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劍破江湖 > 第89章 久居無益

第89章 久居無益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與雲逸一番交談後,掌櫃心中愈發肯定這位公子确實是世家大族之人,言談舉止間皆帶着一種渾然天成的風度,絕非尋常江湖客能有的氣度。他連忙拱手,臉上笑意盈盈:“小店能得公子光顧,是莫大榮幸,日後若公子再臨青石鎮,春風樓必當奉上最上等的佳肴美酒,以待貴客!”

雲逸、無雙與客棧掌櫃道别。二人步出春風樓,迎面便是一陣清晨的微風,街巷間人流漸漸多了起來,晨曦灑落在青石鎮的街道上,鋪子陸續開門,叫賣聲、吆喝聲此起彼伏,晨間的煙火氣息彌漫在空氣之中,令人心生幾分惬意。

“終于出來了!”

才剛踏上街道,蕭無雙便再也忍不住,猛地深吸了一口氣,臉上帶着掩飾不住的激動之色。“雲逸,你知不知道,這頓早飯吃得我心驚膽戰?還以為掌櫃會讓我們在衆目睽睽之下難堪!”

雲逸聞言,輕輕一笑,腳步不急不緩,語氣依舊溫和:“無雙,你這般心緒不甯,可不像你的作風。”

蕭無雙聽他如此說,頓時翻了個白眼:“你倒是穩得很,我可沒有你這份泰然自若的本事。”他頓了頓,忍不住低聲嘀咕,“方才在春風樓裡,你一口一個王公子,一口一個張大人,我都快聽不下去了!你倒是有本事,幾句話就把賬撂到張度牧身上,掌櫃還高高興興,真是服了你!”

雲逸依舊神色不變,嘴角噙着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語氣不緊不慢地道:“做生意之人,最看重的便是利益。對他而言,王寺璁、張度牧的名聲比我們更值得信賴。哈哈。”

蕭無雙聞言,不由得啧了一聲,眼神複雜地看了雲逸一眼:“你這家夥,真看不出來,天生适合跟這些人打交道,若是生在商賈之家,怕是能做到富甲一方。”

雲逸聽後輕輕搖頭,淡淡一笑:“商道之事,并無興趣。”

蕭無雙聞言,不由得哈哈一笑。

二人一邊交談,一邊沿着青石鎮的街道前行。街道兩側,各色商鋪林立,小販的吆喝聲不絕于耳,空氣中飄散着包子、燒餅、糖葫蘆的香氣,還有路邊攤販賣的各色小吃,不時有孩童圍着攤子打轉,眼中滿是渴望之色。

雲逸突然輕輕一歎,眼中流露出一抹深邃之色,淡淡道:“久居無益啊。”

蕭無雙壓低聲音道:“得趕緊離開!”

雲逸微微颔首,語氣不疾不徐:“方才那掌櫃雖是滿臉笑意,言辭恭敬,但此人能在青石鎮立足多年,将春風樓經營得這般妥帖,豈會是尋常之輩?一時之間,他或許被王寺璁、張度牧的名頭震懾,但等他回過神來,仔細一琢磨,隻怕就不會這般輕易作罷了。”

“遲早。哈哈。”

雲逸微微一笑,目光淡然地望着街道前方,嗓音清朗卻透着幾分意味深長:“張度牧身為青石鎮的官員,掌櫃縱然敬畏他幾分,但這筆賬送去衙門,張度牧未必會接下。倘若他遲遲不答應,又或者隻是敷衍幾句,那掌櫃很快便會意識到,我們不過是在借勢行事。”

蕭無雙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忍不住低聲罵道:“那老狐狸若是回過味兒來,怕是立刻就會翻臉不認人,咱們還沒走出青石鎮,他就能率人堵住咱們。”

雲逸微微颔首,語調平和,卻透着一絲笃定:“正因如此,才說久居無益。”

“咱們趕緊走!我可不想吃了頓白食,還被人追着滿鎮跑!”

雲逸看了他一眼,唇角微微勾起:“慌什麼?”

蕭無雙瞪了他一眼,沒好氣地道:“掌櫃若是翻臉,輕則讓人圍住咱們逼着還錢,重則直接喊來鎮上的地痞流氓,說不定還要大鬧官府。到時候咱們可就真成甕中之鼈了!”

雲逸負手而立,嘴角勾起一抹淺淺的笑意:“我們要在他徹底明白之前,從容離開。”

蕭無雙咂了咂嘴:“這一路上天知道有沒有春風樓的眼線!我們隻要稍微露出些急匆匆的模樣,立刻就會引起懷疑!”

雲逸輕笑一聲,語氣輕描淡寫:“所以,我們慢慢轉出去,不露出絲毫慌張之色。”說着,擡步走向街旁的一個糖葫蘆攤,伸手取了一串,随手丢給蕭無雙,自己也拿了一串,淡淡道:“行事從容,無人懷疑。”

蕭無雙一把接住糖葫蘆,滿臉無奈地看着雲逸,微微一笑:“從容,是最好的掩飾。”

雲逸輕輕一笑:“你不如先跑一步,我絕不攔你。”

蕭無雙瞥了他一眼,随手将糖葫蘆最後一顆果子丢入口中,眼角餘光一掃,忽然指着前方一個攤子,“走,那邊好像在賣鍋貼,聞着倒是香得很。”

雲逸順着他的目光望去,隻見街邊一位攤主正熟練地翻動着鐵鍋中的鍋貼,鍋底熱油滋滋作響,金黃酥脆的鍋貼整齊地排列在鍋中,邊緣焦脆,隐約可見内餡豐厚。攤主手持鍋鏟,将一塊塊鍋貼輕輕撥動,待到底部煎至酥脆後,迅速盛起裝盤,撒上一撮蔥花,又淋上幾滴特制的蒜醋汁,頓時香氣四溢。

蕭無雙早已等不及,取了一隻鍋貼便咬了一口,立刻被那滿溢的肉汁燙得吸氣:“嘶——好燙!可真香!”

雲逸接過一隻,輕輕吹了吹,這才咬下一口,鍋貼外皮酥脆,内餡鮮嫩多汁,伴着蔥花的清香和蒜醋的酸香,滋味醇厚,鹹鮮适口。

蕭無雙一邊吃着,一邊含糊不清地道:“果然,最能代表一個地方味道的,還是這些街頭小吃。吃夠了春風樓那些精緻的菜肴,我此刻倒是更喜歡這些随處可見的平民美味。”

雲逸聞言,輕輕一笑,随意拭去指尖的油漬,淡淡道:“食之妙,不在貴賤,而在風味各異,契合時宜。”

二人吃完鍋貼,又信步前行。沒走幾步,蕭無雙便被另一處攤位吸引住了目光,隻見攤主正将一團發酵好的米漿倒入特制的陶鍋之中,随後蓋上木蓋,靜靜蒸煮。片刻後,他揭開鍋蓋,一股淡淡的米香頓時撲鼻而來,那米漿已然變得凝固,呈現出半透明的柔滑質地,攤主随即舀起一勺,将其裝入小碗,再撒上一層細細的紅糖粉末,最後放上一勺手工熬制的桂花蜜。

蕭無雙眼睛一亮,興緻勃勃地接過一碗,舀了一勺送入口中,那米糕入口即化,帶着淡淡的甜味,紅糖的香氣與桂花蜜的清甜交織,味道溫潤怡人。

“這叫什麼?”蕭無雙一邊品嘗,一邊含糊地問。

攤主笑呵呵地道:“這叫桂花甜糕,做法簡單,米漿是用上好的糯米磨制,發酵得恰到好處,蒸制時不能過久,否則便失了那股獨特的嫩滑口感。”

蕭無雙點點頭,贊歎道:“這東西雖不華麗,卻是極妙的小點心。”

雲逸嘗了一口,微微颔首:“米香純正,糖桂交融,确有幾分巧思。”

二人吃完桂花甜糕,又繼續向前走。沒過多久,蕭無雙的目光再次被吸引住——這回是一處賣烤芋頭的攤子。

隻見攤主在炭火上擺放着幾個圓滾滾的芋頭,外皮被炙烤得微微焦黑,輕輕一敲,便能看見裂開的紋路。攤主熟練地剝去外皮,露出裡面香軟的芋肉,熱氣騰騰的,帶着天然的甘甜香氣。他随手撒上一些細鹽,又點綴了些許炒熟的芝麻粉,遞到二人面前。

蕭無雙迫不及待地掰了一小塊,丢進嘴裡,随即眉頭一挑,贊歎道:“這芋頭軟糯香甜,竟比尋常的糕點還要好吃!”

雲逸輕輕嘗了一口,點頭道:“炭火烤制,使芋頭内部的糖分充分釋放,入口即化,帶着天然的焦香。”

蕭無雙本以為自己早餐已經吃得夠多了,誰知才走了沒幾步,便又被前方的一處攤子吸引了注意力。他輕輕嗅了嗅空氣中彌漫的香氣,立刻露出幾分興趣:“這味道……有點熟悉,像是豆腐腦?”

果然,攤位前擺放着幾口冒着熱氣的大鍋,攤主正用長勺熟練地舀起一勺嫩滑的豆腐腦,輕輕倒入碗中,再淋上一勺熱騰騰的鮮湯,撒上榨菜末,最後點綴些許醬油和花椒油,頓時香氣四溢。

蕭無雙二話不說,立刻拿起勺子舀了一口,輕輕吹了吹,放入口中。豆腐腦滑嫩如凝脂,入口即化,鮮香中帶着微微的鹹香,回味無窮。他滿足地眯起眼睛:“正宗!”

“豆腐鮮嫩,調味适中,确實不錯。”

二人吃完豆腐腦,又看到一個正在煎粿餅的攤子。攤主将調好的米漿倒入平底鍋中,輕輕攤開,撒上一層剁碎的腌肉和蔥花,再用木鏟輕輕按壓,使其受熱均勻。不多時,粿餅便煎至金黃焦脆,散發出濃郁的香氣。

蕭無雙毫不猶豫地伸手拿了一塊,咬下一口,頓時露出滿足的表情:“外皮酥脆,内裡松軟,還有肉香,這個好!”

雲逸也嘗了一口,淡淡笑道:“粿餅本就講究火候,這攤主手藝不錯。”

二人正吃着,忽然聽見旁邊傳來一陣吆喝:“糯米團子,剛出鍋的糯米團子!”

蕭無雙眼睛一亮,立刻轉頭看去,隻見一個老妪正從蒸籠中取出一個個白胖胖的糯米團子,表面透着微微的光澤,顯然蒸得恰到好處。她熟練地将糯米團子滾上一層黃豆粉,再撒上一些細砂糖,遞到客人手中。

蕭無雙接過一個,輕輕一咬,糯米團子的軟糯與黃豆粉的微甜相互交融,香氣撲鼻,他忍不住連連點頭:“這東西口感真好,軟糯卻不粘牙,甜而不膩。”

雲逸微微一笑,“糯米經細細蒸煮,火候得當,入口綿軟。”

剛吃完糯米團子,兩人被另一道香味吸引過去。隻見不遠處一個攤販正炸着藕夾,滾燙的油鍋中,金黃酥脆的藕夾翻滾着,散發出誘人的香氣。攤主用漏勺撈出炸好的藕夾,放在竹簍裡瀝油,撒上一點椒鹽,便遞了過去。

蕭無雙咬了一口,外皮酥脆,内裡藕片夾着一層細膩的肉餡,口感豐富。他忍不住點頭:“這藕夾真是妙極,藕的清脆與肉餡的鮮美相得益彰。”

“酥而不膩,肉香十足。”

正當二人品嘗着炸藕夾時,又聽見旁邊有小販吆喝:“炖梨羹,潤喉生津的炖梨羹!”

蕭無雙扭頭一看,便見一口小銅鍋裡正冒着淡淡的白色蒸汽,鍋中是被細細炖煮的雪梨,果肉晶瑩剔透,湯汁清澈見底,攤主熟練地舀起一勺,倒入碗中,再撒上一點冰糖和枸杞。

蕭無雙喝了一口,隻覺甜潤清爽,入口便有種舒适的涼意,他感歎道:“這炖梨羹真是解膩又潤喉。”

雲逸亦輕輕嘗了一口,淡淡道:“溫潤甘甜,确是不錯。”

蕭無雙捂着肚子感慨了一句,嘴上雖說不想吃了,但目光卻不斷地在街頭掃視,似乎随時準備找到新的目标。果然沒走幾步,他的眼神便定格在一個小攤前,隻見攤主正用長筷翻動着一鍋熱氣騰騰的雞蛋餅,餅皮金黃酥脆,散發着濃郁的雞蛋香氣。攤主熟練地用鐵鏟将餅翻面,又往上淋了一層特制的醬料,随即撒上些許蔥花、芝麻,香味瞬間撲鼻而來。

蕭無雙吸了吸鼻子,毫不猶豫地走上前:“來兩張雞蛋餅。”

攤主利索地将餅切成四塊,用油紙包好遞給他們。蕭無雙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雞蛋的嫩香與餅皮的焦脆交織在一起,醬料微甜微鹹,味道恰到好處。他含糊不清地贊歎道:“這醬料調得好。”

雲逸微微颔首:“确實不錯。”

蕭無雙吃着雞蛋餅,目光卻又落在了對面一家賣紅薯糖水的小攤上。隻見攤主用大勺輕輕攪拌鍋中的糖水,晶瑩剔透的紅薯塊在琥珀色的糖漿裡翻滾,湯汁濃稠,散發着一股濃郁的紅薯香甜味道。他連忙快步走過去,毫不猶豫地要了一碗。

攤主舀了一勺,将紅薯塊和糖水一同倒入青花瓷碗中,再撒上一點桂花增香。蕭無雙用勺子舀起一塊紅薯,輕輕吹了吹放入口中,紅薯軟糯香甜,糖水濃郁芬芳,甜而不膩,他忍不住點頭:“這紅薯選得好,入口即化。”

“桂花點綴,更添一絲清雅。”

二人正吃着,忽然聽到前方一陣清脆的銅鑼聲,一個小販挑着扁擔走來,扁擔兩側的木桶裡裝滿了白白胖胖的湯圓,熱氣騰騰,香氣四溢。蕭無雙眼前一亮,立刻攔住小販:“來兩碗湯圓!”

小販熟練地舀起幾顆湯圓,放入瓷碗中,再倒入一勺熱騰騰的桂花糖水,遞到他們手上。蕭無雙夾起一顆湯圓輕輕咬開,裡面的黑芝麻餡瞬間流出,香甜濃郁,唇齒留香。他含着一口熱湯圓,含糊道:“這芝麻餡太香了,入口就化開了。”

雲逸輕輕點頭:“糯米粉細膩,芝麻餡香醇,味道确實不錯。”

吃完湯圓,二人繼續往前走,沒多久,又看到一個攤子正在烤肉串。攤主用炭火慢烤着一串串羊肉,烤至微微焦黃後,撒上一層孜然和花椒粉,香氣撲鼻。蕭無雙又忍不住了,趕緊要了兩串,剛一入口,鮮嫩多汁的羊肉混合着孜然的香氣,讓他忍不住眯起了眼睛:“這肉嫩得恰到好處,孜然和花椒粉搭配得剛剛好!”

雲逸大嚼幾口:“炭火烤制,火候精準,肉香四溢。”

吃完烤肉串,蕭無雙的目光又被一家賣糖炒栗子的攤子吸引了。攤主用鐵鍋不停翻炒着栗子,糖漿均勻地包裹在栗子外殼上,散發着甜香。蕭無雙迫不及待地剝開一顆,裡面的栗肉軟糯香甜,滿口留香:“這栗子選得不錯,綿軟香甜,帶着淡淡的焦糖香。”

雲逸嘗了一顆,淡淡道:“炒糖恰到好處,甜而不膩。”

二人邊吃邊逛,又在一個賣炸豆腐的攤位前停下了腳步。攤主将切成小塊的豆腐裹上面糊,放入滾燙的油鍋中炸至金黃,起鍋後撒上蒜末、香蔥和秘制醬料。蕭無雙咬了一口,外皮酥脆,裡面卻依舊嫩滑,醬汁濃郁,讓他忍不住連連點頭:“這豆腐嫩得不像話,外酥裡嫩,口感絕佳。”

雲逸:“豆腐選得好,炸制火候精準。”

正當蕭無雙感慨着自己快要吃撐了時,忽然看到街角一家專賣蜜汁藕片的鋪子。攤主将炖煮得透透的蓮藕切成薄片,浸泡在特制的蜂蜜糖漿中,呈現出晶瑩剔透的琥珀色。蕭無雙拿起一片放入口中,蓮藕爽脆,蜂蜜的甜香與藕片本身的清香相互融合,格外清爽。他感歎道:“這蜜汁藕片清甜爽口,吃多了油膩的東西,正好解膩。”

雲逸輕輕點頭:“清甜脆爽,口感恰到好處。”

二人一路走走停停,最後終于在一個賣糍粑的小攤前駐足。攤主将糯米糍粑放入滾燙的油鍋中炸至微微膨脹,再撈出裹上一層黃豆粉,最後撒上紅糖粉。蕭無雙拿起一個咬了一口,外皮微微酥脆,内裡卻軟糯香甜,黃豆粉的微微焦香與紅糖的甜味完美融合,他滿足地歎道:“這糍粑真是絕了,糯米香、黃豆粉香、紅糖香,層次豐富。”

雲逸淡淡道:“軟糯不粘牙,甜而不膩,确實是上好的糍粑。”

蕭無雙摸了摸肚子,終于露出一絲滿足的笑容,感歎道:“這趟下來,怕是要長幾斤肉了。”

二人沿着青石鎮的街道緩步而行,街巷間的煙火氣息愈發濃郁,沿途攤販林立,各色小吃琳琅滿目,空氣中彌漫着令人垂涎的香氣,叫人食指大動。隻見一屜屜熱騰騰的糯米雞正冒着濃濃的白霧,香味混雜着糯米的軟糯、臘腸的鹹香和冬菇的鮮美,直往鼻子裡鑽。攤主熟練地揭開木蓋,取出一個個裹着荷葉的糯米雞,輕輕剝開,香氣瞬間撲鼻而來,金黃油亮的糯米緊緊包裹着嫩滑的雞肉,還點綴着香菇和臘腸。蕭無雙忍不住咽了口口水,笑道:“來兩個糯米雞。”

攤主遞上糯米雞,蕭無雙拿起一隻,咬了一口,荷葉的清香滲入米飯,米粒顆顆分明卻又黏糯入味,雞肉軟嫩多汁,搭配臘腸的鹹香,讓他的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揚:“這雞肉嫩得像入口即化,糯米吸滿了湯汁,越嚼越香。”

雲逸:“荷葉蒸制,透出淡淡的清香,臘味與雞肉相得益彰,确實是一道佳品。”又點頭道:“每一樣都有其獨特的風味,街頭小攤是這座小鎮的靈魂,能夠通過這些美食,感受到它的文化底蘊。”他說着,忽然看見前方一個攤位,有人正在炸油條,外面金黃酥脆,油香四溢。

蕭無雙的眼睛一亮,“油條!這可是我的最愛。”他走過去,拿了一根熱乎乎的油條,咬了一口,外酥内軟,嚼勁十足。油條散發出的香氣讓他忍不住笑道:“這油條的口感真是太棒了,香脆到極點!”

雲逸看了看周圍,又發現了一家賣炒米線的小攤。攤主将米線放入熱鍋裡,調料灑下,鍋中傳來“嗞嗞”的聲音,香氣撲鼻。炒米線色澤鮮亮,炒得恰到好處,米線吸收了濃郁的調料和蔬菜的鮮香。雲逸微笑着看了一眼,“炒米線也不錯,鮮味十足,配上那些新鮮的蔬菜,吃起來特别開胃。”

又走了一段路,蕭無雙眼睛突然一亮,“這邊有個攤子在賣紫菜包飯。”他說着走了過去。攤主正在把紫菜包飯切成小段,每一段都裹着色彩鮮豔的蔬菜和米飯,外層撒上了一點芝麻。蕭無雙拿起一口,紫菜的清香和米飯的軟糯相得益彰,裡面的黃瓜和胡蘿蔔增添了些許清爽感。

雲逸也點了點頭,“這紫菜包飯外脆内軟,清新又不油膩。”

蕭無雙喝了口水,接着往前走,突然看到了一個炒肝攤,攤主正在熱鍋裡翻炒豬肝,香味撲鼻。炒肝濃郁的湯汁與豬肝的細嫩口感相融合,蕭無雙忍不住嘗了一口,感覺十分入味:“這炒肝的味道十分濃烈,鹹香四溢,和配菜搭配得很完美。”

雲逸和蕭無雙繼續在街頭漫步,街邊的小吃攤琳琅滿目,每一道小吃都充滿了獨特的風味,令兩人興緻勃勃地繼續品嘗。空氣中彌漫着各種香氣,讓人不禁食欲大開。

首先,他們走到一個攤前,攤主正用銅鍋炖着一鍋紅棗桂圓湯。湯色金黃清澈,桂圓和紅棗漂浮在鍋中,散發出濃郁的甜香。雲逸輕輕喝了一口,紅棗的甜美和桂圓的清香交織在一起,湯水溫潤入心,甜而不膩,清潤宜人。“這道湯真是滋補養生,溫暖又甘甜。”他微笑道。

他們又來到了一家賣花生糖的小攤。攤主正在爐火上炒制花生,接着将花生與糖漿混合,糖漿在花生的表面形成一層薄薄的糖衣。雲逸拿起一塊花生糖,甜脆的口感讓人一試成主顧,“花生的香氣混合着糖的甜味,真的讓人一口接一口。”他笑道。

又經過一個小攤,攤主正在煮着豆沙包。包子外面是軟糯的面團,裡面包裹着甜美的豆沙,蒸汽騰騰,熱氣彌漫。蕭無雙伸手拿了一個,輕輕咬下一口,豆沙的甜味立即充滿了口腔。“這豆沙包真是軟糯,裡面的豆沙又甜而不膩,吃上一口讓人不自覺地想多來幾次。”

走了不久,二人發現了一個攤子,攤主正烤着一串串紅薯。紅薯被烤得外皮微微焦黃,香氣撲鼻。蕭無雙咬了一口,裡面軟糯的紅薯溫暖着胃,“這烤紅薯的甜味不強,卻非常清香,吃上一口,心情也變得愉悅起來。”

接着他們來到了一個賣梅幹的攤子。攤主正在将新鮮的梅子曬幹,風幹後的梅子看上去晶瑩剔透,味道酸酸的,帶着一絲自然的清香。雲逸咬下一顆,梅子的酸澀與果香在口腔中交織,爽口十足。“這梅幹的酸味非常解膩,吃上一顆,口腔瞬間清爽。”他笑着說。

再往前走,二人經過一個賣香氣撲鼻的炒田螺的小攤。攤主在鍋裡炒着田螺,加入了蒜末,香味四溢。每一隻田螺都裹上了香氣撲鼻的蒜香的味道,蕭無雙忍不住嘗了一隻,外殼微脆,田螺肉質嫩滑,和調料混合得恰到好處。“這些炒田螺别有一番風味,蒜香味絕佳。”他感歎道。

走了一會兒,雲逸看到前方有一個賣牛肉餅的小攤。攤主正把手打好的牛肉餡裝入面餅裡,然後放入炭火上烤制。牛肉餅外皮焦香,内裡卻充滿了牛肉的香味。雲逸咬了一口,鮮美的牛肉與香脆的外皮完美融合,“這牛肉餅外酥内嫩,牛肉的味道也極其濃郁,确實是道好吃的小吃。”

不遠處,還有一個攤位,攤主正在制作甜酒釀。甜酒釀是用糯米發酵後,加入甜酒、紅棗等,熬制而成的一道傳統甜品。蕭無雙端起一碗,細細品嘗,甜酒釀的香氣撲鼻而來,酒味溫和,米粒軟糯,紅棗和酒味融合,口感濃郁卻不膩。“這甜酒釀的味道真是微妙,溫潤又帶着淡淡的酒香,吃上一口,整個人都放松了。”他說道。

雲逸微微一笑:“這些小吃雖然簡單,卻也有其獨特的魅力,它們讓這座小鎮充滿了人情味和生活氣息。”兩人繼續向前走去,享受着這悠閑的時光。

他們來到了一家專賣“蒸糕”的攤位。攤主是個穿着樸素的老婦人,她正在用蒸籠蒸着一層層的糯米糕,米糕上撒了一些糖桂花和蜜棗。每一塊糕點都蒸得晶瑩剔透,散發出誘人的香氣。雲逸拿起一塊,輕輕咬下,糯米的香甜與蜜棗的清潤混合在一起,口感溫潤,甜而不膩。“這蒸糕真是入口即化,甜味不過分,倒是讓人越吃越想吃。”他笑着道。

接着,他們走到了一家做“香腸”的攤位。攤主将腌制好的豬肉腸用草木灰烤制,外面是焦脆的皮,裡面是軟嫩多汁的肉餡。香腸上還撒了些許香草與五香粉,烤得恰到好處。蕭無雙咬下一口,香氣撲鼻,肉餡和香料的味道完美融合。“這個香腸的香味濃郁,肉質鮮嫩,吃上一口就有種滿足感。”他贊不絕口。

然後,二人經過一個賣“炒三絲”的攤位。攤主将黃鳝、白絲和韭菜絲混合在一起,撒上一些醬油、胡椒粉,用大火快速炒制,最後撒上香蔥。三絲在鍋中翻滾,香氣撲鼻,雲逸忍不住嘗了一口,韭菜的香味和鳝魚的鮮美相互交織,味道濃郁卻不膩。“這炒三絲,鮮香十足,既有韭菜的清香,又有魚肉的鮮味。”他笑道。

走過這家攤位後,蕭無雙注意到不遠處有一個賣“椒鹽蔥餅”的攤子。攤主正将蔥餅撒上辛辣的椒鹽,然後放入火炭中烘烤。剛出爐的蔥餅外皮金黃酥脆,蔥香味撲鼻而來。蕭無雙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塊咬了下去,口感酥脆,蔥香撲鼻,椒鹽的辛辣味讓人一試成主顧。“這蔥餅的香味真是十足,咬上一口,便能感受到香辣的刺激。”他愉悅地說道。

接下來,他們停留在一個“雜糧餅”攤位前。攤主攤開一張大鍋,鍋底鋪滿了金黃的雜糧面團,面團的表面撒上了紅豆、黑芝麻和花生碎,經過火烤,餅的外面變得酥脆,内裡卻依舊保留着柔軟的口感。雲逸咬了一口,香脆的外皮和雜糧的清香在口中交織,令他陶醉不已。“這雜糧餅的口感特别豐富,甜鹹交織,吃上一口讓人胃口大開。”他笑着道。

走了幾步後,他們經過了一個賣“雞蛋餃”的攤位。攤主将雞蛋打在面團中,搓成小餃子,放入鍋裡炸至金黃。外皮酥脆,裡面是雞蛋的嫩滑和蔥花的香味,口感非常獨特。蕭無雙拿起一個,咬下一口,蛋香與面香交融在一起,味道十足。“這個雞蛋餃外酥内嫩,蛋香濃郁,讓人一口接一口。”他贊道。

在下一個攤位上,他們看到攤主正在賣一種叫做“豆腐花”的小吃。攤主将鮮嫩的豆腐用布包裹,然後加上清湯,撒上一些紅棗、枸杞,再加上一點點的糖。“這豆腐花清香可口,紅棗的甜美和枸杞的清香,讓整碗豆腐花如同冬日裡的暖陽。”雲逸品嘗了一口,輕輕說道。

接下來,他們經過一個賣“黃鳝米線”的攤位。攤主在大鍋裡煮着熱騰騰的米線,湯汁香濃,米線滑嫩,撒上一些腌制的黃鳝肉,湯底十分鮮美。蕭無雙嘗了一口,米線的勁道與黃鳝肉的鮮美相得益彰,湯底清而不淡,口感豐富。“這黃鳝米線既有魚肉的鮮香,又能感受到米線的滑嫩,真是美味。”他滿意地笑道。

走了不久,他們來到一個攤位,攤主正在做“糯米粽”。不同于現代的粽子,這些粽子包裹着糯米、花生和香菇,用竹葉包裹,最後放入鍋中蒸煮,蒸出的粽子香氣撲鼻,糯米的粘性和花生、香菇的味道完美融合。雲逸拿起一個,細細品嘗,糯米粽的口感溫潤,配合香菇的鮮美,真是回味無窮。“這糯米粽口感獨特,香氣撲鼻,每一口都充滿了濃濃的鄉愁。”他說道。

他們随後來到一個攤位,攤主正在做“幹炸春卷”。春卷外皮金黃酥脆,裡面包裹着豬肉、蘿蔔、香菇等餡料,油炸得恰到好處。蕭無雙拿起一個,咬下去,外脆内軟,餡料的味道鮮美,香氣撲鼻。“這炸春卷外焦裡嫩,咬上一口,餡料的香氣四溢,真是美味。”他說道。雲逸微笑着看向無雙:“這些小吃雖不奢華,卻最能體現這座小鎮的風情,每一口都充滿了熱情與真誠。”蕭無雙點點頭,心滿意足:“是啊,雖然簡樸,卻也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要停下腳步,細細品味。”

兩人繼續在青石鎮的街頭遊走,每走幾步便有新的攤位吸引了他們的目光。街道兩旁的攤販們争相叫賣,氣氛熱鬧非凡,蕭無雙和雲逸在這裡嘗到了各種不同的美味小吃。

他們走到一個攤位前,攤主正熱火朝天地翻烤着一些圓形的“黃粿”。這種小吃外形金黃,表面略微帶有焦痕,烤得十分酥脆。雲逸拿起一塊輕輕咬下,外皮的酥脆與内裡軟糯的口感形成鮮明對比,黃粿中散發出的香味令人陶醉。其内的糯米帶有些許甘甜,而表面撒上一層薄薄的香料粉,增添了一股微微的辛香。“這黃粿口感豐富,外脆内嫩,味道層次分明。”雲逸咀嚼着贊道。

接着,他們來到了一家小攤前,攤主正捧着一大鍋正在翻煮的“紫薯球”。攤位周圍彌漫着一股甜美的紫薯香氣,攤主用木勺輕輕攪拌着鍋中的紫薯球,直到其外表略微變色。每一顆紫薯球外表略帶酥脆,而内裡卻是綿密的紫薯泥,甜而不膩。蕭無雙迫不及待地嘗了一口,紫薯的天然香甜充滿了口腔,口感綿軟,仿佛一口咬下去便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賜。“這紫薯球口感細膩,甜度剛好,非常适合解饞。”他說道。

他們走過一個“酒釀小圓子”攤位時,攤主正在将一顆顆小巧玲珑的圓子放入一鍋清香四溢的酒釀湯中,湯裡漂浮着米粒和甜美的酒香。雲逸撈起一顆小圓子,輕輕放入口中,外皮滑嫩,内裡則是糯米的香甜和酒釀的醇厚混合,口感溫潤,微微的酒香令人陶醉。 “這酒釀小圓子非常适合在寒冷的天氣裡吃,暖胃又解膩。”他笑着說道。

他們接着品嘗了攤位上熱氣騰騰的“八寶粽”,這款粽子包裹着紅豆、蓮子、糯米、花生、枸杞、桂圓等多種食材,蒸煮時散發出濃烈的香氣。粽子表皮光滑,蒸得恰到好處,米粒緊實,配上多樣的内餡,每一口都能品嘗到不同的口感和風味。蕭無雙咬了一口,糯米的綿密與花生的香脆交織在一起,令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這八寶粽層次豐富,吃上一口,便能感受到各種食材的巧妙搭配。”他評價道。

接下來,他們停下了腳步,來到了一家賣“焖子”的攤位。攤主将一鍋濃香的豆腐焖子裝在小碗中,豆腐上撒上一些蔥花和醬油,香氣撲鼻。雲逸嘗了一口,焖子外表嫩滑,鹹香的湯汁滲透進豆腐内,豆腐入口即化,溫潤的味道讓人瞬間感到舒适。“這焖子的豆腐滑嫩無比,湯汁香濃,口感非常柔和。”他點頭稱贊。

他們接着走到一個攤位前,這裡售賣的是“蔥油餅”。攤主将面團擀成薄餅,在熱鍋中烙制,外皮焦黃酥脆,蔥花的香味與面餅的清香相互交織。蕭無雙拿起一片咬下,外脆内軟,蔥香四溢,味道純正。“這蔥油餅香氣撲鼻,外脆内軟,蔥香味十分濃郁。”他贊道。

走了一段路後,他們停在了一家專賣“山藥糕”的攤位前。攤主将山藥蒸熟,搗成泥後與糯米粉混合,揉成糕團,然後将其蒸熟,外皮光滑,表面撒上了一層薄薄的糖粉。每一口山藥糕都柔軟而富有彈性,山藥的清香與糯米的甜味相互交織,口感清新又不失香甜。“這山藥糕口感細膩,甜味恰到好處,清香撲鼻。”雲逸評價道。

二人繼續沿街而行,來到一個攤位,攤主正做着“麻花”。麻花外皮酥脆,表面撒上了一層白糖,金黃誘人。每一根麻花都彎曲成精美的形狀,外脆内軟,吃上一口香甜四溢。“這麻花香甜可口,外脆内軟,真是令人上瘾。”蕭無雙一邊咀嚼,一邊說道。

他們接着走到了一家賣“炸蛋餅”的攤位,攤主正在鍋中炸制着一個個小小的蛋餅。蛋餅外脆内嫩,表面撒上了少許鹽和香蔥,吃上一口香氣四溢,口感豐富。“這個炸蛋餅外脆内嫩,鹹香味十足。”雲逸評價道。

不幾步又來到一家攤位,攤主正在做“胡椒餅”。餅皮金黃酥脆,内裡餡料豐富,胡椒的香氣與肉餡的鮮美交織,吃上一口,口感豐富,麻辣香味撲鼻。“這胡椒餅香辣十足,吃上一口便能感受到那種火熱的刺激。”蕭無雙滿意地說道。

一個攤位前,攤主正忙碌地将一塊塊“糯米蒸餃”放進蒸籠。蒸餃外形精緻,表皮薄透,包裹着香氣撲鼻的糯米,米粒晶瑩剔透。雲逸拿起一個,咬開一口,米粒在口中輕輕彈開,香滑的米粒搭配着内裡微微帶甜的梅幹和香菜,口感清新。餃子的外皮不粘牙,糯米的香甜與梅幹的酸甜在舌尖交織。“這糯米蒸餃軟糯可口,梅幹的清香又讓人食欲大開。”他微笑道。

稍走幾步,他們便被另一個攤位吸引了。這是一個賣“紅豆包”的攤位,攤主正在蒸制着一批新鮮的包子,包子表皮晶瑩,透着一股自然的紅色。雲逸随手取了一顆,輕輕咬開,内裡是一層細膩的紅豆沙,豆沙甜而不膩,微微帶有一絲的香氣。他嘗了一口後點了點頭:“這紅豆包的甜度剛好,不膩,紅豆的香氣剛剛好,簡直是完美。”

又走了一段路,他們發現一個攤位旁邊飄來陣陣香氣,原來是賣“麻團”的攤主正在炸制着一批剛剛做好的麻團。這種麻團外皮炸得金黃酥脆,撒上一層白糖和芝麻,咬上一口,外面香脆,裡面卻是軟糯的,甜中帶有芝麻的香氣,令人回味無窮。蕭無雙咬了一口,眉頭一挑:“外面脆,裡面糯,香氣撲鼻,吃上一口停不下來。”

他們接着走到了一個賣“栗子餅”的攤位,攤主的鐵闆上已經熱氣騰騰地烤起了餅。餅皮金黃微焦,内裡包裹着甜糯的栗子泥。雲逸咬了一口,栗子香濃郁,餅皮又香又脆,和内裡軟糯的栗子搭配在一起,别具一番風味。“這栗子餅香氣撲鼻,外脆内軟,味道令人陶醉。”雲逸感歎道。

緊接着,他們來到了一個擺放着一鍋“香菇粥”的攤位。香氣四溢的香菇粥冒着熱氣,散發出濃郁的香菇味。雲逸捧起一碗,攪拌後送入口中,香菇的鮮香與米粥的柔滑相得益彰,清淡而滋補,吃上一口,渾身都感到溫暖。“這香菇粥清淡又滋補,口感十分細膩,喝上一口仿佛整個身體都被溫暖包圍。”他輕聲說道。

接下來,他們又走到了一個攤位,攤主正做着一種叫做“胡辣湯”的小吃。這道小吃的湯底熱氣騰騰,湯裡有豐富的各種食材,香氣撲鼻。雲逸拿起一勺嘗了嘗,湯底濃厚,帶着濃濃的胡椒香氣。

他們繼續往前走,在一個攤位前停下,攤主正用大勺把一種叫做“槐花糕”的甜點盛進碗裡。槐花糕外觀柔軟,表面覆蓋着一層槐花蜜,散發着獨特的花香。雲逸嘗了一口,槐花的清香和糯米的軟糯相互融合,口感細膩,甜味适中,令人陶醉。“這槐花糕的花香很清新,甜度也恰到好處,吃上一口,仿佛進入了春天。”他說道。

走了幾步,他們來到了一家賣“蛋糕餅”的攤位。蛋糕餅外形平坦,表面鋪滿了細細的糖霜,散發出誘人的香氣。二人各自咬了一口,外皮酥脆,内裡松軟,吃上一口,糖霜的甜味和面餅的香味在口中交融,溫暖又甘美。“這蛋糕餅外酥内軟,香甜可口,口感細膩,正好解了我的饞。”蕭無雙笑着說。

接下來,他們嘗試了一個叫做“軟餅”的小吃。軟餅表面光滑,色澤金黃,吃上一口,軟餅的口感十分柔軟,裡面裹着香甜的蜂蜜和少許的桂花,味道甜美,香氣四溢。“這軟餅清香甜美,口感非常柔軟,桂花的香氣尤為突出,令人陶醉。”雲逸笑道。

不遠處攤位上擺着幾樣奇特的小吃,其中一種是用竹葉包裹的“牛蒡糯米團”。攤主打開竹葉,露出米團,米團外表金黃,包裹着細膩的牛蒡泥,散發着清新的香氣。雲逸取了一塊嘗了一口,米團軟糯,牛蒡泥香氣撲鼻,帶着一絲土腥味,和糯米的甜香搭配得恰到好處。“這個牛蒡糯米團有些别緻,糯米的甜與牛蒡的微苦互相交融,口感特别。”他感歎道。

接着,他們又看到了一個攤位上賣着一種叫做“麻花糍”的小吃,糍粑表面撒滿了細密的糖粉,形狀像個小花朵。攤主熟練地将糍粑抛進熱油鍋中,翻炸得金黃酥脆。無雙拿起一個,咬了一口,外脆内軟,糖粉的甜味與糍粑的軟糯交織,口感極其豐富。“這個麻花糍真的好吃,外脆内軟,糖粉的甜又不會過分,吃上一口就停不下來。”他笑着說道。

稍作停留,他們又發現了一個攤位賣的是“山楂餅”。攤主正在将山楂果烤制成薄餅,整個攤位被一股酸甜的香氣包圍。餅的表皮微微焦黃,帶着濃濃的山楂香。雲逸拿起一塊嘗了一口,酸酸的山楂味與烤制過後的焦香相互交融,口感豐富,又帶有一絲清爽的果香。“這個山楂餅的酸甜味道正好,既不太酸也不太甜,口感特别。”他說道。

他們繼續走,來到了一個賣“花生糕”的攤位。攤主正用銅勺将一團團花生混合糖漿的糊狀物倒入模具中,快速地切成一塊塊。無雙拿起一塊花生糕,嘗了嘗,外表酥脆,裡面卻是花生的香味濃郁,甜味恰到好處,帶着淡淡的焦糖香氣。“這花生糕香甜可口,口感松脆又不粘牙,簡直是完美的點心。”他笑着誇贊道。

又走了一段,二人來到了一個攤位,攤主正在攤上一鍋滾熱的“紫菜湯”。這道湯用的是新鮮紫菜與雞骨熬制的高湯,湯色清澈,喝上一口,清淡又溫潤。雲逸捧起一碗嘗了嘗,紫菜的鮮美與雞湯的濃香相互交織,口感清新爽口,溫暖舒心。“這紫菜湯真的很清爽,喝上一口非常暖胃。”他感慨道。

接着,他們又發現了一個攤位,上面寫着“雞蛋煎餅”。這不是普通的煎餅,而是一種薄薄的煎餅上面撒上了蛋花、蔥花,攤主還會加上一些香料,翻煎至金黃。無雙嘗了一口,蛋香與蔥香混合,外皮酥脆,内裡柔軟,味道别具一格。“這雞蛋煎餅簡直就是早餐的完美選擇,香氣撲鼻,吃上一口讓人忍不住想再來一塊。”他笑道。

繼續向前走,他們來到了一個攤位,攤主正在制做“山藥餅”。山藥去皮後切成薄片,裹上糯米粉和糖漿,煎至兩面金黃。雲逸嘗了一口,山藥的清甜與糯米的柔軟完美結合,糖漿的甜味讓整個口感更加豐富。“這山藥餅軟糯甘甜,山藥的清香與糯米的細膩搭配得恰到好處,真的是别有一番風味。”雲逸誇贊道。

又走了一段路,二人看到一個攤位,攤主正在炸制“炸蛋羹”。蛋羹的外皮酥脆,内裡卻是嫩滑的蛋黃,咬上一口,蛋黃的香味充盈口腔。

稍微停留,二人又來到一個賣“花生酥”的攤位。花生酥外表金黃,内裡酥脆,口感細膩。蕭無雙嘗了一口,花生的香脆和糖漿的甜味在口中交織,簡直是美味無比。“這個花生酥太棒了,香脆又不粘牙,口感極佳。”他說道。

一股甜香撲鼻,二人循香而去,發現一個小攤位,正賣着“桂花糯米藕”。攤主将新鮮的藕切成段,塞滿了浸泡過桂花蜜的糯米,蒸至軟糯後再刷上一層糖漿。雲逸夾起一塊細細品嘗,藕片晶瑩剔透,糯米微甜,桂花的清香纏繞舌尖,甜而不膩,軟糯香甜。“這桂花糯米藕真是妙不可言,藕的清香和糯米的柔軟結合得恰到好處,還帶着淡淡的桂花香。”他說着,又忍不住多吃了一塊。

接着,他們在一家古樸的小攤前駐足,這家攤位賣的是“茯苓糕”。攤主取出一塊方方正正的糕點,輕輕一掰,便能看到裡面細膩的茯苓粉和糯米粉混合而成的柔軟内裡,還夾着一層甜甜的豆沙餡。蕭無雙輕輕咬了一口,糕體綿軟,入口即化,帶着一絲淡淡的藥香和米香,回味悠長。“這茯苓糕不僅好吃,還帶着股清雅的香味,吃完感覺整個人都清爽了幾分。”他滿意地說道。

走到拐角處,他們被一陣獨特的香氣吸引,原來是一位老伯正在烙“椒鹽酥餅”。這酥餅的外皮酥脆,裡面卻包裹着一層薄薄的椒鹽餡,攤主熟練地翻動着餅,一轉眼便出鍋了一塊金黃酥脆的酥餅。雲逸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餅皮薄脆,咀嚼間溢出濃郁的椒鹽香味,鹹香酥脆,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這椒鹽酥餅真是酥得掉渣,咬一口滿嘴都是香氣,簡直停不下來。”他笑着說道。

再往前走,二人瞧見一個攤位賣着“松子糖”。這糖是用熬制的麥芽糖拌入松子,再趁熱倒入木模具中壓制而成,糖塊上還能看見完整的松子顆粒,泛着淡淡的油光。蕭無雙折下一小塊含入口中,糖體微微發脆,嚼起來卻又粘牙,甜中帶着松子的清香,越嚼越香。“這松子糖味道純正,甜度适中,咬下去松子的香氣瞬間充滿整個口腔。”他贊歎道。

不遠處,有個攤販正在用木鏟翻炒着一鍋熱氣騰騰的“芝麻糊”。這芝麻糊黑亮濃稠,飄散着芝麻的醇香,攤主熟練地舀起一碗,撒上一些碎花生和紅糖。雲逸吹了吹,輕輕抿了一口,芝麻的香味濃郁順滑,入口溫潤,甜度适中,喝下後整個胃都暖了起來。“這芝麻糊真是香醇濃郁,入口順滑,還帶着花生的香味,冬天喝上一碗,整個人都暖和了。”他說道。

他們繼續向前,發現一個攤位正在炸制“桂花蜜芋頭丸”。這道小吃是用蒸熟的芋頭搗成泥,拌入糯米粉和少許糖,再揉成丸子下油鍋炸至金黃,最後淋上一層桂花蜜。雲逸咬了一口,外皮酥脆,内裡軟糯,桂花蜜的清香與芋頭的甜糯相得益彰。“這芋頭丸外酥裡嫩,甜度剛剛好,桂花蜜的香味讓人回味無窮。”他說着,又忍不住再拿了一顆。

再往前走,他們看到一個攤位賣的是“雞頭米羹”。這羹是用雞頭米(芡實)和紅棗、蓮子、桂圓一同熬煮,湯色微黃,泛着淡淡的果香。蕭無雙輕輕舀了一勺,入口香甜軟糯,雞頭米的微微脆感在齒間跳動,蓮子的甘甜和紅棗的香氣交織,溫潤可口。“這雞頭米羹味道醇厚,喝上一碗感覺整個人都精神了不少。”他感慨道。

不遠處的一個攤位上,攤主正熟練地将糯米團放入滾燙的糖水中煮制,做的是“紅糖桂圓糯米羹”。這羹用糯米團、紅糖、桂圓、姜片一同熬煮,湯色深紅,香氣撲鼻。雲逸舀起一勺,嘗了一口,糯米團軟糯Q彈,紅糖的甜味恰到好處,桂圓的清香回蕩在口腔,姜片的微微辛辣讓整道羹更加溫暖。“這紅糖桂圓糯米羹真是絕配,甜而不膩,喝完後整個人都暖烘烘的。”他說道。

再走幾步,他們瞧見一個攤位正在制作“豆沙薄荷糕”。這糕點用糯米粉制成外皮,裡面包裹着細膩的紅豆沙餡,再加入少許薄荷葉調味,最後蒸至半透明狀。蕭無雙輕輕咬了一口,紅豆沙香甜細膩,糯米皮Q彈柔軟,薄荷的清涼感讓整塊糕點都多了一絲别樣的清爽。“這豆沙薄荷糕真是特别,甜中帶着絲絲清涼,口感獨特。”他贊歎道。

最後,他們來到一個攤位,攤主正在用木勺翻拌一鍋“玫瑰酒釀”。這酒釀用糯米和酒曲發酵後,再加入新鮮的玫瑰花瓣一起熬煮,湯色淡紅,散發着醉人的花香。雲逸舀了一勺,嘗了一口,糯米的甜糯與酒釀的微醺交織,玫瑰的清香在唇齒間缭繞,溫潤又香甜。“這玫瑰酒釀真是芳香四溢,甜糯适口,喝上一碗,整個人都沉浸在這股淡淡的花香中了。”他說道。

不遠處,一個擺滿竹制蒸籠的攤子吸引了他們的目光,蒸籠内騰起熱氣,隐隐透出幾塊白中帶黃的糕點。“這是‘金絲芙蓉糕’。”攤主笑着介紹,“用雞蛋、糯米粉和豆沙制成,蒸熟後撒上一層糖桂花,松軟香甜。”蕭無雙夾起一塊,糕體輕盈松軟,入口即化,豆沙細膩不膩,雞蛋的香氣與桂花的清香交織,餘味綿長。“這糕點軟糯清香,入口即化,桂花的甜香點睛之筆。”他贊道。

再往前走,一股獨特的清甜香氣飄來,他們看見一個小攤擺着一盤盤碧綠的小團子,晶瑩剔透,攤主正在撒上細細的黃豆粉。“這是‘艾葉團子’,用新鮮艾葉搗爛,與糯米粉混合搓成小團,裡面包着芝麻糖餡,吃起來香甜軟糯,還有艾草的清香。”雲逸夾起一個輕輕咬開,艾葉的清香瞬間溢滿口腔,芝麻糖餡微甜,豆粉增加了獨特的香氣,細膩而不膩。“這艾葉團子真是别具一格,帶着大自然的清香。”他點頭稱贊。

走過一個拐角,他們見到一個老者正在一個鐵鍋裡翻炒着黃澄澄的米粒,不時加入糖漿和花生,最後倒入一個木框中壓平切塊,做成了“龍須米糖”。攤主笑着說:“這糖要趁熱吃,外脆内酥,甜而不膩。”蕭無雙拿起一塊輕輕咬下,米粒酥脆,花生香濃,糖漿的甜度恰到好處,口感豐富有層次。“這種酥脆的口感,真是讓人忍不住一塊接一塊。”他滿足地說道。

再往前走,他們看到一個攤販正用一根細竹筒不斷地攪拌一鍋熱騰騰的湯,湯中隐約可見細碎的橙色絲線。“這是‘紅蘿蔔銀耳羹’,用紅蘿蔔絲和銀耳慢熬成羹,加入桂圓和紅棗,滋補又清甜。”雲逸舀起一勺,湯體黏稠順滑,銀耳軟糯,紅蘿蔔微甜,桂圓和紅棗的香氣融合得恰到好處,溫暖而滋潤。“這羹真是清甜潤口,喝下去整個人都暖洋洋的。”他贊歎道。

接着,他們被一股誘人的焦糖香氣吸引,發現一個攤販正在銅鍋裡翻炒着糯米團,糯米團被炒至微焦,最後撒上一層碎核桃和糖粉,攤主稱之為“焦糖核桃糍粑”。蕭無雙夾起一塊,輕輕一咬,外層微脆,内裡卻軟糯香甜,焦糖的甜味恰到好處,核桃的香脆增添了層次感。“這糍粑炒得剛剛好,外焦内嫩,核桃的香氣提升了整體的口感。”他微笑着說道。

轉過街角,一個小攤位上堆着一盤盤金黃的圓餅,表面撒着一層細白的糖霜。“這是‘蜜酥胡麻餅’,用面粉和蜂蜜調和成團,加入芝麻,擀成薄餅後烤至金黃,最後撒上糖霜。”蕭無雙掰下一塊,輕輕一嘗,餅皮微酥,蜂蜜的甜香沁人心脾,芝麻的香味越嚼越濃,糖霜增添了一絲細膩的甜意。“這胡麻餅香甜酥脆,蜂蜜的味道醇厚,吃起來滿口留香。”他笑道。

不遠處,一個攤販正往竹筒裡裝着一種糯米制成的糕點,竹筒外冒着熱氣,攤主解釋道:“這是‘竹香糯米糕’,用糯米、紅豆、桂花蒸熟後放入竹筒内,吸收竹子的清香。”雲逸敲開竹筒,取出一塊糯米糕,輕輕一嘗,糯米的軟糯與竹香交織,紅豆的香甜恰到好處,桂花的淡淡清香更添雅緻。“這竹香糯米糕果然與衆不同,竹子的清香讓人仿佛置身山林之間。”他感慨道。

一個小攤前圍滿了人,隻見攤主手持一柄特制的竹勺,從鍋中舀起一勺熱氣騰騰的糕糊,快速倒入一個凹槽形的銅模内,不多時,模具内的糕點緩緩鼓起,呈現出金黃焦香的模樣。攤主取出後迅速撒上桂花糖粉,裝入小竹簍中,遞給客人。

“這是‘銅勺桂花糕’,用糯米粉、糖桂花與山泉水調成漿,再倒入銅模中炙烤至微焦,口感酥脆,内裡卻仍舊軟糯。”攤主笑着介紹道。

蕭無雙接過一塊,輕輕咬下一口,外皮微焦,略帶一絲脆感,内裡卻綿軟如雲,糯米的香甜伴着桂花的幽香緩緩彌漫口腔。“這桂花糕與尋常蒸制的大不相同,多了幾分焦香,又不失軟糯,真是别具一格。”他點頭稱贊。

繼續前行,遠遠便聽見“滋啦”一聲,隻見一位攤主正用鐵鏟翻炒一鍋金黃酥脆的小食,香氣四溢,讓人垂涎。雲逸好奇地湊近,看見鍋中滿是細長的條狀食物,油光閃閃,撒上了一層細細的椒鹽粉。

“這是什麼?”他問道。

攤主笑着道:“這是‘椒鹽脆藕條’,用鮮嫩的藕切成細條,裹上一層薄薄的糯米粉,再下鍋炸至金黃,最後撒上花椒鹽和熟芝麻。”

雲逸夾起一根,輕輕咬下,隻聽“咔嚓”一聲,外皮香脆,藕芯仍帶幾分清脆,椒鹽的微辣與芝麻的醇香交織,回味無窮。“這藕條炸得恰到好處,外酥内嫩,鹹香之中又帶着藕的甘甜。”他贊道。

二人繼續走着,忽然看到一個小攤前擺着一口大鍋,鍋中奶白色的湯底正翻滾着,偶爾有紅棗、蓮子浮起,攤主舀起一勺,輕輕淋在碗中,散發出一股濃郁的米香。

“這是‘蓮子薏仁糊’,用薏仁、糯米、蓮子慢慢熬煮數小時,最後加入桂圓肉,口感細膩綿長,能祛濕養胃。”

蕭無雙接過一碗,輕輕呷了一口,湯糊細膩順滑,蓮子的清香混合着桂圓的微甜,糯米的黏稠讓整體口感更為醇厚。“這薏仁糊熬得極好,入口綿潤,冬夜裡來上一碗,當真是暖身又暖心。”他感慨道。

夜市的喧鬧聲不減,二人繼續前行,忽然看到一位老妪坐在炭火爐旁,爐上放着一個巨大的砂鍋,砂鍋内翻滾着褐色的湯汁,攤主時不時攪拌幾下,香氣醇厚。

“這又是什麼?”雲逸好奇地問。

老妪笑道:“這是‘酒釀桂圓湯’,用糯米酒釀、桂圓幹、紅糖和生姜慢熬,湯色深紅,酒香撲鼻,既暖胃又驅寒。”

雲逸舀了一勺,輕輕吹了吹,緩緩入口,酒釀的醇香在口腔中化開,桂圓的甜潤緊随其後,姜的辛辣則帶來一絲暖意,喝完後整個人都舒暢了幾分。“這酒釀湯甘醇暖胃,最适合寒夜裡品嘗。”他由衷稱贊。

往前走去,二人又發現一個攤位前圍着不少人,攤主正用一塊大石闆在炭火上緩緩烘烤一張薄薄的餅,餅面灑着碎紅棗和松仁,烤至微焦後輕輕卷起,切成小段,遞給客人。

“這叫‘松仁棗泥卷’,用面粉、蜂蜜調成薄餅,再撒上紅棗泥與松仁碎,慢烤至酥香,入口甜而不膩。”

蕭無雙接過一塊,咬下一口,餅皮焦香酥脆,紅棗泥綿甜細膩,松仁的香氣更是畫龍點睛,層次豐富。“這點心别有一番風味,松仁的醇厚與紅棗的甜美相得益彰。”他笑道。

不遠處,一個攤上木制蒸籠層層疊疊,攤主揭開頂上的一籠,頓時香氣四溢。隻見籠中整齊擺放着一隻隻巴掌大小的糯米團,表面灑着些許陳皮絲,隐隐可見團内的餡料。“這是什麼?”雲逸湊上前問。

攤主笑道:“這是‘陳皮桂花糯米團’,糯米浸泡一夜後蒸熟,再拌入蜜桂花與少許紅糖,揉成團後包入一塊陳皮醬心,蒸透後香甜軟糯。”

蕭無雙拿起一顆,輕輕咬開,糯米的黏糯綿軟與桂花的幽香交融,陳皮餡的微苦與甘甜并存,入口回甘。“這味道真妙,桂花的甜潤與陳皮的清香相輔相成,既不膩口,反倒令人回味無窮。”

二人繼續向前,忽見一處炭火架上整齊擺放着一排小巧的陶盞,每盞中盛着一層淺黃色的膏狀物,攤主正用薄薄的竹片輕輕刮過表面,使之均勻受熱。

“這又是何物?”蕭無雙好奇問道。

攤主笑道:“這是‘炭烤黃精糕’,用黃精、糯米粉、蜂蜜調和成膏,緩緩烘烤至表面凝固,入口軟糯香甜,還有補氣養神之效。”

雲逸取了一盞,舀起一勺放入口中,黃精的甘醇伴着蜂蜜的溫潤,口感細膩滑嫩,令人不禁細細回味。“這糕點入口即化,甜而不膩,還有一絲藥香,實乃匠心之作。”

走着走着,二人又被一陣濃郁的果香吸引。攤位上擺着一隻銅鍋,鍋内翻滾着金黃透亮的湯汁,攤主正用長柄木勺舀起一塊塊透明的果膠狀物,撒上一層白芝麻與碎杏仁。

“這是‘蜜漬木瓜羹’,選用熟透的木瓜,去皮切塊後以蜂蜜與米酒慢煮數時,使其軟糯透明,入口即化。”

蕭無雙嘗了一口,木瓜的甜香與米酒的醇厚交織,溫熱的湯汁帶着微微酒香,竟有幾分醉人。“這羹果香濃郁,酒香微醺,寒夜裡來上一碗,實乃妙極。”

繼續前行,二人看見一位老人手持竹簽,不斷翻動着火盆上的一塊塊焦糖色的糕塊,烤至微焦後蘸上一層薄薄的桂粉,遞給客人。

“這是‘炙糖栗糕’,用栗子泥與麥芽糖制成糕胚,切塊後以微火慢炙,外層焦脆,内裡綿軟。”

雲逸嘗了一塊,栗子的醇厚與焦糖的甜香相融,桂粉的微辛更添層次。“這糕點火候掌握得極好,外脆内軟,香甜綿密,越嚼越有味。”

二人繼續向前,街巷愈發熱鬧,攤販的吆喝聲與食物的香氣交織,仿若織成了一幅生動的畫卷。雲逸嗅着空氣中彌漫的香氣,目光落在一處攤位上。攤主正用一把長柄木勺不停攪拌着銅鍋中的漿糊狀物,待其微微凝固後,迅速撒上一層碎松子與紅棗片,再以竹刀切成小塊,裝入竹葉小碟中。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