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樣的喻如反而讓他放心了不少。
“嗯,熟悉的感覺回來了。”喻來說,“你今天太溫柔,搞得我不太适應。”
溫柔嗎?
喻如自己沒感覺出來。
兄妹兩個回到彼此習慣的交流模式。
喻來開始認真回答喻如最開始的問題,“謝時行行情好或不好,都不重要。他那種家庭,婚姻的最終歸宿是聯姻。”
謝家一共兩個兒子。
大的謝萬和申家聯姻。
小的謝時行八成也要走上和他大哥相同的道路。
喻如:“……”
可是,謝時行本人的想法好像完全相反。
他說過,父母對他很不重視,允許他當個甩手掌櫃。然後等以後他自由戀愛、結婚了,就搬出謝家老宅獨自居住。
喻來否認這種可能,“謝氏實業起家,家底固然深厚,但也要順應時代發展,進行轉型。據我所知,謝家這幾年對機器人領域野心勃勃,礙于一直沒找到合适的機會下手,才暫時擱置計劃。”
貿然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需要投入巨大的金錢成本,風險極大。
一旦決策失誤,所有對新領域的嘗試都将前功盡棄,投入的資金、人力、物力全都打水漂,弄不好會拖垮整個家族以前所有的積累。
“你猜,拓展商業版圖,怎麼做最穩妥?”喻來揭曉答案,“最好的辦法就是聯姻。”
帶領謝氏集團轉型,是謝時行的婚姻最大的意義。
喻來拿溫司衡舉例子,作為謝時行的對照組。
溫司衡的戀愛和婚姻相對自由。
明星是曝光度很高的職業。
每天活躍在大衆視野中,溫司衡若是牽扯進太多家族生意裡,一旦被扒出蛛絲馬迹,不方便處理。
溫家同意他進娛樂圈,等于在他的婚姻問題上徹底放手。
他家老頭子到現在還沒退休呢。
喻如沒想到,謝時行完全猜錯了。
他知道自己的婚姻被賦予了那麼重大的責任嗎?
大概是不知道的。
聊到婚姻話題,喻來第一個想到的其實是喻如。
那個小時候總跟在他屁股後面的小不點,不知不覺已經長成一個小大人。
再讀兩年書,她就要從大學畢業。
喻來本來給她安排的規劃是畢業就進公司磨砺,為以後接手幾個闆塊的事務打基礎。
可惜計劃趕不上變化,喻如在藝術上天賦更高,高到完全擠占了商業頭腦的生存空間。
讓她經商,難度大概和逼一個小學生考上哈佛差不多。
喻來決定最後掙紮一次,試試先把小學生培養成初中生。
“周五我要去談星河灣那個項目,你跟我一起去。”
啪嗒。
兩根筷子落地。
“誰?我?”喻如指向自己,不可置信道。
她把筷子撿起來,因為心有餘悸,差點又沒拿穩。
喻來很堅決,“嗯,你。”
喻如不想去的理由很簡單。
她會搞砸一切。
喻來鼓勵道:“沒事,星河灣這個項目本來也做不成,你跟去不會有任何影響。你就把這當成一次鍛煉機會,多看,多聽,多學。”
星河灣項目的發起人是季慎來。
他和謝時行從初中起就同校,大學還是同專業的師兄弟,兩人私交甚好。
這個項目,他九成九會交給謝時行來做。
喻來帶喻如就是過去走個過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