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烤好的肉送上來,呂蜴提筷吃了幾口,眼睛一亮。不由看向烤肉的揚和煦,“這炙肉是如何做的?”
揚回道:“回公子,加了小主人特制的調料和一些紫蘇香茅調的汁水。”
呂蜴贊了一聲,“好。”他平常入口都是鮮美滋味,配着名貴香料烹饪,因此對調料接受度更高些。
眼看天色不早,呂蜴面向小滿提議,“若在此處無事,我們便回府中如何?母親還在等着你去見她呢。”
到了坐落在洛陽城的呂府,呂蜴先去處理事務,換身衣服,有使女過來,服侍小滿洗漱,淨手淨面,最後耽擱了許久才去見穆夫人。
揚和其他人都被留在門外,小滿隻好自己作揖行禮,“見過夫人。”
穆夫人看起來是個端莊和藹的貴婦人,和藹的喚人上前。
拉住小滿的手,“這便是小妹吧,看着真是招人喜歡,那老鬼倒是好福氣,幾個女兒都長的這麼标志。”
“夫人過獎。”
到呂府時已經是夜色降臨,小滿不得已留了一夜,第二日準備去請安,順便告别時,卻見一間房子裡安了一套石磨。
小滿好奇詢問之下,侍女答道:“夫人是魏國人,愛吃面食,特意備了這石磨。”
啊,她也愛吃啊。
小滿厚着臉皮留到了早飯,果然看見桌案上,端上來一盤溫熱柔韌的餅子。
沒有發酵,面磨的比較細,面揉的軟加上剛出鍋還是挺柔軟的。
就是撕下來有點費牙口。
穆夫人看小滿鼓着小臉,猙獰的與面餅子鬥争,忍不住笑起來,“慢點吃,喝點粥順順。”
真難嚼啊,小滿看着穆夫人優雅自若的樣子,心中升起一股佩服。
能吃到發酵好的她也可以。
用罷早飯,小滿讓呂府女侍去庖廚要來兩杯面粉,撒到水裡,攪拌成糊,準備培養酵母菌。
還有豆腐。
小滿出門去洛陽城的工坊弄了點石膏,因為做的東西太有名,小滿早已經是工坊之中的名人,一點要求很快就滿足了。
想了想,小滿又去酒醋局讨了點剛發酵好帶着谷物等固體的酒釀。有呂府的招牌開路,也很容易就弄到手了。
面粉制酵母需要好幾天才能完成,小滿嘗試着先用酒釀中的酵母去發酵。
将弄來的大豆挑去壞的,用水泡好。
酒釀放入溫水中,加糖激發酵母活性。看着微微冒泡的時候再倒入庖廚給夫人準備好的面粉中,攪拌和面。
然後是放在溫暖的地方,等待發酵。
過了段時間再去看的時候,面團果然膨脹起來。
然後是揉面,做饅頭。
于是傍晚時分,端上桌的餅子松軟膨脹,還帶着淡淡的酒香氣。
吃完一個,穆夫人擦了擦嘴,誇獎道:“想不到你小小年紀,居然有如此庖廚天賦,想必将來是個餓不着的主。”
小滿也覺得這句話寓意很好,毫不客氣的接受了誇獎。
兩人吃的不多,小滿将特意留下的饅頭給揚她們嘗了嘗,獲得一緻好評,讓衆人齊心定下,總有一天打個石磨的方案。
第二天豆腐新鮮出爐。普通廉價的菽卻沒了豆腥味,綿軟滑嫩的口感征服了一票人。
打個石磨的方案變成了等回去忙完農事就開始。
就這樣在洛陽城玩了幾天,小滿挂念着地裡的紅薯土豆堅持回去了。
天氣幹旱,水碓引上來的水也用到其他田裡去了,河水邊汲水的龍骨車比之前又多了幾個。
那是她後面找工匠新做的,畢竟總是借出去不好找回來。而且現在旱情緊急,她家除了紅薯土豆,種粟米的地也很多,加上勞動力多,多幾個不怕用不了。
根據生長的情況,系統取消了紅薯翻秧子的步驟。而是加強了澆灌,正好水碓一直工作,其他地方澆了一遍,可以轉而引水過來。
喜歡上了烤肉的小滿,在院子裡搭了個簡易的燒烤架子。隔三差五體驗野炊的樂趣。
直到中秋将至,許久不見的舅舅鄭造前來造訪。
小滿蹲在烤架面前,翻面刷醬,忙的不可開交。看着被引進來的鄭造,喚了一聲,“舅舅。”
鄭造看着小滿,半晌吐槽了一句,“你一個女孩子家,怎能做出如此不雅的姿态?”
哪裡不雅了?很雅的行不行?小滿看了眼自己,坐在一個小墩子上,雙腿打開,身體前傾,專心盯着烤肉。
不過她穿的是褲子又不隻是裙子。
算了,跟老古董說不清。小滿将烤好的肉拿出來,放在陶盤上,“舅舅吃烤肉嗎?”
“不吃。”
最後兩人吃了幾盤烤肉,“飲食在于适量,今日吃得多了,你陪我出門走走。”
“好。”小滿将火覆滅,兩人出門遛食。
走了半刻鐘,兩人來到鄭造禦車來時見到的河邊。
鄭造看着河邊許多用桔槔繩索,和他不認識的工具汲水灌溉的農人,歎了聲,“此地倒是經營的甚好。”
想起他近些日子在大河南邊,韓國趙國一些地方看到的景象,“禮崩樂壞,天不憐憫人,世道恐怕要更亂了。”
燕國送來太子丹為質示好秦國,秦國卻派出十二歲的稚兒甘羅挑撥,讓燕國和趙國再起刀兵。
禮崩樂壞,諸侯之間無道義之說,王侯不能取信于天,天不憐憫人才降下這些災禍吧?