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城又飄起了細雪。
皇城外的街巷人影稀疏,隻有極少數的行人步履匆匆。
今夜除夕,尋常人家此刻都緊閉家門,在家裡圍爐夜話,守歲待旦,而延福宮内卻是另一番景象。
數百盞宮燈高懸殿頂,燭火透過燈紗,将整個大殿映照得金碧輝煌。身姿窈窕的宮女們穿梭在案幾間,放下精美的食盤和酒器。
殿内座無虛席,皇室宗親們錦衣華服,文武百官們冠帶齊整。
衆人的目光卻都不自覺地瞟向下首第一位——那位來自金國的二皇子完顔宗望。他今日難得換上了一身漢人袍子,襯得身形挺拔如松,往日編成小辮的頭發此刻束在玉冠之中,倒顯出幾分儒雅之氣。
他毫不在意四面八方傳來的窺視眼神,自顧自地擦拭着彎刀,那彎刀早已雪亮如新,刀刃薄薄一片。
“陛下駕到——”
随着一聲尖細的聲音,殿内頓時肅靜下來。
趙佶一身明黃色龍袍,頭戴玉冠,緩步登上台階。身後跟着太子趙桓和幾位皇子,皆是一身華服。
“臣等恭祝陛下新春吉祥,萬歲萬歲萬萬歲!”滿朝文武、皇親國戚跪伏在地,聲音震動殿宇。
完顔宗望領着身後兩名女真武士也站起身給趙佶行禮。
趙佶登上龍椅,一揮手,衆人坐下。
宴會開始,宮女們端上了各色珍馐美味。先是一道“镂金龍鳳蟹”,活蟹被雕成龍鳳形狀,蟹黃如金,蟹肉似玉;接着是“雪霞羹”,用雲腿、瑤柱熬制的高湯上浮着如霞的肉片;然後是“蓮花鴨簽”,鴨肉被切成薄如蟬翼的片,擺成蓮花形狀......
王黼坐在對面,笑着朝完顔宗望介紹這幾道菜。
“二皇子,請享用!”
完顔宗望毫不拘禮,抄起筷子就夾起一片油亮肉片塞進嘴裡,連連點頭:“好!這肉好吃!比我們那常吃的烤肉更加香甜。”
席間絲竹聲悠揚,趙佶溫聲問道:“二皇子這些時日在汴京感受如何?”
完顔宗望抹了抹嘴邊的油光,眼中閃着贊歎的光芒:“不瞞官家,汴京的繁華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前幾日逛相國寺,我那幫随從看得眼睛都直了,有個小子竟說要留在汴京當個綢緞鋪夥計!”
邊說邊哈哈大笑。
趙佶聞言很是滿意:“二皇子若是不急,不如在汴京城再呆段時間。上元燈會将近,屆時滿城火樹銀花,比現在可要熱鬧多了。”
完顔宗望聞言卻放下筷子,臉上浮現出幾分思鄉之情:“官家美意本不該推辭。隻是離家日久,再不回去,怕是我的弓都不認識我了,再說......”他頓了頓,“這次和約事關重大,我也得盡快回去面呈陛下。”
趙佶會意地點頭:“滅遼大業,還需兩國同心協力。這杯酒,敬我們共謀大事。”
完顔宗望爽快回敬。
真是一片其樂融融的場景。
酒酣耳熱之時,一群舞姬翩然而入,身着輕紗,手持羽扇,舞姿曼妙如仙。
“此乃《霓裳羽衣舞》,相傳為唐玄宗夢中所得。”太子趙桓解釋道,語氣中帶着幾分炫耀,“我大宋承襲盛唐文脈,此類雅樂不勝枚舉。想必二皇子未曾見過吧?”
他的神色裡透着居高臨下的意味。
完顔宗望仿佛癡了似的,緊緊攥着酒杯,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領舞的姑娘——那女子約莫十七八歲,杏眼櫻唇,舞動時裙裾飛揚,宛若驚鴻。
趙桓見狀,了然一笑:“二皇子若是喜歡,挑兩個帶回金國便是。我大宋女子溫婉可人,最會伺候英雄。”
此話一出,眼見的幾個舞姬腿都顫了顫,領舞的姑娘腳下微微踉跄,險些踩錯步子。
她們雖出身教坊,但多在汴京長大,若被送去苦寒北地,隻怕此生再難歸鄉。
趙楷看在眼裡,心中不忍,舉杯笑道:“女人哪有美酒痛快!二皇子,小王敬您一杯!”
趙桓臉色一沉。他貴為太子,何曾被人當面駁過面子?
當即冷聲道:“三弟此言差矣。美人配英雄,正是佳話。二皇子遠道而來,帶幾個舞姬回去,也算我大宋一點心意。”
趙楷聽出他這太子哥哥不高興了,略帶可憐的看了一眼中間的舞姬。
不過好歹趙桓還記得自己太子的身份,這當庭送别國皇子女人,要是被史書記下來,怎麼着都不太好聽。
見趙楷服了軟,也不再繼續嗆聲。
看場面僵住,王黼忙揮手讓舞姬退下,堆着笑臉打圓場。
“軍器監昨日送了一批火铳到都亭驿,二皇子可把玩過了?”
完顔宗望撫掌大笑:“好得很!在我們那山林子裡打獵是最适宜不過得了。”他忽然話鋒一轉,意味深長道:"說來也奇,這般利器竟是出自茂德帝姬之手。貴國帝姬不僅容貌傾城,更有這般巧思,實在令人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