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過晚飯照舊是魏宜茂洗碗,魏宜萱和魏宜芳忙着待會去瓦子夜市賣澱粉腸的準備工作。
如今有了太平車,每晚去擺攤的時辰也比之前提早了很多。魏宜萱将車推到老位置,這會子天色将暗未暗,街道兩邊的店鋪和瓦子裡大大小小的燈籠已經點起來了,将這塊地照得依舊如同白晝一般。
賣了這麼許多回,如今魏宜萱都不用費嗓子吆喝了,攤子一擺好就斷斷續續有人來買。
又是忙活了大半個時辰,魏宜茂和趙豐年便拿着幾串澱粉腸去劉侍郎府上找宋喜桃去了。
沿着一條小巷子走了幾步便到了另一條大街上,隻不過這裡比方才瓦子那塊安靜多了,幾乎沒什麼聲音,兩邊各家門戶幾乎都是關着的。
又走了一小會,才算看見了劉侍郎的府邸,前頭兩座石獅子鎮宅,朱漆大門好不氣派。隻不過魏宜茂和趙豐年又拐了一個彎,來到了劉侍郎宅子的西角門邊。
門口隻有一個年紀大的老婆子守着門,魏宜茂上前讓她去叫住在前院的宋喜桃出來,差不多等了一炷香的時辰,宋喜桃才終于跑來了。
“我等到小郎君練完字才得空出來一趟的。”宋喜桃氣喘籲籲,上來就接過了魏宜茂遞上來的澱粉腸,吃完了大半根才解釋起來。
“這麼晚了,還練字呢。”趙豐年在一旁咋舌,感覺這位有錢人家的小郎君也是怪辛苦的。
“那可不是,早上起來先打一套拳還要練習射箭什麼的,到了下午再上課,先生留的那些功課隻能晚上做了。”宋喜桃吃完一根,還是覺得意猶未盡,可惜隻有一根,不過好在每天都有這樣一根澱粉腸。
三個小夥伴站在一起匆匆講了兩句話,定好了明日還是這個時辰來給宋喜桃送吃的,宋喜桃就又急匆匆地進去了,等下府裡四處落了鎖就麻煩了。
離開了劉侍郎的府邸,魏宜茂和趙豐年又趕緊回去,這個時辰也該收攤回家了。
醬香餅賣了快一個月了,如今便是這兒夜市上也有人開始賣了,魏宜萱心道還是得做點其他的新鮮吃食,每隔一段時間就推出新品來吸引客人。
這一次魏宜萱決定還是對當初花了幾百錢的鐵質餅铛進行再次開發利用,這回新做的吃食是煎餃子。
不過和往常的煎餃長得不大一樣,魏宜茂看着已經包好的坐了一排排的餃子,發出了疑問,“大姐姐,這餃子為什麼兩邊不收口啊?好奇怪。”
“這種煎餃不用收口,反正是用油煎,不怕它們煮着煮着就露餡了。而且咱們用的這樣好的餡,不漏出來誰能一眼就看見?”魏宜萱手中飛快地包了一蓋簾的餃子,這樣包另一個好處就是夠快,又不累人。
鍋裡倒上油,再把一個個煎餃放進去,微微煎一會再往裡頭加入澱粉水蓋上蓋子,約莫着等到水煮的快幹了就差不多了。
水幹之後悶一會煎餃底下的殼也就差不多成型了,魏宜萱将餅铛從爐子上拿下來,揭開蓋子裡頭一陣帶着香味的白汽散入空氣中。
魏宜萱拿起小鏟子将這一鍋煎餃鏟起來放到一邊的盤子裡,原先白生生的餃子這會皮變得微黃,裡頭裹着的大蔥豬肉餡從兩邊露出來,帶着些粉紅還沁着油汁,讓人垂涎欲滴。
幾塊煎餃連在一塊,能看出底下焦黃酥脆的殼,想必嚼起來一定是咯吱咯吱的。
魏宜茂夾起一個放進嘴裡,酥脆的皮、新鮮的豬肉餡,果然好吃,就是一個餃子不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