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佘山秘境,山中普通修士隻覺:
青山遠黛多妩媚,近水含煙意朦胧;
唯魔尊夜時臨空俯視,一覽衆山小:
幔亭峰影蘸晴川,萬壑千岩鎖翠煙。
此行,不為遊曆不為觀景。
直搗黃龍,為秘境至寶——燭九陰之蛻。
燭九陰,無足之龍,又名燭龍、火精。
人面蛇身而赤,開眼為晝、閉眼為夜。
許是,殺機畢露,打草驚蛇。
境中萬靈無不藏蹤滅迹繞道而行,
然,草蛇灰線,伏脈千裡。
亦非無迹可尋。
不出半日,于一峭壁嶙峋現境主之藏金洞穴。
此間境主已非燭龍,乃燭陰之子——鼓。
子類父,豎目。
其狀人面而龍身。
柳老一手托着賬簿,一手搖晃着一柄金色小算盤,“讨債鬼”附體念叨:
“乾荒年紀真元七年,蛇蛟一族燭九陰以萬萬年之脫當靈石陸萬萬億,今日債期已至,請兌付。”
回應他的是一聲激揚龍吟,和一堆半壁碎石。
“哪來的妖魔,敢在神君洞府鬧事!”
魔尊夜時揮袖峙立,碎石懸置于空,沉聲凝喝:
“交出來,饒你不死。”
燭鼓倏而幻化為人,褐發赤眼玄衣,面紅耳赤譏諷。
他高高在上地冷眼瞧着,來者何人,随即發出嗤笑:
“老鬼好大的口氣!你不過才區區半神,吾父已位列仙班,是名副其實的鐘山山神,你憑什麼取他蛻。”
柳老氣急:“你!”
魔尊擡手揮下,令随行人等後退。
多說無益,純費口舌。
是言:唇槍非吾輩,手底見真章。
魔尊與境主陣中鬥法萬千回合。
耗時一日兩夜。
燭鼓天生半神又占據境主之勢,以山海為局,調兵遣靈排山倒海。
幻陣殺陣連環陣,陣陣無生門局局乃死局。
其心理路程概括成一句話,就是:
從“強龍不壓地頭蛇,更何況本座才是真龍”到“媽的,真難殺”!
本座就不信這魔沒有缺點,沒有執念。
沒有也要創造。咬牙拼了!
終于在第二日的晌午,讓燭鼓等到了機會。
一個天道送來的絕好天機——魔頭渡劫期到了。
他有所不知的是,正是他無暇顧及的應援,在機緣巧合下,成就了魔尊此番真正的生死局。
燭鼓隻是一味地暗喜:天助我也!
“哈哈哈哈,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今日非本座要殺你,是天道要亡你!受死吧魔頭!”
燭鼓趁天劫降下第一道雷劫時,全力一擊。
柳老帶領座下魔教教徒,驚呼一聲“尊主”!
話不及落音,隻見境主被攔腰踹飛,他們尊主毫發無損。
一衆放下懸起的心:不愧是尊主!
獨柳老面帶愁容,尋思尊主為何此時曆劫?
魔尊夜時不動聲色咽回喉頭的腥甜。
集中精力冷靜分析眼前的困頓之局。
此處,他勢在必得;
雷劫,他也要渡!
敕令柳老帶人退出龍窟,前往秘境第二層,替渡劫中的他護法。
柳老等人早已習慣言聽計從,尊令行事。
第二道雷劫再臨。
夜時本體不再維持人形,魔靈如山瓦解,施展大招——“魔域”。
吞噬。
吞噬一切貪邪欲念、嗔癡慢疑、是非曲直。
頃刻間,秘境瘴氣森然,靈氣不複。
瘴陰所到之處無一生還,白骨林立鬼泣森森。
燭鼓遭受重殇,生為境主的他早已不能繼續維持護境大陣,反而一早就抽調了不少靈力對付魔尊,導緻現在被趁虛而入,被反殺,回天乏術。
心有不甘的他繼續召喚境内生靈前來護法。
除他乃九階半神,還有九階虎陣九階靈蛇……
就算這些全被魔域吞噬。
可秘境第二層第三層還有八階大槐九階青蛇九階靈禽……
這些該死的禽獸,為何一個都不來?
燭鼓有所不知的是,萬物有靈兔死狐悲物傷其類。
當他對槐女見死不救,是失信。
無力守護衆靈的境主,是無能。
失信者,衆離德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