間選擇,而今經略使一職讓庶女分權,有違祖制。”
“臣附議,嫡庶有别,絕不可讓庶女分權!”
“臣附議,庶女生來低賤,實在難以擔此大任。”
“臣等附議!”
群臣浩浩蕩蕩跪了一片,向邶帝施壓,請求收回旨意。
朝臣的反應邶帝早有預料,勾起一抹冷冷的笑,站起身掃視過這些反對她的朝臣的臉,道:“諸位愛卿,都覺得庶女不該繼權?”
“你們怕是忘記了,朕也是庶女。朕的生父甚至隻是先帝後宮中一個低位後侍,但那又如何?”
邶帝扶着龍椅的靠背,輕描淡寫道:
“天命終究落在朕的身上,難道你們也覺得,朕不該當這個皇帝嗎?”
朝臣面面相觑,誰敢評價邶帝這個皇帝當得好不好,怕是不要命了。邶帝連這種話都說出來了,态度堅決不容任何反對,何苗暗暗咬牙隻能咽下這口氣。
見無人再應,邶帝一錘定音:“從今往後,經略使一職不論嫡庶,共同享有繼承權,地方道府分割治理,軍權平分。若有屍位素餐者,革職勿論。”
沈冉握着朝闆的手稍稍放松,她等的就是今天。
推恩令不愧是千古第一陽謀,哪怕這些人知道這是邶帝削弱經略使,架空世家的手段,但她們又能如何呢?
何思有十多個女兒,十萬兵力分到每個女兒手中不足一萬人。雖然是血脈相連,可親姐妹明算帳,沒有人會願意放棄到手的權力。
不破不立,世家不倒,寒門永無出頭日。
沈昭冷眼旁觀着這一幕,何氏的軍權就這樣散落到多人手中,雖不能說以後再無威脅,但也比之前像緊繃的弦随時可能會斷要好太多。
可即便是何氏軍權被分散,皇女之争,她們照樣會心照不宣地選擇與她們有血緣的沈冉。隻要沈冉還在,何氏就會有再次凝聚起來的理由。
沈昭忍不住皺眉,先前邶帝就給她送來了失魂散,又不停催促她把這失魂散下給沈冉。
她和沈冉之間,注定是你死我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