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中國遠征軍優秀參謀小林 > 第1章 考察團

第1章 考察團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林安,又在吹風?”張妙妙從船艙裡探出身,朝着船舷邊的林安打招呼。

林安今年二十二歲,越南華僑出身,祖籍福建。她倚在船舷上,初夏的南太平洋微風揚起她的白色裙擺,露出一雙精緻的矮跟皮鞋。她伸手輕輕攏住被海風吹散的發絲,圓潤的臉龐漾起一絲笑意:“妙妙。”她耳畔的小巧珍珠耳環在陽光下微微泛光,透出一股柔弱而嬌貴的南洋風情。

“這裡的景色真美。”林安輕聲道。

張妙妙歎了口氣。她是山東人,自從日寇入侵,已經多年未曾回鄉。她們是青年幹訓班的同窗,一同考進翻譯處,又一同被派往海外,自然情誼深厚。張妙妙身材嬌小,快人快語,性格活潑,如同一顆跳躍的豆子。她側頭望向林安,試探地問道:“你是不是想家了?”

林安搖搖頭,聲音淡然:“沒有什麼好想的,都不在了。”

兩人靜靜趴在船舷上,看着波浪随船起伏,一個來自越南,一個來自山東,如今她們的故鄉都陷于日占區,家人早已輾轉逃往重慶。而林安更是孤身一人——她的父母在去年的重慶大轟炸中罹難,真正成了無依無靠的漂泊者。

張妙妙神色微暗,攥緊拳頭道:“咱們一定會打回去的!希望盟軍早點反攻!”

她們此行的身份是中國遠征軍考察團的翻譯,隸屬重慶勵志社,從青年幹訓班投考而來,算是為抗戰貢獻了一份微薄之力。

林安點了點頭,随即岔開話題:“我正在琢磨一件事。咱們整理的考察報告裡,發現長官們寫的稿子中,許多地名的譯法都不統一。我想做個地名對照表,至少在咱們的報告裡,能保持一緻。”

張妙妙皺起眉,愣了一下:“想法是好,可這工作量可不小啊。”頓了頓,她又咧嘴一笑,“不過凡事最怕認真,隻要有時間,我跟你一起做。”

林安輕輕“嗯”了一聲,目光投向遠方的海平面。

她已在這個時代生活了整整兩年,帶着二十一世紀的記憶,經曆了轟炸、升學、葬親、分配,她幾乎沒有時間停歇。現代的記憶逐漸模糊,而她的愁思,也早已全然放在抗日之上。她已經成為了一個合格的1941年中國人。

她們的翻譯團共有四人,除了她們二人,還有兩個男生——一個是南京人郭興豪,一個是天津人查良铮。他們全都身在異鄉,無法回家。

戰争的巨網,已然籠罩整個世界。

1941年的中國,已在戰火中掙紮四年。從華北平原到江南水鄉,從重慶的大轟炸到滇緬公路的崎岖山道,整個國家正在被戰争重塑。中國的命運,不僅取決于正面戰場的拼殺,也取決于國際局勢的風雲變幻。

歐洲戰場上,德軍鐵騎橫掃大陸,英國雖苦苦支撐,卻已岌岌可危。美國尚未參戰,但在日本的步步緊逼之下,太平洋之下已暗藏風暴。而在亞洲,東亞的霸權之争進入關鍵階段——日本吞并整個中國沿海,南下之勢已成,緬甸、新加坡、荷屬東印度,皆是他們的目标。

然而,中國與世界的交彙點,并不僅限于戰場的厮殺。

真正的挑戰,是如何讓中國成為國際棋局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中國政府四處奔走,期望從美英獲取更多援助。然而,在西方人的眼中,中國的形象始終模糊——他們承認中國的抗戰精神,卻不願将其視為平等的戰友。在歐洲人看來,遠東的戰争不過是全球大戰的一個側面,中國隻是一個苦苦掙紮的抵抗者,而非決定戰局的核心棋子。

但中國,正在努力改變這個認知。這支考察團,便是中國謀求國際影響力的一個縮影。他們不僅是觀察戰局的使者,更是要讓盟軍看到:中國不是被動接受援助的國家,而是有能力影響、甚至主導戰争進程的盟友。

滇緬公路,便是他們關注的核心。

這條公路不僅是中國的生命線,更是東南亞戰局的關鍵。如果英國失守緬甸,滇緬公路一旦斷絕,中國将徹底被封鎖,所有國際援助都将無法進入。而若盟軍能在緬甸展開有效防禦,不僅能保住補給線,更能利用中國的戰略縱深,策劃反攻,形成對日軍的夾擊之勢。

但英國,真的願意這麼做嗎?

中國政府對此并不樂觀。英國人根深蒂固的殖民心态決定了他們在亞洲的一舉一動,始終以自身利益為先。他們既不願日本完全吞并中國,卻也不希望中國過于強大。而美國呢?美國政府雖對日軍侵略行徑不滿,卻仍在觀望,他們更關心的是自己何時下場。

這次考察,不僅關乎戰局,更關乎中國在國際棋局中的位置。 林安倚着船舷,望着遙遠的海平線,心中隐隐明白了這一點。

她和張妙妙整理的地名、翻譯的文件,也許看似瑣碎,卻終将成為考察報告的一部分,出現在談判桌上,甚至未來的戰場指揮室中。

戰争中的每一塊拼圖,都是通向勝利的一部分。

她沉思片刻,開口道:“我還想整理一份緬甸的地圖對照。”

張妙妙眨了眨眼:“可考察書裡沒這部分啊?”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