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成長階段都會有一段在将來不堪回首的時期。
——中二期。
元樂對這個話題很有發言權。
他保持着每周兩三更分享生活動态的頻率,時不時會在上面更新一些引以為傲的金句,其中以傷感文案居多。
傷感文案的發送時間往往在午夜。
此時,夜色正濃,窗外看不見月亮,隻有鳥叫和蟲鳴。
正符合那個時間段。
江映時的房間内早早關了燈,屋内唯一的亮着的光源正被他緊緊握在手心。
他上上下下打量着林煦希的文案,心中疑惑不解。
這麼長一段話,寫給誰看的?
她也像元樂一樣午夜傷感?
江映時有些不敢相信,或者說,他潛意識裡不覺得林煦希會和元樂有共同點。
也不想把她和“青春疼痛”四個字挂鈎。
但他也想不通是因為什麼。
這種好奇心和糾結感帶來的後果就是,江映時從發現林煦希發的東西後,整個人就像被定住,隻有眼珠子能轉。
并且在短短時間内,将那段話讀了不下二十遍。
看了好久,他終于産生了第一個想法。
林煦希這什麼用詞?
簡直狗屁不通。
成長蛻變和期待有什麼關系?蝴蝶破繭又能和筍放在一起對比了?兩個用爛了的例子究竟為什麼出現在這裡?
“她不是說自己作文寫得很好嗎?還要拿給我做參考……”江映時暗嗤一聲,“不過如此。”
這句自言自語終于打破了先前的僵硬,江映時深呼一口氣,轉手想将手機丢開。
這隻是他偶然刷到的睡前讀物,還不至于被他放在心上。
然而,就在那一刻,江映時目光一凝,瞥到了下面的一個名字。
元樂。
元樂不知道什麼時候點了個贊,還在下面評論好幾條:
“太有感觸了,不愧是上次周考班級第一的大佬,寫出來的東西就是文采斐然。”
“問一下,這段我能拿去用嗎?”
江映時:“……”
好的,不得不說,他低估元樂了。
元樂顯然不覺得林煦希的用詞不當,矯情且無病呻吟,誇贊的話顯得極為真誠和懇切,讓江映時自愧不如。
他不會真的覺得自己和林煦希很有共鳴吧?
江映時覺得,如果讓他相信林煦希和元樂有共鳴,還不如相信林煦希是個中二病。
但某一刻的不爽還是促使他做出一些行為。
将畫面截圖并戳開元樂的聊天框。
江映時:【圖片】
江映時:【?】
這個問号可以代表任何意思,全看對方怎麼理解。
元樂回複很快,卻并未按照江映時的劇本走。
元樂:【?】
元樂:【幹嘛?】
江映時其實不知道自己在幹嘛,想了想,問。
江映時:【你是怎麼做到睜眼說瞎話的?】
元樂:【?你可以質疑我,但不能質疑你同桌的水平吧?】
元樂:【我隻是說出實情罷了】
然後,不待江映時回應,元樂洋洋灑灑寫了好幾段誇贊林煦希的話。
什麼林煦希多會多會寫,傷感風味特别适合一個人靜靜感受。比喻精妙,放在他的備忘錄裡正好。情感色彩豐富,像他們這種受過傷的人就應該看這種,巴拉巴拉……
……
江映時:【停】
江映時:【……】
江映時:【受過傷是什麼意思?】
他從元樂的一堆無效信息裡揪出了最有用的。
元樂:【?就是字面意思啊】
元樂:【心靈傷害,情感傷害,家庭傷害】
元樂:【我懂,像我們這種學習壓力大的人很容易就會這樣】
……
後面說的什麼江映時沒再看,他已經将全部心神轉移到某個詞。
情感傷害。
*
日複一日,新的一天總會來臨。
自午夜小劇場事件已經又過了将近一周。
周一時,江映時曾旁敲側擊打聽過,問林煦希近期有沒有遭受什麼挫折。
林煦希笑得很茫然:“挫折?沒有啊。”
江映時:“……”
他總不能直接問林煦希有沒有受過情傷吧?
問感情問題可是作為異性的大忌,一個弄不好就會讓對方自作多情。
江映時并不想給林煦希發送錯誤訊号,又存在好奇心,隻得用眼睛默默觀察。
可惜一周下來也沒發現她有什麼異常。
後來,江映時也覺得好笑,他居然真的在某一瞬相信了元樂說的話,懷疑林煦希經曆了情傷。
想也知道不可能。
他至今還記得林煦希說自己不會早戀,既然不會,又怎麼可能出現情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