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謀們神情凝重,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杜聿明身上,等待他的決策。
羅又倫低聲道:“軍長,臘戍已經被日軍合圍,如果繼續堅守,部隊怕是……”
李參謀也站在桌前,目光死死盯着地圖,眉頭深深皺起。他緩緩開口:“軍座,如果新38師全軍覆沒,南坎的防線也撐不了多久。但如果我們能争取時間,把11集團軍拉上來……”
杜聿明看着地圖,沉思片刻,終于緩緩點頭,“臘戍已是死地,不能再守。”
羅又倫微微擡頭,嘴唇動了動,似乎想要說什麼,最終卻沒有開口。他知道,杜軍長已經做出了最理智的決定。硬守臘戍,無異于找死,唯一的出路,就是讓孫立人自己想辦法撤回來。至于能不能撤回來,那就看他自己了。
正當杜聿明準備下令調整部署,電報員快步沖進作戰室,将一封電報雙手遞上:“軍座,重慶來電!委員長的緊急命令!”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在那封電報上,杜聿明接過電報,展開,目光一掃,臉色驟然一沉。
——電報上的命令清晰得讓人無可辯駁:
“杜軍長,命第11集團軍全速增援,務必确保新38師撤出。”
作戰室内的空氣仿佛瞬間凝固。
羅又倫下意識地看向杜聿明,李參謀的手也微微攥緊了地圖的一角。這可不是小事。他們本來已經做好了放棄臘戍的準備,而現在,□□的命令卻要求他們在這條已經搖搖欲墜的防線上主動出擊,這簡直是要他們頂着刀鋒往前撞!
杜聿明的眼神沉了下去,目光再次落在地圖上。
從南坎到臘戍,整整100公裡,這一段路上,日軍的封鎖已經形成,11集團軍即便傾盡全力,也至少需要兩天時間才能趕到。而兩天後的臘戍,還能剩下什麼?新38師是否還能撐住,或者是否已經被殲滅,誰也不知道。
校長這封電報,等于是讓他帶着整個遠征軍,去賭一個極小的勝率。
一旁的羅又倫忍不住低聲道:“軍長……我們本來已經打算讓孫立人自己突圍了。如今讓第11集團軍強行突破,風險太大。若是連11集團軍也被拖入戰場,我們整個防線……怕是會連鎖崩潰。”
杜聿明緩緩放下電報,臉色沒有絲毫變化,然而眼神深處,卻閃過一絲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
他早該想到的。
他了解校長的性格,不會容許任何一支主力部隊被全殲。哪怕為了救援一個師,他也會毫不猶豫地調動一個軍,甚至賭上整個戰局。
隻是,他杜聿明并不想賭。
在他心裡,孫立人已經是棄子,讓他自己突圍,是最好的選擇。可現在,□□的一紙命令,讓這局已經被計算好的棋盤,瞬間變得不可控。
他沉默了片刻,沉默的時間,長得讓所有人都開始屏住呼吸。
然後,他緩緩地開口:“命令第11集團軍——”他停頓了一下,“全速進軍臘戍!”
—————————————————————————
第11集團軍開始緊急集結,全速向臘戍挺進。
杜聿明的決策已經下達,新38師主力必須立刻撤退,而第113團将留守臘戍48小時,為整個戰線的調整争取時間。與此同時,第11集團軍在南坎開始緊急集結,全速向臘戍挺進,希望能在新38師撤退途中提供支援。然而,日軍除非是傻子,才不會抄新38師的後路。
事實上,日軍高層很快察覺到了中國軍隊的意圖,并果斷調整部署。近衛師團與第48師團加快攻勢,試圖以最快速度突破臘戍,同時調派一部分機動步兵與騎兵部隊,準備繞行南坎至八莫之間的山地,封鎖新38師的退路。他們的目标很明确:新22師要吃,新38師也要吃,如果再來個11集團軍,好,也要吃!
臘戍的街頭,新38師的部隊正在悄然撤離。孫立人身穿塵土染黑的軍服,親自站在撤退隊伍的最前沿,目光警惕地掃視四周。他深知,此次撤退的難度在于如何隐藏行蹤,避免日軍提前察覺,否則他們将在撤退途中遭遇圍殲。
“通訊組,把所有無線電通話減少到最低。”孫立人低聲命令,“信号一旦暴露,日軍的偵查部隊會立刻發現我們。”
傳令兵點頭,迅速跑向各部傳達命令。與此同時,偵察排派出了多個小組,在前方勘察日軍動向。很快,偵察兵帶回了一個壞消息:
“報告團座!日軍的騎兵已經開始繞後,預計三個小時内就會封鎖滇緬公路方向的撤退路線!”
孫立人聽到日軍開始封鎖南坎方向的消息,立刻意識到——南坎已經是死地,不能走。他深吸一口氣,看着地圖,果斷下令: “全軍立刻向西北撤退!進入山地,拉開和日軍的距離!” 他知道,進入山地行軍會極大降低速度,但現在唯一的優勢就是日軍的主力仍然在圍攻臘戍,沒有完全合攏包圍圈,如果他們能夠搶在日軍部隊完成合圍之前突圍,通過山地直接繞到南坎以北,就還有生路。
夜色下的緊急撤退 新38師的部隊在夜幕掩護下迅速向西北方向行軍。他們沒有使用公路,而是沿着山地間的小道前進。士兵們壓低步伐,幾乎不發出任何聲音。孫立人親自走在最前沿,目光死死盯着前方的黑暗。
如果日軍偵察機發現了他們,或者騎兵部隊搶先封鎖山口,那麼他們将會陷入真正的死局。
與此同時,日軍的摩托化步兵正在公路上快速前進,試圖截斷可能的撤退路線。
時間,是雙方真正的戰場。
—————————————————————
1942年7月2日淩晨,八莫司令部
杜聿明站在沙盤前,目光銳利地掃過那片即将吞噬他的部隊的紅色箭頭。日軍的胃口比他想象得還要大,他們不隻是想吃掉新38師,還想順勢吞掉新22師,并徹底圍殲整個第五軍。
分割包圍,這是日軍的拿手好戲。在太原戰役、武漢會戰、長沙會戰裡,日軍都嘗試過類似的戰術。但在緬甸戰場,他們的戰略更為兇險——他們利用高機動性的摩托化步兵和騎兵部隊,配合航空兵的偵查,精确鎖定了中國軍隊的主力,試圖形成“關門打狗”之勢,徹底瓦解遠征軍的防禦體系。
在杜聿明眼前,局勢已經陷入極度不利的境地:
新38師在臘戍被死死盯住,撤退之路危機四伏。
新22師雖然勉強穩住了八莫戰線,但已經疲憊不堪,再也無法承受更猛烈的進攻。
第五軍直屬部隊的三個團、一個裝甲團和一個重炮營雖還保有戰鬥力,但面對四個日軍師團的合圍,勝算渺茫。
宋希濂的第11集團軍雖然正在南坎集結,但他們離戰場至少還有一天的路程,能否趕上支援還是未知數。
如果現在什麼都不做,第五軍将在緬甸戰場被逐步吞噬——新38師、新22師将被殲滅,南坎防線一破,整個滇緬公路的北段将淪陷,最後整個第五軍都會被逼入死地。
在短短的幾分鐘内,杜聿明的大腦飛速運轉,“命令孫立人,放棄公路線,走山地,哪怕隻帶回五千人,也不能全軍覆沒!”
随即,他掃視全場,沉聲道:“新22師立刻後撤至八莫南側高地,準備建立第二道防線。南坎的第11集團軍不再強攻臘戍,而是改為向新38師撤退路線推進,接應殘部!”
廖耀湘帶領的新22師在撤退過程中,開始建立新的防線。他命令部隊進入八莫南部的高地,依托河流與丘陵進行防禦布置。他知道,他們必須在這裡頂住日軍的下一輪進攻。
宋希濂的部隊終于接到命令,開始全速向新38師撤退路線推進。他們不僅要攔截日軍的追擊部隊,還必須确保新38師的撤離不會變成一次無序潰逃。
日軍的指揮部内,森岡少将臉上露出一絲冷笑:“他們終于撐不住了。”
但很快,情報參謀遞上的戰報讓他皺起了眉頭。
“報告!新38師沒有按照我們預計的路線撤退,而是進入了山地!八莫的新22師正在重整防線,第11集團軍正在向西推進!”
森岡的笑容收斂了,他意識到——中國軍隊并沒有潰敗,而是在有計劃地調整戰線。
“該死的杜聿明……”他低聲罵了一句,眼神閃過一絲警惕。
他知道,中國軍隊正在做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他們在撤退中組織反擊,如果中國軍隊能頂住接下來的幾天,他們的防線就不會崩潰,甚至可能形成反撲。
“命令近衛師團,全力攻擊南坎,不能給他們喘息的機會!”森岡下達死命令。
他站起身在司令部踱了幾步,“近衛師團和48師團一共四萬人,如果還讓新38師跑了,可以切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