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鬼來說,與啃花草無異。
而且,聞月丹并非鬼,怎會莫名其妙飲血吃人肉?
是的,被嚴客捉住的聞月丹不是鬼。
同族之間,以血相識。
即使惡鬼複生為人,同族同宗的血腥味也不會改變。
羅刹今日趁百姓與官差争執之時,曾偷偷嘗過一點聞月丹的血。
那是凡人的血腥味,而非他的同族。
可是。
他不敢說不敢管,因為他才是該被嚴客抓住的鬼。
這夜臨睡前,羅刹躺在地上輾轉反側。
子時更聲響起,他終究起身坐定,問出那句困擾了自己整整一日的問題:“朱砂,你知道太一道會如何處置鬼嗎?”
隔着屏風,有人輕聲回他:“會死。她的魂魄會被天尊劍斬滅,肉身則會投入煉爐燒盡。”
好一個形神俱滅的處置。
羅刹有些難受,啞着嗓子繼續問道:“今日從謝宅捉到的女子,萬一她不是鬼呢?她去了長安,也會被太一道如此處置嗎?”
朱砂:“二郎,我在長安時,時常聽聞太一道,他們從未抓錯過一個鬼。嚴道長既然說聞娘子是鬼,那她一定是鬼。”
從汴州出發,經水路,二十日後抵達長安。
而一個可憐女子的性命,會在二十日後,徹底消弭于世間。
無人知曉她的冤屈,無人知曉她不是鬼。
羅刹心口發悶,伸手挪開礙眼的屏風,看向床上的人影,緩慢且笃定地開口:“朱砂,可她真的不是鬼……”
沉寂許久,架子床上才傳來幾聲窸窸窣窣的響動。
一晃眼,端着燭台的朱砂赤腳走到他的面前,與他對視:“二郎,你為何說她不是鬼?”
燭影迎風輕晃,朱砂的面容時而模糊時而清晰。
沒由來的,羅刹想起今日在市集聽見的咒罵聲。
百姓們罵惡鬼喪盡天良,活該被殺。
還有人鬧着要去刺史府,請刺史下令,将聞月丹剛滿一歲的兒子,一起送去長安處死。
他站在其中,茫然四顧。
原來人,那麼恨鬼……
面對朱砂的問題,羅刹心虛低頭,不敢直視她的雙眸:“我隻是覺得嚴道長說話行事颠三倒四,便懷疑聞娘子或許不是鬼。你快安寝吧,應是我想多了。”
話一說完,他立馬躺下,蒙上布衾假寐。
朱砂的腳步聲消失在他耳邊,唯有一言久久萦繞在他的心中:“若她不是鬼,豈不是白白喪命……”
今夜的夢中,羅刹夢到自己下山入世前,在夷山的最後一日。
阿娘知他将要下山,萬般不舍:“凡人厭鬼,你萬萬不能暴露自己的身份。阿娘生你不易,養你更不易。若你被送去太一道,我們也隻能眼睜睜看你死在姬璟的劍下。”
那時,他問起姬璟是誰。
阿娘面露悲傷,望向山外的方向:“是阿娘從前的好友。十年前,她的兩位至親與所有同門,全部死于人鬼大戰。我與你阿耶離開長安回夷山避世那日,她手持天尊劍趕來為我們送行。”
曾經相談甚歡的好友,最後一面卻劍拔弩張。
一身缟素,披麻戴孝的姬璟,平靜地告訴他們:“太一道第三十一代天師姬光侯昨日已死,如今站在你們面前之人,乃第三十二代天師姬璟。羅嶷、盡禾,若有朝一日,我知曉大勢鬼一族中的任何一鬼出現在大梁朝。這把天尊劍,便是他們此生的歸宿。”
“我們不敢怪她。”難得流淚的阿娘,在那日說起姬璟時,哭紅了雙眼,“她的阿姐與赤方同歸于盡,連屍骨都尋不到。她的阿耶受攝魂術侵擾,在她面前吞金自盡。遑論她的所有同門,全部死絕,獨留她撐起太一道。”
他們不敢怪她狠毒,怪她不念舊情。
畢竟,錯在他們。
“雖然我與你阿耶從始至終都支持太一道,但血海深仇,真的放不下……”說到最後,往日和善的阿娘要他記住一句話,“二郎,無論何時,你需時刻謹記。你是鬼,世所不容的鬼。”
一旦身份暴露,太一道會踏遍大梁朝的每一寸土地,找到膽敢入世的每一個鬼。
那把高懸于山門的天尊劍,會斬滅鬼的一切。
經阿娘的一番話,羅刹生了膽怯之心。
等阿耶找來,他苦悶地發問:“阿耶,我不想下山了。”
阿耶拍拍他的肩膀,半是安慰半是鼓勵:“你自小活在夷山,從未下山。你阿娘也是怕你一根筋,亂管凡人之事,出手暴露身份,這才故意誇大其詞。姬璟是可怕,但你少管閑事,乖乖去邕州,大郎自會接應你。我且問問你,大郎已入世五年,他可曾出過事?”
羅刹想反駁,羅荊是下一任夷山鬼王,又鬧着要做百鬼之王。
羅荊若不去邕州,大勢鬼一族怎會輕易服他?
再者,羅荊臨走前,曾說要去找未婚妻祁娘子退婚。
他入世,是無事可做的多此一舉。
而羅荊,是正事太多的非去不可。
床上的朱砂呼吸清淺,床下的羅刹翻來覆去歎氣。
這個閑事,他到底該不該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