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記者的反應,高翰非也笑了,他帶着自信的笑容繼續說道:“那我提供幾個數據來闡述您的問題,我們國家新能源汽車的平均産能利用率為75%,大型車企的産能利用率可以達到100%,由此可見,在國内市場上,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并不存在你說的産能過剩的現象;至于國際市場,根據國際能源署的預測,預計2030年,國際新能源汽車的需求量将要達到5000萬輛,這個數字将是今年全球汽車銷量的5倍,是中國銷量的8倍,如此巨大的空間需求,又何來産能過剩沖擊外國市場之說?”
外國記者被高翰非回擊得啞口無言,一時找不到應對的,場面完全被高翰非把控。
“産能建設是一個需要充分考慮周期的動态建設過程,國際國外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消費需求旺盛。”高翰非完美地為第一個問題畫上了完美的句号。
外國記者在第一個問題上碰了一鼻子灰,居然還不死心,重振旗鼓問了第二個問題:“近年來,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産業确實發展迅速,但是有觀點認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是通過不正當的手段竊取了技術,并且運用各種補貼的方式推動,關于這個觀點,你怎麼看?”
為了給中國汽車行業潑髒水,外國媒體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高翰非的臉上依然帶着得體的笑容:“中國市場是全球競争最激烈的市場,最殘酷無情的市場,正是在這樣殘酷的市場環境中,加速淘汰了生産力低下、創新能力不足的企業,最後留下的是足夠有競争力的汽車供應鍊,隻有這些優秀的企業才具有國際競争力,事實上中國新能源技術的發展是中國一代又一代的汽車人,不斷研發推動創新的結果。依賴補貼是沒有生命力的,無端捏造中國新能源産業是靠走捷徑發展起來,明顯是站不住腳的。”
高翰非的這番回答堪稱滴水不漏,不僅把外國記者怼得啞口無言,還得到了身邊人的掌聲。
-
高翰非循着掌聲望去,鼓掌的這位竟是熟人。
“一段時間沒見,高總的口才又精進了。”鼓掌的蔣悅迎上高翰非略顯意外的目光,“怎麼,不認識我了?”
高翰非禮節性地笑了笑:“隻是沒想到你會出現在這裡。”
“怎麼,這種高端的場合隻許你高翰非參加,不許我們這樣的普通人參加。”
高翰非淡淡道:“不是這個意思。”
在高翰非心裡,蔣悅一直都是那個跟在蔣欣後面的跟屁蟲形象,如今出落得成熟美麗,或者說是故作成熟姿态,讓他有點不适應。
高翰非笑笑,開口問道:“你專程來參加世界汽車論壇?”
“我說我是專門來聽翰非哥演講的,你信嗎?”蔣悅目光熱烈,表達直白。
高翰非沒回話,電話在此時響起,施展的名字跳動在高翰非的手機屏幕上。
“抱歉,我接個電話。”
蔣悅做了一個請便的動作。
-
“喂?今天接電話怎麼這麼快啊,接這麼快把我話茬都給打斷了,我要跟你說什麼來着··”施展大大咧咧的語氣從電話那頭傳來:“想起來了,我問你個事啊,我們公司是不是有個叫童芭樂的,是個女生?”
高翰非暗自生疑,施展怎麼突然打聽她?
他的眉頭不由地皺了起來:“有的,怎麼了?”
“還真有這号人啊。”施展語氣變得興奮:“對上号了,那就好辦了。”
高翰非:“你打聽她幹什麼?”
施展對于高翰非主動追問一件事,本能地覺得反常:“我到穆特汽車博物館參觀,在那遇見的,我以為她随口編了個公司名稱糊弄我的呢。”
高翰非立即問:“你什麼時候在汽車博物館遇見的她?”
施展想都沒想便回答:“就是剛剛遇見的啊,我今天去費城的穆特汽車博物館做義務講解員嘛,反響很強烈,尤其是當我講到···”
高翰非打斷施展的長篇大論:“你說剛剛在費城遇見了童芭樂?”
他這句反問已經讓施展感受到了隐約的壓迫感,施展試探地問:“我是不是暴露什麼了?”
電話已經被高翰非挂斷了。
高翰非挂斷電話,立刻和蔣悅打了個招呼:“不好意思啊,我有點事要先走了。”
蔣悅倒是很淡然,臉上的笑容依然得體大方:“沒事,翰非哥,我們後續會有很多時間接觸。”
聽起來是一句意味深長又志在必得的話,高翰非顧不上回味蔣悅的這句話,匆匆離去。
-
芭樂結束了對汽車博物館的參觀,多年夙願圓滿完成,心滿意足地回到比賽基地。
她是一邊發信息一邊走進宿舍樓的,因為沉浸在愉悅的情緒裡,所以完全沒有發現氣氛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