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那拉氏聽了胤禛的話,開口問道:“這避塵珠是前些日子汗阿瑪賞給爺的吧?”
前些日子許是天氣炎熱的緣故,康熙脾胃不适,用膳甚少,宮裡的太醫開了不少方子給康熙調理,但見效甚微。
胤禛得知了這消息之後,便将康熙的症狀告訴了柳從南。
柳從南之前雲遊四海,見過不少疑難雜症,一聽便知曉了康熙的病因在哪裡,大筆一揮寫了一張食補的方子。
胤禛吩咐府裡的膳房,按照柳從南的食補方子做好以後,用保溫食盒裝着,随即乘着馬車進宮呈給康熙。
一向吃不下東西的康熙胃口大開,直接将那一碗羹湯喝了個幹淨。
近身伺候的梁九功,一日日眼瞧着康熙脾胃不适,眉宇間積了厚厚的愁雲,是幹着急幫不上忙,此時見康熙胃口大開,那愁雲便立刻一掃而空了。
胤禛見康熙對這碗羹湯頗為受用,方才将袖子裡的食補方子拿了出來,獻給康熙。
而康熙因此事心中對胤禛的好感,又多了幾分。
紫禁城沒有不透風的牆,他這些日子吃不好的事情已經傳揚了出去,他的兒子們一個個的來他眼前晃,說一些安慰之言,送一碗碗參湯,瞧着是一個賽一個的孝順,可誰知心裡是不是真的盼着他快些好起來。
這麼多的兒子裡,唯有胤禛不來他面前費心思獻殷勤,而是從根源處解決了他的病,這才是真的為他的身子着想。
往往小小的細節,越能體現一個人的品德。
康熙面上不顯,但心裡大為感動,又想着胤禛一直辦事得力、安分守己,便将兩江總督進獻的避塵珠賞賜給了胤禛。
胤禛知曉這避塵珠乃是世間罕見之物,好奇之餘,将避塵珠拿在手上把玩了片刻後,便鄭重其事的交給蘇培盛放進他的私庫裡面存着。
胤禛聞言,擡眼看向烏拉那拉氏,言道:“不錯,這避塵珠原是兩江總督花了大力氣才尋得的寶物,進獻給汗阿瑪的。這避塵珠如其名,隻是除了避塵和淨化的作用之外,還能驅趕蚊蟲,如今給弘晏用正好。”
蕪湖!
弘晏知曉了避塵珠的來曆和作用之後,在心裡大喊了一聲。
看來他這個便宜阿瑪對他還是挺大方的嘛!
高興之餘,弘晏更多的是好奇。
這蘇公公去拿個珠子而已,怎麼跟蝸牛一樣慢,等得他花都謝了。
弘晏哼唧了兩聲,來發洩自己内心的牢騷。
烏拉那拉氏與胤禛兩個人,剛才隻顧着說話了,現在聽見動靜才發現弘晏還保持着卧躺的姿勢,想來是卧躺的時間太久,弘晏應當是不舒服了。
烏拉那拉氏與胤禛都這麼想着,也很同頻的伸出手要把弘晏抱起來,可胤禛離弘晏的距離近些,不待烏拉那拉氏的手挨到弘晏,胤禛一把就将弘晏抱了起來。
烏拉那拉氏心裡一驚,眸子裡更是充滿了不可置信。
滿人雖然有抱孫不抱子的傳統,但是當今的皇上上了年紀後又得了幾個小阿哥,寶貝的跟什麼似的,抱着摟着已然不稀奇了。
可自家爺寡言少語,面無表情時便像那萬年不化的雪山,數九寒天的冰湖,渾身散發着生人勿近的氣息。
王府裡的幾個孩子,自家爺也就是在其出生的時候抱過一回,鮮少對孩子有過親密的動作。
要不然那弘時也不會見了自己阿瑪,就跟老鼠見了貓一般瑟瑟發抖,隻恨不能在身上插對翅膀,以最快的速度逃離有胤禛的地方。
話說回來,今日的太陽是從西邊升起來了,竟然叫胤禛轉了性兒。
而正卧躺在小榻上十分無聊的弘晏,忽而感覺到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從後面襲來,那是一雙寬大有力的手,就那麼輕輕一摟,他的雙手雙腿便瞬間騰空,轉而又落進了一個硬邦邦的懷抱裡。
不太舒服呢。
弘晏眼睛一轉,正好與胤禛對視了。
原來是他的便宜阿瑪啊!
算起來,這是便宜阿瑪第二次抱他。
而第一次,卻是他剛出生的時候,接生姥姥直接把他遞到了便宜阿瑪懷裡。
時隔三個月,便宜阿瑪怎麼忽然想起抱他了?
想來應該是額娘現在把他養的白白胖胖太招人稀罕了吧!
沒辦法,太可愛也是一種煩惱!
随後,沉浸在自己世界裡的弘晏,被胤禛僵硬的抱娃動作拉回了現實。
便宜阿瑪抱他抱的太緊了,而且還硌得慌,一點兒都不舒服。
烏拉那拉氏看不過眼,口頭指導的時候又上手去教。
在烏拉那拉氏的指導之下,胤禛抱娃的動作柔和多了。
弘晏在心中長歎一聲:高冷阿瑪笨拙愛,小小弘晏受傷害。
而這時,蘇培盛也帶着避塵珠回了正院。
胤禛懷裡的弘晏聽到急促的腳步聲便扭臉去看,隻見蘇培盛手裡捧着一個四四方方的檀木盒子,走到胤禛面前。
弘晏的眼神直勾勾的盯着蘇培盛手裡的盒子。
想必這裡面裝着的應該就是避塵珠了。
好奇心的驅使下,弘晏張着小嘴“啊啊”叫着,小肉手向前撲騰着要夠蘇培盛手裡的檀木盒子。
胤禛見狀,忍不住笑道:“小饞貓,這裡面裝的可不是能吃的東西。”
也不怪胤禛誤會,弘晏張着小嘴喊着,那涎水便順着他的嘴角往下流。
弘晏在心裡反駁胤禛的話:他當然知道避塵珠不能吃。隻是他現在處于無能為力的年紀,能管住自己不流口水嗎?
烏拉那拉氏則拿起帕子,為弘晏拭去了嘴角的口水。
這廂,蘇培盛在胤禛的示意之下,将檀木盒子打開了,而後往前一遞,胤禛便伸手将珠子拿在了手裡。
而窩在胤禛懷裡的弘晏也瞧清楚了避塵珠的樣子,是一顆比他手掌還大的白花花的珠子。
随即,胤禛便将避塵珠又放回了檀木盒子裡,交代蘇培盛放到弘晏的搖籃椅裡,這樣一來,蚊蟲便不敢再靠近了。
少頃,弘晏又張着小嘴“啊啊”叫起來,胤禛不明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