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不夠。
自然界很多植物結出的果實,既可以是吃的,也可以作為種子,堅果如此,塊莖類也是如此。
小滿翻開作為食物的那一欄,裡面有稻米面粉,食鹽食用油,還有土豆紅薯……這裡的物品價格,比作為種子的那部分要便宜上不少。
一積分就可以買兩斤。
小滿已經拿之前簽到獲得的紅薯實驗了一下,覆蓋濕潤的沙土,放在溫暖的地方,可以發出嫩芽。
小滿從種子欄和食物欄分别兌換出來了兩斤紅薯,種子欄的紅薯附帶了一小包基礎肥料,黑色的細顆粒狀。
除此之外,從外表看沒什麼區别。
從物品介紹裡,小滿知道稻米麥子的高産種子都是雜交品種,雖然能畝産近千斤,如果兌換出來種植收獲留種,用不了幾次輪回就會發生分化退化。
塊莖類是自體繁殖,沒有分化的困擾,隻是發芽率,種苗強弱,仍有優劣之分,需要留下優良品做種子。
盤算一番,小滿決定,如果有足夠的土地,盡量多兌換作為食物那一欄的土豆紅薯。
可以少量兌換種子欄土豆紅薯,一同種下作為對照組查看産量優勢。
畢竟随着後續發展,這些種子不能總從系統中拿出來,她拿出的那些種子物品會在這個世界生長演變,然後在無數黔首的汗水中發芽長大。
到那時候,無論是強是弱,是優是劣,恐怕都不會由她或系統決定。
小滿決定好接下來半年的種植大事,開始認真查看跟前的甘蔗,發現已經長有半人高了,甘蔗莖節在甘蔗葉下若隐若現。
看了一會兒,澆了點水。
剛放下水瓢,忽然聽到一聲歡呼。沒過一會兒,一個女子從門外奔進來,“主君愛我,這踏碓真好啊,省時又省力。”
然後一邊說着愛呀,高興呀什麼的,一邊幾乎把小滿提起來轉圈圈。
腳下騰空,小滿繃着身體,半懵半吓中,聽到系統一聲:【叮】
【恭喜宿主完成制作踏碓水碓,獲得二十積分,解鎖初級農具圖紙】
【宿主傳授知識,獲得“相談甚歡”,“心悅誠服”成就,影響力加十五】
可惜力氣不夠,抱着轉了幾圈放下,小滿盯着對方欲言又止,“你……”
女子是照顧她的侍女之一,估計工作在碓房舂米比較多,此時一臉羞澀的行了個禮,“多謝小主君的踏碓。”飛快走開了。
這消息傳遞出去,直到夜間那碓坊裡都沒有斷過人。
畢竟别處雖有杵臼,踏碓就這一個,主人家又沒阻止,湊熱鬧也得嘗個新鮮。
三天之後,水碓的上下遊也修飾完好了。每天給勞役管飯發工錢,小滿又用去三十積分,兌換黃金。
水碓完成之後,小滿忙着朝屋裡院裡運送土壤,搬來破舊的瓦罐石槽,做着土豆紅薯育苗的準備。
之前的樹葉麥稭排洩物草木灰等的堆肥逐漸腐爛,可惜太少,隻足夠育苗之用。
後面秧苗插到地裡,還需要想辦法。
那水碓放着空轉了一日,後有裡長來說,借那水碓讓遠近村民舂米碎麥,農忙之前工匠旦做踏碓的工期已經排滿了,實在忙不出來。
小滿當然欣然應允,隻是建議石碓工作時當有人在旁邊看着,或者安上木欄,防止石碓傷人或是孩童落水。
不出兩日,木欄安好,裡長安排了一個少年人在旁看守,順便幫人推放碓杆,控制運行。
小滿偶爾與揚一起到侍女侍衛耕種的田地拔草時,總看到運行石碓的人在那裡與人談笑風生。
洛陽城裡,工署接到工師獻上的踏碓與水碓圖紙,縣丞見确實能節省人力,提高速率,允許建造投用的請求的。
這一部分的提升,雖然在個人看來隻是省力,每天舂米省了小半個時辰,不過省些力氣,多些空餘時間,雖能輕松不少,卻不會讓田中粟米多長一分。
隻有每日舂米的人知道其中好處。
若放到郡縣,便是每天能多舂幾百斤的糧食,供于官府,或是作為祿米發放,或是完成工稅,将實物繳納給府庫,運送鹹陽,都能大大提高功績。
隻是這水碓頗為耗費人力物力,縣丞恐若将物料人力投入其中,耽誤相邦建造禁苑宮室,隻得将踏碓與水碓圖紙一起發往鹹陽相邦府門,請主家定奪。
于是數日後,大秦相邦呂不韋案頭出現兩隻版牍,一支是禁苑工長的,說某大殿未能按工期完成,缺少幾個木料,被姬夫人的女兒拉去建造一個叫水碓的東西了。
隻能等農忙之後再征調勞役加趕工期。
另一隻是縣丞的,說他宮苑附近的工匠獻上了踏碓和水碓兩個器具,可以節省人力,特意獻上請相邦檢驗推行。
呂不韋看完第一個還隻想着鄉野之地,木料多的是,隻要不搞幺蛾子,随她去吧;看完第二個,聯系一起,就覺得,小小年紀,敗家。
不過小小年紀就能做成這麼大的事,不愧是他的血脈。
他對這個女兒的期望隻是在遠離鹹陽的鄉野默默生老病死,如今這小兒這樣展露某方面的才能,不知是福是禍。
呂不韋想起洛陽那個美麗卻執拗的女子,暗歎一聲,還是由她去吧。
呂不韋曾從事商賈之業,在秦國多年也受到耕戰為主導的法家思想影響,對農業頗為看重,隻是他上位掌權以後雜收并蓄,所行政令更圓融一點。
踏碓的功效在洛陽已經有所驗證,隻是搬到這邊繼續推廣而已,秦工室有的是熟練木匠,建造這種一眼就能明晰的工具,并不是難事。
至于水碓,鄭國渠便是今上繼位之初,由他主張建議建造而成的,若真有莫大好處,并不惜人力物力。
相邦總領國政,府衙多有下屬事務官署,其中掌管宮廷手工業的少府正是由其統領。
相邦有所指示,下面便開始馬不停蹄去做,知道有人曾造出過這東西,為了縮短工期,甚至召令參與制造水碓的工匠工師前往鹹陽。
另一邊小滿還在為一點一點運出種子忙碌。
土豆紅薯的種子是可以作為食物的塊莖,幾百斤種子拿出來是一個龐大的數量。
還好是埋在土裡的,小滿趁人不在時偷偷取出埋下,蓋上土後看不出來什麼。
土豆紅薯培育到土裡以後就輕松多了,覆蓋上土,甚至不需要翻動,隻需要偶爾灑一點水。
小滿問過村莊周邊土地,屬于相邦的約有千畝,她身邊侍女護衛數人耕種的也有兩百畝。
隻是直到最後,小滿湊出的種子也隻夠耕種十來畝的。
換算成秦朝的面積,約是四十畝。
僅是如此,小滿準備的種子已經占了半個院子加幾間屋子裡的空隙,最後還要在外面開墾一塊地,才勉強種的下。
屋外的部分,夜晚還要覆上稻草保溫。
某日傍晚,該是吃晚飯的時間,卻是之前舂米的女子給她送來食物。
洗完手準備用飯的小滿疑惑,“揚去哪了呢?”
卯略帶羞澀,“小主君,揚身體不舒服,今天我照顧你。”
“揚她怎麼了?生病了嗎?”
從她醒來,每天吃飯睡覺就與揚幾乎是形影不離,此時突然不見人,小滿不免關心。“她吃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