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中國遠征軍優秀參謀小林 > 第66章 白修德

第66章 白修德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八月的騰沖,雨後的天空像是被擦拭過一般幹淨,陽光灑在泥濘的營地裡,地上的水窪反射着斑駁的光。遠處的機場傳來引擎的轟鳴聲,幾架 P-40 戰鬥機正排隊滑行,準備起飛進行訓練。士兵們在跑道邊忙碌,補充彈藥、加固機身,檢查無線電通訊。

就在這時,一輛美軍的吉普車從遠處駛來,揚起一陣塵土。車上的乘客帶着一副墨鏡,嘴裡叼着一根未點燃的雪茄,身穿一件輕便的卡其布襯衫,袖口随意地挽起,露出一截因長年奔波而被曬得黝黑的皮膚。他看上去并不像個普通的記者,更像是個曾在戰場上摸爬滾打的老兵。

車子在指揮部門口停下,白修德(Theodore White)從車上跳下來,取下墨鏡,環顧了一圈四周。這裡遠比他想象的要繁忙,飛機轟鳴,士兵奔跑,地圖與電報在參謀們手中流轉,整個基地井然有序卻又充滿緊張感。

他終于找到了她所在的地方。

幾周前,他在重慶接到了一份從《Times》總部寄來的電報,編輯部希望他調查一名署名“Ann Lin”的戰地撰稿人。最初,他對此毫無興趣,他已經在中國待了很久,采訪過委員長、宋美齡、史迪威、陳納德……他見過太多戰場報道,也聽過太多震撼人心的故事。

但當他翻開那篇文章時,他被擊中了。

那一刻,他仿佛透過報紙,看到了戰場上的一個真實身影。不是坐在指揮部裡動筆的文職人員,而是一個身處硝煙之中、用雙眼親曆戰争的人。

他開始留意她的文章,開始閱讀她寫下的下一個故事。他發現,讀者也在關注她。《Times》的編輯部收到了大量來信,來自軍人家屬,來自普通民衆——他們想知道更多關于緬甸戰場的故事。

于是,他決定找到她。

在重慶,他先是去了新聞辦,結果所有人都對這個名字一頭霧水。“Ann Lin?從沒聽說過。” 他們翻遍了所有官方記者的名單,都沒有找到這個人。

白修德不死心,他聯系了KMT中央宣傳部,結果得到的答案仍然是“我們沒有派駐這樣一位記者”。

他直覺這裡面有古怪,一個能夠持續發表如此高質量戰地報道的人,怎麼可能沒有官方備案?

最終,一個老朋友幫他查到了一個線索——駐滇參謀團。

這個名字,白修德倒是熟悉,他知道駐滇參謀團負責西南戰區的情報與作戰計劃,甚至還掌握着與美軍的某些合作項目。那裡說不定會有人知道這個“Ann Lin”是誰。

可當他帶着問題找到駐滇參謀團時,迎接他的依舊是一群滿臉疑惑的軍官。

“林安?”一位參謀皺起眉頭,思索片刻,“我們這裡确實有個林安,之前在駐滇參謀團工作,但她現在在第五軍。”

“第五軍?”白修德有些驚訝。

“是的,她在新22師擔任 FAC。”

白修德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原本以為林安隻是一個随軍記者,或許是某個被借調的翻譯官,但她竟然在戰場上擔任 FAC(前進空中管制官)?!

他瞬間明白了為什麼這些文章如此真實,因為它們根本不是“戰地報道”,而是親曆者的回憶。

他迫不及待地啟程前往第五軍駐地。

當他走進第五軍的指揮部時,一路上仍然遇到無數困惑的目光。“Times 的記者來找林安?怎麼回事?”

軍官們彼此交換着眼神,試圖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

“你是說……她的文章在《Times》上發表了?”負責接待他的參謀羅副官瞪大了眼睛。

“當然。”白修德挑眉,從公文包裡取出一疊報紙,鋪在桌上,“而且引起了極大的關注。”

羅副官低頭一看,看到那熟悉的署名,頓時張口結舌。他以前就知道林安喜歡寫東西,甚至在駐滇參謀團時也寫過一些報告和手冊,但他從未想過,她的文章竟然會被登在美國最權威的新聞刊物上!

白修德輕輕敲了敲那幾封來自《Times》編輯部的信函,笑道:“我這次來,是帶着正式的合作邀請來的。”

“什麼合作?”羅副官的聲音都有些不穩。

“《Times》希望她開設一個每周更新的個人專欄,長期報道中國戰場的故事。”

辦公室裡一片死寂。

一個中國軍官,在美國的頂級新聞媒體上開設個人戰地專欄?這可不是普通的宣傳文章,而是真正的國際報道!

白修德環顧四周,滿意地看着這些中國軍官的表情。他喜歡這種時刻,喜歡看到别人被新聞的力量震撼的樣子。這才是真正的新聞——一個人的聲音,穿越戰場,跨越國界,直達大洋的另一端。

“那麼,”他微笑着擡起頭,“我可以見見她了嗎?”

林安坐在一架被廢棄的 P-40 戰鬥機旁,手裡拿着一本筆記本,正在核對今天 FAC 學員們的測算成績。陽光透過機翼的縫隙灑在她的肩頭,地上的泥土仍帶着些許雨後的潮濕氣息。遠處,幾個 FAC 學員圍在一起玩牌,偶爾傳來幾聲哄笑,打破了營區午後的甯靜。

她正準備起身去找廖耀湘商量下一輪訓練計劃時,一個陌生的聲音從她身後傳來——

“你就是林安?”

她微微一愣,擡頭望去,一個高大的美國男人站在她面前,臉上挂着漫不經心的笑意,嘴裡叼着一根未點燃的雪茄,身上穿着一件皺巴巴的卡其布襯衫,袖口随意地卷起,露出一截曬得黝黑的前臂。他不像軍人,但也不像一般的文職人員。

林安眨了眨眼,站起身,拍了拍褲子上的塵土,直覺這人是個記者——他身上那股悠閑卻帶着好奇的氣息,和之前見過的幾名美國戰地記者很相似。

“我是。”她點點頭,審視着對方,“你是?”

男人嘴角揚起一絲笑意,随手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皺巴巴的記者證,甩了甩,“Theodore White,Times 駐中國記者。你可以叫我白修德。”

林安眉毛微微一挑,對這個名字略有耳聞。據說他是《Times》駐重慶的記者,曾多次采訪委員長和宋美齡,也與史迪威有過不少交集,是個相當資深的戰地記者。

但他為什麼來找她?

白修德仿佛看穿了她的疑惑,輕輕地笑了一下,從随身的公文包裡掏出幾張報紙,攤開在她面前。

林安低頭一看,頓時愣住了。

那是她寫的文章——《霍頓的故事》和《周的故事》。

“你的文章在《Times》上發表了,而且……反響相當不錯。”白修德的聲音裡透着一絲調侃,“不,應該說,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好’。”

林安的指尖微微收緊,目光落在報紙上的字裡行間。雖然她知道自己把稿子寄了出去,但她并不确定會不會被采用,更沒想到它不僅發表了,而且似乎引起了極大的關注。

她擡頭看向白修德,眉頭微微皺起:“所以,你是專程來告訴我這個的?”

白修德搖搖頭,笑着從公文包裡又拿出一疊信封,“不僅僅是這些。”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